@华人华侨:节后返程,广东这些暖心手信最有家乡味!

侨乡广记
+ 订阅

很多人的春节假期已经结束,玩透饭饱酒足之后,就得着手准备返程了。不管是游客还是游子,带回当地的特产,就如带走一份“念想”,返程路上,手信必不可少。

广东暖心的手信很多,茶、腊肉、米粉,既体面过人,又容易携带,内涵丰富,每一款都是一份好礼。

必备手信:茶

“人在草木中”,是对“茶”清雅的描述,“从来佳茗似佳人”是对茶最妩媚的比拟。茶在广东,源远流长,从孩童到老叟,对茶的认识和感知甚为深厚;广东省内各地市,茶的品类众多,味道和做法截然不同。

推荐:潮州凤凰单枞茶

崇尚工夫茶文化的潮汕人,多喜欢香气浓郁、山韵沉稳的潮州凤凰单枞茶。与其他地方的茶香不同,凤凰单枞天生散发“花香”,如黄栀香、姜母香、蜜兰香、鸭屎香等。潮汕人喜欢“大俗大雅”的名字,“鸭屎香”实为名品,其大名实为大乌叶单枞,是凤凰单枞中上等茶叶之一,冲泡之中自然带有兰花香味,且蜜韵悠长,回甘耐泡,一般价格较高。

潮汕地区的大街小巷,“茶铺多过米铺”。游客进入茶铺选购,一般商家都会热情招呼,让客人试饮过多款茶叶之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推荐:江门柑普茶

江门的柑普茶是一绝。柑普茶被誉为五邑八宝之一,素有“醇甘香留喉,绕梁醉三昼”之美誉,越陈越香。当来到江门四会旅游时,大家都喜欢购买桔普茶当手信,尤其是春节期间,大鱼大肉吃得多了,都可以喝一杯柑普茶解腻和抚慰一下肠胃。

新会的柑普茶,精选新会柑皮与云南陈年熟普洱,经过特殊工艺加工,陈皮与普洱之间浑然天成,密不可分,甘美口感之中更能疏肝润肺、消积化滞,的确是过节期间通润五脏、理气六腑、老少皆宜的手信佳品。

推荐:清远英德红茶

英德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红茶之乡”,英红中名动天下的“英红九号”是英女王御用的红茶;90年代研发种植的“金毫茶”被誉为“东方金美人”,其汤色之红润、茶香之浓烈可想而知。

近年来,随着英德旅游产业的发展,茶文化之渗透,茶园、茶饮、茶食、茶器等与旅游业相结合,让英德红茶在国内、省内也香气四溢。作为英德手信之一,红茶当之无愧是首选。

推荐:梅州雁南飞金单枞乌龙茶

君子之交、客来敬茶,是梅州人待客之道。梅州出产茶叶的历史也颇为悠久。根据记载,梅县阴那山灵光寺、大埔县西岩山西竺寺的历代和尚,都有在寺庙前栽种茶树、加工茶叶的做法。如今,阴那山也多有茶园,雁鸣湖、雁南飞等茶园规模大,与旅游结合起来的茶文旅产品尤为吸引游客。其中,雁南飞金单枞乌龙茶曾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和“名牌产品”认定。

雁南飞茶田度假村的茶田、茶艺表演将梅州茶文化诠释得淋漓尽致,端坐茶情阁、仙茶阁之中,把盏闻香,细品佳茗,心旷神怡,将此情此景带回家,将茶趣带给朋友分享,几乎成为大家共同的心愿。

必备手信:腊味

广东省内不同区域的腊味并不相同,就以一根腊肠为例,出产于不同区域,形态和内涵有很大区别。每个地市都有一款不同的风味,腊味的手信因地而异,但都是新春体面、家常的礼品。

推荐:清远东陂腊味

清远东陂腊味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有300多年历史,除了原材料上乘之外,制作工序也有严格要求,每年制作仅限于寒露到小寒节之间。由于东陂镇处于河床谷地,秋冬季节合适的水汽与阳光的共同作用之下,让腊味可慢慢阴干,遂成就了东陂腊味口感之醇正和绵长,这种属于天赐良机的“风干腊味”令东陂名动东南亚。

当地人在腊味的制作上信手拈来,腊肠、腊狗、腊蛋等花样百出,是绝对独一无二的手信。

推荐:南雄板鸭

南雄板鸭已有千年的历史,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据清代《南雄州志》记载:“雄鸭,鸭嫩而肥,脆之,渍以茶油,日久鲜红而味美,广城甚贵之。” 其中又以珠玑巷腊巷的板鸭最为出名。南雄水塘众多,尤为适合麻鸭的生长,皮薄肉厚;又处粤北山区,昼夜温差大,因此“南雄板鸭”风味奇美。

推荐:东莞小腊肠

东莞腊肠以短小精悍著称,小个子腊肠身长不到2~3厘米,如一个小肉球,在腊肠家族中显得可爱。当地人多采用猪后腿肉,辅以汾酒、酱油等炮制。东莞小腊肠却有好滋味,在食用时一般不需要切片,作为煲仔饭的主角时,整个咬下,油肉混搭,肥瘦适宜,口腔里充满幸福的满足感。

推荐:中山黄圃腊味

中山黄圃腊味有100多年历史。相传清光绪年间黄圃一名叫王洪的卖粥档主,开启了中山腊味的传奇。当前,腊味产业发扬光大,成为海内外游客、侨胞的必备手信。早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认定黄圃镇为“中国腊味食品名镇”,有60多个腊味品种。

必备手信:米粉

米粉,是广东地区非常流行的美食。米粉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适合变着花样做出各式美食。来到广东,盛产米粉的河源、韶关、中山都值得一提。

推荐:河源米粉

河源的米粉历史悠久,据说早在三百年前,河源人便已研发了这种以大米为原料、蒸熟、晾晒之后的“手排”产品。当年抗战时期,周恩来、叶剑英等率领部队南下,途经河源,吃到这种“手排”十分惊艳,因“手排”已蒸熟,经开水浸泡即可食用,遂成为部队“军粮”。

现在到河源的游客,多数会在早餐中被河源米粉所“圈粉”,口感一流的米粉汤、炒米粉甚至是炸米粉,当地人无所不用其极,但米粉的口感和形状都不会改变。因此多数游客会主动购买,纷纷将当地特产品牌“霸王花”米粉带回家。

推荐:韶关清化粉

韶关始兴的清化粉用的是当地优质山稻米,其发明者是唐朝宰相张九龄的母亲杨氏。相传,张九龄幼时已刻骨读书、每天攻读到深夜。母亲便为其制作简易的“方便粉”,只需要用开水泡开这种“清化粉”,便是一份美味的宵夜了。后人为了纪念,将“清化粉”改名为“宰相粉”。

推荐:各地濑粉

中山市三乡的濑粉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广东出口米粉的五大王牌之一。濑粉是大米制品,口感米香味浓郁,软韧度适中,加以不同材质的高汤,是春节期间极好的风味小吃。

据说这种“又圆又长”的形状,是寓意一家人团圆又长寿的意思。作为原创地,中山的濑粉成为众多港澳台同胞的美食“乡愁”。而广东的高明濑粉、恩平濑粉也十分出名。带走“濑粉”,收获的是可简单炮制的美味。

精彩推荐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向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致以诚挚的新春祝福

欢乐春节|翰墨飘香寄期待:全球送“福”牵动海外游子心

欢乐春节|新老年俗交汇,有玩有乐有新意

欢乐春节|岭南花市超会玩:赏花还不够,“品花尝花”更过瘾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黄叙浩

校对|蓝淑茹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