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这里相当于小“华强北”
说起黄塘电脑城,小布也是深有感触,
在黄塘的部队里长大,
最喜欢和小伙伴们从部队骑着自行车出来,
绕行到电脑城的入口陡坡,然后冲下去,
又刺激又开心。
再后来,家里有了第一台台式电脑,
以前电脑不先进,总是卡机蓝屏,
就抱着主机去电脑城维修。
再再后来,小布一家搬到了下埔,
上大学时,特地跑回电脑城去配置一台电脑,
却发现,已经完全没有当初的“盛世”了……
十年前,这里相当于小“华强北”
从1997年开始,黄塘电脑城商家陆续进入,主要经营电脑整机及配件、数码产品、办公用品设备等项目,经营面积由1997年的600多平方米发展到2007年的30000多平方米,吸引了400多家商户入驻。2008年市民蔡先生就瞅准时机在电脑城租了个商铺,做起了电脑组装和维修的生意。
蔡先生表示,十年前这里人气很旺,礼拜一到礼拜五人流量都很大,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说这里相当于“小华强北”一样,人流量相当不错。
市民石先生也表示,小时候家里有电脑,都会跑过来买一些光盘、游戏,当时这里确实很旺的,一二三楼都是满的,自己组装电脑都会跑到这里来,觉得这里就是一个集散地。
商户们说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台式电脑的需求量大增,2010年之前,黄塘电脑城的人气非常旺,已经发展成为粤东地区最大的整机和配件集散地,电脑城商户们对未来生意充满希望。
黄塘电脑城商户蔡先生表示,当时我还真没有一点压力,觉得我们做生意只要秉持诚信经营,手上的客户只会越来越多,不会减少,所以那个时候没有压力 ,各方面的经营都还挺不错的。
电商崛起,传统经营模式遭冲击
随着时代的进步,从2010年开始,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开始崛起,电商平台以其透明的价格加上方便快捷的购物方式,获得IT数码爱好者的青睐,黄塘电脑城的传统经营模式开始受到冲击,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通过电商平台选购电子产品及电脑配件。
市民石先生表示,虽然我住电脑城附近,有时候我都嫌麻烦,还不如(电商)送上门来得舒服方便快捷。
近年来,我们见惯了太多传统卖场的关停或转型,在互联网电商和移动互联网的持续冲击之下,传统IT卖场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产业形态,都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经营传统电脑整机及配件的商户们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离开成为了不少商户的无奈选择。
黄塘电脑城商户蔡先生表示,可能有些人觉得以前一个竞争对手走了,对自己来说是件好事,其实我觉得是坏事,因为同行搬走了,经营的商户少了,客户上来走到这里一看,少了这么多商户,觉得这里冷冷清清的,就没有购买的欲望和兴奋感了。
最近几年,电脑城里转行或者离开的商户越来越多,如今再逛黄塘电脑城,原本热闹的场景早已不再,一楼不少门店紧闭贴上商铺转让字样,而蔡先生所在的电脑城二楼,大多数商铺也是人去铺空,只剩下货柜及转让或招租的广告牌。
告别零售,谋求新的发展模式
有人选择退出,也有人选择坚守,商户蔡先生告别以往靠零售组装电脑为主的经营模式,从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变,加强了和其他公司企业的合作,项目上涉及了安防设施、收银系统等安装维护,在做起熟客生意的同时,线上线下联动,谋求新的发展模式。
黄塘电脑城商户蔡先生表示,电商已经很普及了,但是实体店也不可能(关门),而且还要继续做下去,要生存还要谋求发展,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创新, 像我现在也在筹备做微商。
黄塘电脑城商户骆女士表示,现在主要就是靠上门服务,帮客户维修,而且很多客户网上买了也不会用,我们可以帮他上门调试。
市民石先生表示,以前靠单纯的零售组装,电脑PC各方面已经没有什么增长空间了,大家使用频率也低了,肯定会导致一些商家的离开,但最终留下来的,还存在的,都有他生存的优势,商家自己要考虑自己模式的转换,服务的提升。
黄塘电脑城要说再见了?
2017年11月,华南地区最大的电脑城广州太平洋数码广场B场的商户就收到一份通知,通知称到今年的2月28日租赁期满不再续期,届时将全面结业,这个曾经闻名全国的电脑城龙头将走完20年的风雨历程,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回忆。
电脑城兴起到衰退不过二十年间,难免让人感慨一番,可以说,电脑城的兴起,是IT产业、软件业和互联网产业从萌芽到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电脑城的衰落,也是时代快速发展、产业升级换代的必然结果。对于这样的一幕,我们可以感慨,却无须过多感伤,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电商为代表的新时代逐渐崛起,人们的生活也将更加便利便捷。
黄塘电脑城,
是不少本地年轻人的集体记忆,
关于它的现状和未来,
你有什么话想说?
欢迎下方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