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何止“猴西雷”!央视广东展播节目那首粤语方言“神曲”,你听懂了多少?

珏嘉秀
+ 订阅

在昨晚央视综艺频道播出的《祝福新时代》广东展播节目中,一首集合了广东21个地市的方言“神曲”《谁语争锋》刷遍朋友圈。猛戳⬇️

 方言歌曲《谁语争锋》节目视频回顾

“原来广东话还有这么多种!”

“我作为一个‘老广’,很多广东的地方方言真的一句都听不懂!”

“咱大广东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

原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你站在我面前我却听不懂你说的方言~~小编作为一个地道的广州人,也真是长见识了!

南方+为此独家专访了《谁语争锋》这个节目的编导兼演员、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卫视陈星工作室制作人陈星。

【对话】

    南方+:这次参与央视春晚的展播节目,您有什么感受?

    陈星:工作时间也不短了,但在广电参加这么大型这么高规格的演出还是第一次。第一天到现场时候看到这个舞台装置、灯光等等感觉很震撼,非常荣幸参加这次演出。

    南方+:能否介绍一下《谁语争锋》这个节目的特色?

    陈星:《谁语争锋》是我们广东南方卫视的大型方言文化娱乐节目,舞台上表演的是节目同名主题曲。这是一个原创性的方言歌曲,由广东21个地市的主播用自己各自的方言说唱串烧的方式来介绍自己的城市,展示大美广东。原版歌曲在2014年前后创作,这次我们专门做了一次升级和调整,唱出新的一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岭南大地同贺新时代的心声。

    南方+:创作这个节目的初衷是什么?

    陈星:《谁语争锋》的亮点在于其语言特色。中国有七大汉语方言,广东就占有粤客闽3大,因为存古现象多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而且民间使用活跃,海外影响大,对于连接华人华侨的感情纽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通过央视春晚的展示,让海内外的华人华侨心连心;其次希望通过节目展示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和风土人情,让更多人感受到南粤的新变化,看到广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另外,由我们广东广播电视台和佛山市委宣传部合作共建的全国首家的省级实体方言文化博物馆——岭南方言文化博物馆,也即将于2018年在佛山开馆,以后可以有一个阵地更好地通过语言来了解岭南大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希望可以成为海外华人华侨寻根的一个桥梁。

    南方+:创作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陈星:难度非常大。因为这个节目的创作需要全省做协调,协调二十多位歌手同台献唱也比较困难,编排等方面都下了很多功夫。从12月接到任务后,我们就马上和各地市的宣传部门、各地市台和各位主播沟通对接。大家一起尽可能深入的挖掘本地的历史等特色,创作出最能体现各自城市特色和精神的歌词,而且还需要符合方言韵脚,要悦耳,这个非常难。此外,我们还请了语言学专家担任顾问,最后各地主播来到广州录制。虽然他们工作繁重,但大家热情都很高,各地的广电台同行也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与配合,包括提供各城市的精美的城市形象视频等等。总之非常感谢所有参演单位,最后精彩的呈现是大家合力的结果。

正如歌曲里唱到的一句“广东不止广府话,同声同气竞芳华!”

广东有这么多特色的方言,远远不止“雷猴”哦......

无论您是否“老广”,籍此机会,我们都来一同来了解下广东的几种主要方言。

 

【广府粤语 】 

广府粤语,两广当地人惯称“白话”,海外华人则称为“唐话”。粤语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流行于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乃至在澳洲、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目前广东地区使用粤语人数约在3800万,全世界使用粤语人数约7000万。

粤语根源于中原雅言,含完整的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同时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语言。

在学术界,它是除普通话外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中国语言,亦是唯一除普通话外拥有完善文字系统的汉语,可以完全使用汉字(粤语字)表达。

 

【潮汕话】  

潮州话亦称为潮汕话、潮语,分布于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潮州、揭阳、汕头)及海外以东南亚为主的潮人聚集地。潮汕方言是闽南话的一个支系,使用人数约1000万人左右,加上华侨和港澳同胞,目前全球使用潮语人数约2500万人以上。

作为闽南语之分支,潮汕话有相当的独立性与鲜明特色,与其他闽方言不能互相理解。而且潮汕话也有多个种类,潮汕地区居民和海外侨民都操潮州话,但其各地语音也有显著差别。

 而在广东话里,也有不少潮州话成份,例如在香港多数用“胶几人”来表示自己人。由于地理隔绝,潮汕地区的居民一直保留上古时期的华夏文化传统,较少跟中国其他地区般有着巨大的文化转变,潮州话亦因此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

 

【客家话】

客家话,又称嘛介话、新民话、客话、土广东话,历史悠久,在近代历史上,客家话曾被“太平天国”列为官方语言。目前客家话也是南美苏里南的官方语言之一。客家语主要集中分布在粤东、闽西、赣南,而在台湾和东南亚国家的一些华人社区里也有被广泛使用。

一般认为客家话以梅县话为代表。作为历史上嘉应州府驻地的语言——梅县话在客家地区有崇高的声望,这种口音与珠三角的惠阳客家话可以通话。

同时客语各方言地方特色很强,环绕梅县的平远、大埔、蕉岭、兴宁、五华、丰顺等县,几乎每个县的客家语都有其各自特色,值得深入研究。而在不同的客语方言里,声调也有所不同。

不少人也发现,客家话中的一些词语发音与日语很像。其实现代客家话中保留了许多中国古语发音,而日语的很多发音不少也是学习自古汉语,因此两种语言间偶有相似,也是可以解释的。

 

【四邑话】 

 四邑(也有称五邑)话,即华语粤方言四邑片。“四邑”是台山、新会、开平、恩平四县的统称,地道广州人很难听懂四邑话,四邑话之所以出名,在于它是北美唐人街的通用语言。

 四邑话理论上虽然属于粤方言,但由于语音差距太大,大部份都不可以和标准粤语互相沟通。而且四邑话内部包括很多方言,不同方言间的差异很大,很多都不能互相通话。

 

【雷州话】 

    雷州话,又称作雷语,雷州话通行范围很广,现主要使用于雷州半岛的雷州、徐闻、遂溪南部等地,在湛江南部地区以及电白沿海各镇都成为一种通用语言。国内人口覆盖800多万,海外人口约150万,为广东省四大方言之一。

在雷州方言里头,“土”和“通俗”乃其一大特色,“土”,来源生活或取材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相关的来源,另外雷州话中还保留古汉语很多特色,如果不了解,外地人很容易就不知所云了。

 此外,广东还有约不到1%的人口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如属于苗瑶语族的瑶(勉)语支的瑶语、属于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壮语。在怀集、封开两县,有20万人左右使用一种被称为“标话”的语言,虽然深受汉语影响,但主要特点近于壮侗语族。广东畲族人口不足1万,除博罗一带畲语属于苗瑶语族外,其他各地的畲话基本上是汉化的语言,以客家方言为主体,夹杂其他方言成分,也有一些畲语的成分。

岭南文化博大精深!快来为我们大美广东点赞打call!

 

记者 毕嘉琪  部分资料整合自网络

实习生 梁龄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