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7年夏天,三个台湾女生看腻了动员式海报,将各色污水冻结在冰棒中,以美审丑,希望借此戳痛人们对环保已经麻痹的神经。
2017年冬天,高中生于宗琪去了南极,看到了巨大的座头鲸和被游客打扰的企鹅。她建议在每次登陆时静坐或静站,享受这与南极独处的“六十秒寂静”。
这一年绿色故事很多,或严厉或唏嘘,今天是除夕,万家团圆,我们分享这两则青年人的环保故事,温暖有趣又让人警醒。
◆ ◆ ◆
南方周末记者 刘佳
问得最多的是,哪个最好看?冰棒好吃吗?这就是她们要的反差感和冲突,好看和好吃大多时候会被画上等号,但实际上,这些冰棒非但不好吃,还有可能引发疾病。
有系列感的污水冰棒 洪亦辰 | 供图
洪亦辰至今仍然清楚记得这个时刻——2017年5月16日凌晨3点,她把制作好的毕业设计视频上传到Facebook就睡了。清晨被一串媒体电话叫醒,她才意识到自己设计的污水冰棒火了。
2017年夏天,三个台湾女生的毕业设计做了点不一样的尝试,看似鲜艳可口的巧克力味、抹茶味、豆沙味的冰棒里,夹杂的却是垃圾袋、烟蒂、塑料瓶盖、橡皮筋甚至福寿螺粉红色的卵,100根高颜值的冰棒来源于台湾100处污水。
时隔半年,当初一起做毕业设计的三个人,一个已经成了美术编辑,一个是杂志编辑,按照计划,洪亦辰也会成为一名设计师,而现在,她还四处讲述着污水冰棒的故事。
“我没想过那么快放弃它。”2018年1月15日,在北京的“Hi气候”演讲之后,洪亦辰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虽然不能直接改变水资源状态,但这件事有影响公众的价值。“我们团队开始更改了一些生活习惯,开始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等,甚至我们改用不锈钢吸管。”
三个台湾女生洪亦辰、郭怡慧和郑毓迪,她们将污水设计成了看似鲜艳可口的棒冰 洪亦辰 | 供图
◆ ◆ ◆
标语式海报太丑
环保并非污水冰棒设计团队一开始就选择的方向,看到卫生间里琳琅满目的文学海报、标语式动员,洪亦辰她们觉得丑极了——宣教式的环保话题已经令人麻痹,需要新的思维警醒公众。
于是她们决定从既定思维中跳脱出来,把目光聚焦到污水上,以美展示污水之脏。
“用反差感带入社会性议题,让生硬的话题变得和大众更贴近,他们会反思,进而关注污水。”洪亦辰说。
台湾视觉艺术大学学视觉设计的毕业作品,要求通过实验和尝试有所突破,与参观者互动,以及最困难的,需要符合逻辑性、不符合常理的设计。
到底要怎么做?历经两个月,团队做了将近300个提案,从中选择了食物加工方式手法。
起初,团队设计的是把取上来的污水做成刨冰,用污染物淋在上面,但这样对比不够清晰鲜明。在实验做成冰棒时,他们忽然发现冰棒更能看到污染的样子。
起初设计团队想将污水做成刨冰,但对比不够清晰鲜明 洪亦辰 | 供图
为了呈现冰棒的系列感,他们设计了100支作品,覆盖了台湾岛的北中南、环台湾一圈的地点。所取污水样本大多是在政府网站里污染最严重的海港、溪流流域等等,此外还有公众生活中的水源、家附近的排水沟等。
洪亦辰记得,上传视频一夜后,Facebook上留言近千,其中问得最多的是,哪个最好看?冰棒好吃吗?
这就是她们要的反差感和冲突,好看和好吃大多时候会被画上等号,但实际上,这些冰棒非但不好吃,还有可能引发疾病。台湾人对环保的概念两极分化严重,多数人并不在乎,因为反正有人在做,污水冰棒在台湾获得了预料之外的关注。
色泽鲜艳的冰棒是夏日里最具吸引力的食物之一,设计团队最中意的05号冰棒来自三重水漾公园,黄绿色冰棒中有类似树莓一样的粉红色夹心,那是福寿螺粉红色的卵。
来自三重水漾公园的黄绿色冰棒中有类似树莓一样的粉红色夹心,那是福寿螺粉红色的卵 洪亦辰| 供图
福寿螺繁殖力极强,年产卵量3万-5万粒,15年前就被列入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外来物种黑名单,对水田里的生态破坏尤其大。而冰棒中的另一个“夹心”——一只福寿螺,其中含有寄生虫少多达千条,生吃或食用未煮熟的螺肉,容易引发食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从而可能引起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炎。
政府也作出了反应。2017年秋天,台湾环境保护部门找到污水冰棒团队,希望结合民间的力量推动环保。
◆ ◆ ◆
水污染“刷新我们的世界观”
100支冰棒颜色各异,这跟污水中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有很大关系。在基隆一个海港取样回来,第一天污水还是浅色半透明,第二天,就变成了棕灰色,污染物已经开始发霉,“长出不知是什么的东西”。
被展出的100根污水冰棒 洪亦辰 | 供图
最颠覆想象的是农田边,在台湾西部彰化、云林一带的一个田边水沟取水时,三个女生看水体是咖啡色,黑臭不太严重,径直跳进水沟后,“虫卵从脚边翻涌上来,场景恶心到反胃”。
渔港的水体和想象中反差也很大。台湾北部的渔港里,海浪混着油污卷着各种垃圾翻滚而来,塑胶拖鞋、塑料水瓶、废塑料片……团队成员一时间不知道取哪个垃圾。
在基隆渔港取水时的恶臭,直到设计完成,那种味道还残留在瓶子里挥之不去。
小时候,洪亦辰生活在台湾东部的海边,湛蓝的海水和清新的空气培育出全岛冠军米品种,让她以为这就是台湾自然环境的全部。直到做毕业设计,“整个过程当中每一次都在刷新世界观”,洪亦辰描述。
远看是很美的海域,可口的海鲜,近观则大有不同。有好一阵,再吃与污水、垃圾共生的河蟹时,三个女生可能都要犹豫一下。
如今,洪亦辰的生活已经被冰棒项目填满。每次展出一百根污水冰棒和它们背后的故事,参观者都会把现场挤满。“通告和邀约也已经排到6月份了。”
这些邀约中,不乏大陆的各种环保活动,2017年11月,洪亦辰刚刚在上海做了一场讲座。会后,上海一家艺术馆找到她,希望做一次污水冰棒的上海版本。
污水冰棒火了,概念款冰棒和周边产品都是可以拓展的方向,项目本身并不缺乏商业变现的能力。不过,对于未来,洪亦辰说她暂时还没想好,但她还想做环境教育。
现在的洪亦辰,路过一处小水沟也会停下来看看。最近一次,她在海边上捡了个变形的黑色物体,仔细一看,原来是出品于1980年代的收音机,海浪的冲击和盐度、温度的变化已经改变了收音机的外形。
洪亦辰 | 供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2月14日南方周末。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须联系后台取得授权。】
责任编辑 视觉 | 汪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