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大梅州!
一举拿下 “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资格
特大喜讯!旗开得胜!中央文明办于2018年2月14日确定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全国共有391个城市、直辖市城区、县入选,我大梅州市给力上榜!
中央文明办确定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这一年,我们梅州城区的文明风尚日渐浓厚,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日益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形象得到了提升。这一年,我们的群众性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核心价值观建设不断深化,崇德向善、健康文明的良好风尚逐渐形成,市民对创文的知晓率、满意度也不断提升,社会讲文明风气蔚然成风,市民们从创文工作得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给力!书记市长亲自“挂帅”
2017年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第一年。2017年4月我们启动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高规格的“创文”指挥部。书记、市长在百忙中心系创文,亲自挂帅,所有市领导均担任指挥部领导,成立了综合协调办公室、督查督办办公室、问责追责办公室和12个创建工作部。印发了《梅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梅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任务分解、责任单位、挂钩领导一览表》等,制定了《梅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督查问责追责办法》,并将“创文”工作列入市委巡察内容。
2017年4月24日,我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市创文办供图)
2017年7月4日,我市召开市创文指挥部全体成员第一次工作会议。(市创文办供图)
7月中旬起,围绕“创文”测评27类重点考察点,由市领导轮流带队,深入背街小巷、商业街、农贸市场等场所进行实地督查。根据督查情况,将正面典型作为示范引领,将反面典型进行通报,并对整改问题进行再督查,对于创建不力的单位,通过通报批评、约谈甚至问责的手段来推动落实。
2017年7月31日,市委书记、市创文指挥部总指挥谭君铁率队对“创文”工作进行督查。(市创文办供图)
2017年7月13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创文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张丽霞率队对我市梅江区“创文”工作进行督查。(市创文办供图)
创文让大梅州“既有颜值,又有气质”
我们梅州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已达100%、农村垃圾收集处置实现了全覆盖,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90%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5.06%,居全省首位,成为广东唯一上榜2016中国“氧吧城市”前十名的城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全省第一,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我们设立了城乡环境整治专项资金,优化提升市容市貌,各村镇还极积开展“一村一特色”宜居乡村建设。
梅城剑英公园湖内种植了荷花、菖蒲、金鱼藻等水生植物,并结合多种生态技术手段净化3个湖的水质。经过改造提升,剑英公园重新装扮了园区道路、绿化景观和改善湖面水质等,如今水清、景美,公园面貌焕然一新。(连志城 摄)
我市城区道路干净、整洁、有序。图为客商大会期间,城区主要道路挂上了客商大会旗帜。(林翔 摄)
中山街改造提升后焕然一新,大红灯笼高挂,春节节日气氛浓烈。(高讯 摄)
“以前空地上种有蔬菜,还有附近住户堆积的垃圾,惹来很多蚊虫,现在绿化建成公园后周边环境好多了。”梅城江南狮子二巷一住户说道。这是梅江区江南街道办“创文”的亲民之举,将此前种菜堆垃圾的空地改建成梅江社区体育公园,获得了社区居民的“点赞”。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城乡环境在一点点地得到改善。今后我们将用工匠精神建设我们的城市,每一个细节,都将考虑到给大家带来身心的舒畅和便利,我们不要“远看是美景,近看想报警”那种苍白无精神无文化、投入大的城市景观,我们将陆续打造周溪十里梅花长廊、黄坑田园综合体和一大批市政工程,让大家生活在一个有品味,处处见景、富有文化气息的城市中。
我市不断完善和提升城区绿地,打造“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现代城市风貌,新建成了芹洋湿地公园和马鞍山公园,并免费向市民开放。图为芹洋湿地公园一角。(连志城 摄)
梅江两岸灯光璀璨。(高讯 摄)
环境风景是“颜值”,人文精神是“气质”,我们梅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是我国汉族客家人最集中的聚居地,有深厚的客家民系文化积淀,独特的民俗风情,神奇的迁徙历史,我们在创文过程中将通过整合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为根基、以旅游为载体,打造客家文化特色宜居村镇,充分挖掘出梅州客家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正气,全方位引导市民崇尚践行中华传统美德,让我们的城乡“既有颜值,又有气质”。
参加柚花飘香旅游节的游客在雁鸣湖旅游度假村赏柚花、嗅花香。梅县区金柚种植面积广,每逢柚花盛开时,清新淡雅的花香总会令人陶醉。(连志城 摄)
2017年6月5日,我市举行增殖放流暨“创文”宣传活动。(吴腾江 摄)
我市开展各类“创文”相关宣传活动。
创文让文明在城市行走
现在漫步梅城街头,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墙绘等;各类“创文”志愿者、红马甲活跃在梅州城乡的角角落落,他们或在街头巷尾宣传“创文”、参与交通指引,或深入社区乡村开展环境整治、义教义诊活动等,提高了群众对“创文”的知晓率和认可度,也让我们的城市正能量天天“刷爆屏”。
我市广泛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市创文办供图)
2017年6月11日,我市开展第14个“世界献血者日”献血爱心嘉年华活动。(市创文办供图)
2017年7月30日,我市开展“创文”入户宣传巾帼志愿服务。(市创文办供图)
2018年春运首日,共青团市委开展青春情暖系列志愿活动。(共青团市委供图)
在“创文”过程中,我们突出价值引领,提升文明风尚,润泽民心。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为23万人,志愿者组织1348个,志愿服务项目3439个。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更是我们城市的道德高地,我市有24人获评广东好人,1个家庭获评“全国文明家庭”,开展了7届“梅州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今年的“广东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梅州)现场交流活动”也在我市举行并全球直播。
2017年9月7日,我市举行广东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市创文办供图)
2018年2月9日,“万达•梅州好人馆”开馆。(市创文办供图)
今后我们要健全先进典型关爱礼遇和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以更扎实的举措激励守信、惩戒失信,让文明行走在我们的城市。
我市广泛开展“创文”志愿活动。
拒绝套路创真文明
拒绝作秀创大文明
民意所向,民生所指,才是文明所在。文明创建,人人参与,文明成果,人人共享。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医疗、交通、环境等问题都是我们要完成的“创文”工作, 我们将让更多创建成果惠及千家万户。我市现在坚持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社会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持续推进“平安梅州”“法治梅州”建设,连续8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社会治安满意度连续15年超过90%以上,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工作满意度多年位居全省第一。
2017年12月2日,我市开展“12.2全国交通安全日”暨“2017年度好司机”评选活动启动仪式。(市创文办供图)
2018年2月3日上午,“2017年度梅州好司机”颁奖仪式举行。(市创文办供图)
2017年12月4日,我市召开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市创文办供图)
文明校园
我市着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几年前,梅县新城还很冷清,现在建起了好多新房子,修好了四通八达的道路,还有梅县外国语学校、粤东医院、亲水公园等等,就住就学就医都很方便。”在梅县区亲水公园休闲的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他今年正式到了退休年龄,开始领到每月2千多元的社保养老金。于他而言,不仅外部人居环境越来越好,自身生活也越来越好了。而如今在我市,与刘先生有着相同感受的市民还有很多。
很多群众会有一种认识,不管创什么,都是“走过场,搞形式”,创文明城市可能也是如此,故“累觉不爱”了。但是,我们要在此告诉市民们,创全国文明城市,以后的测评也好,评选也罢,都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创文绝对不是抱着 “三年攻坚”,拿下“文明城市招牌”然后就偃旗息鼓。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精神,所以创文不是打扫卫生,不是搞形象面子,而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只是手段,最终价值追求和最高价值取向是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文化品位和市民文明素质,让群众生活得更加舒适更加美好,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创文重在过程、贵在坚持,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不管最终能不能拿下“金字招牌”,天天都应该是创文日,创文工作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凝心聚力地干、迎难而上地干。利民惠民的实事,要抓一件、成一件、巩固一件,让创文切切实实改变我们梅州的城,我们梅州的人,提升出我们梅州的精气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透着满满承诺的话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幸福、暖心。而我们创文的初心也同样是为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对文明的向往,有了美好生活,那文明自然如影随行。我们将会牢记我们出发时的初心,常态长效,全力推动为民创文,真正把为梅州老百姓创造更加美好生活作为创文的新要求和新目标!这才是更重要的创文!我们的创文要创的是真文明,而不是粉饰太平、图虚名、扯闲篇、让百姓心塞的维稳文明、台账文明和作秀文明!
我市开展各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
2017年10月1日,我市举行“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升国旗仪式暨“我的中国梦 庆国庆颂祖国歌咏活动”。(高讯 摄)
2017年10月30日,我市启动“共建文明城市 发现美丽梅州”摄影大赛。(市创文办供图)
2018年2月1日,我市举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活动之“弘扬好家风·迎春送百福——梅州书法家挥春活动”。(市创文办供图)
2018年2月12日下午,“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之“欢乐客家·剑英公园首届新春文化嘉年华”活动正式开园。(市创文办供图)
创文,
每一位市民都不应是围观的“吃瓜群众”,
请身体力行,为梅州创文“打call ”
近年来,大家常听常说的两句话是“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农村路也滑,人心更复杂”。这押韵打油诗暗藏着的是对当下风气和人心的失望和无奈,谁不希望生活在一座美丽、文明有温度的城市,谁不希望自己的老人出门有人让座、摔了有人扶、孩子过马路有人让、邻里相助睦如一家……创文,能让大家的这些小心愿统统实现,不管是三年还是六年又还是更多的三年,我们的创文工作都会奔着百姓们的心坎里去做。相信,就算你开始“无动于衷”,到后来我们用你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看到的“创文”成果,你会从最初的“要我创”转变到“我要创”,成为我们“创文”的宣传员和践行者。
文明需要共同参与,在共同参与中实现共建共享。每一位市民都有责任管理、爱护好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创建文明城市,我们真心希望大家参与进来、大手小手拉起来、四级联创动起来、社区文明创起来、志愿服务多起来。我们创文工作者“守土一方”,每一位市民也不应是围观的“吃瓜群众”,请身体力行,为梅州创文“打c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