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脚步声越来越近。逢年过节,在潮汕地区少不了的就是潮阳姜薯了。在潮阳人的心目中,一碗姜薯甜汤,不只是一般的食品,它象征着甜蜜、美满,也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记者了解到,这种又称“美人芋”的薯蓣类植物种植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过去一般只在潮阳县和惠来县的部分沿海山地种植,其中最出名的为棉北后溪所种植的,以及河溪镇所种植的上坑姜薯。
姜薯以个大皮薄、肉厚且呈乳白色、富含粘液质、口感爽脆、清甜润滑、富含粘液质等特点而闻名,是潮阳区特有的名优农产品。近两年来,潮阳姜薯还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是汕头市潮阳区继金玉三捻橄榄、西胪乌酥杨梅之后,第三个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特色农产品。
“一般我们都会把姜薯削成薄片,放到沸水中煮片刻而成薯片汤,汤中的薯片微微卷曲,吃起来清香爽滑;也可以把姜薯切成薯块,加白糖和猪油用文火慢煮而成的焖姜薯,吃起来甜润可口。”今年78岁的潮阳人许伯告诉记者,每年冬末春初,正是潮阳姜薯上市时节,春节前夕备办年货,潮阳姜薯同生柑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
春节临近,走在潮阳街头巷尾,专卖或兼卖潮阳姜薯的摊档尤其多,在各种商品的经营中大有夺冠之势。无论哪个家庭,春节前几天,人们纷纷从市场上拎回一篓篓潮阳姜薯。由此看来,潮阳姜薯在潮汕地区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记者】张伟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