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将近,又到一年逛花街买年花之时。今年广州迎春花市活动丰富,除了11区传统迎春花市开放,还有花车巡游、灯光音乐节、网上全景花市等新玩法上线,市民选择多多。而在东莞花市则出现年花“新宠”——食用菊,有广州市民听说后甚至特地前往东莞,打算买回一盆摆在家中,既可观赏又可用来配菜,为年夜饭增色。
足不出户体验广州花市
随着各区传统花市开放,前往买年花的人络绎不绝。记者在五羊新城的花市看到,年桔、月季、兰花、五代同堂(乳茄)等品类最受欢迎,不停有人前来问价、成交。迷你可爱的多肉植物则吸引了孩子们特别是小女孩的喜爱,缠着爸爸妈妈购买。
除了11区传统迎春花市开放,今年的广州花市将大量使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运用AR、VR、街景等技术,打造出一个最具体验感的“网上全景花市”。据腾讯负责人介绍,在花市开幕前,他们用VR街景技术拍下了广州11个区的传统花市,以及海心沙园林博览会、灯光音乐会、越秀灯会、水上花市等花市花景,将广州的迎春花市实景搬到了网上,使用VR眼镜,即可足不出户身临其境体验广州花市。
每年逛花市时,辨别花的品种不是靠猜就是靠问卖花的老板,今年,腾讯还将推出小程序“识花君”,市民只要用微信扫描一下小程序码,在线下拍摄一张植物照片,或者在手机相册里上传一张花卉的照片,这朵花的名字和资料就能立即显示出来。据介绍,“识花君”可识别超过6000种植物品种,除了能告诉你鲜花植物的习性、产地、花期时间、养护知识等,还有附带的诗词典故,让逛花街显得更有文化味。
食用菊为年夜饭增色
用菊花做菜肴中国自古有之,早在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吟咏。广东传统菜式中,菊花烩三蛇、小榄菊花肉等也早已名扬海外。
今年,东莞花市出现年花“新宠”——食用菊,8日,专门从广州赶来东莞看食用菊的钟小姐说,从小家里就有用菊花做菜的传统,在蒸鱼、焖羊肉时往往会加入几瓣菊花去腥去腻,中秋吃蟹后,他们还会用菊花泡水洗手去味。今年,听说东莞有推出专门用于做菜的菊花,她想来看看,如果合适买盆回去,既可观赏,又可在做菜时加入,为春节期间的大鱼大肉解腻,一举两得。
然而,并不是每种菊花都适用于菜肴。东莞食用菊最大生产基地——广东圣茵花卉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世明介绍,目前全世界菊花品种总数约为3万个,传统用来做菜的菊花多为“药用菊”而非“食用菊”,不太讲究口感,经过3年多的研究和开发,她发现只有梨香菊、黄莲羹、白莲羹、紫凤牡丹等4个品种做菜肴最佳,因为这些品种“口感清甜、涩味少”。
此外,她建议,菊花虽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但带寒性,需配以核桃、花生、枸杞、生姜、桑叶汁等综合,达到健康养生的作用。
近年东莞迎春花市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花卉新品种,高端年花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从东莞迎春花市提供的数据上看,2016年以前年桔与年花展位各占一半,今年年花与年桔的摊位比例已达3:1,用鲜花来装扮喜庆年味的氛围在东莞渐浓。
【记者】童慧
【校对】付如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