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在时代的发展洪流之下,厉害的人是懂得判断趋势来进行自己的生产和投资的人。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首先,我们要对宏观经济环境有个基本准确的判断,同时也要了解我们一些重要的产业发展现状和图景,才能更好的把握这个时代的脉搏。
2018年的经济趋势如何?赚钱方法在哪里?A股、房地产市场将会怎么走?
一起来看看8位首席经济学家是怎么说的!
任泽平
今年炒股,明后年买房
恒大首席经济学家兼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认为,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中国GDP增速可能突破L型一横向上,那时候,新一轮产能周期叠加再度补库存周期,向上的动能很强。所以,市场上所有的经济空头必须在2018年上半年翻多,如果在2018年下半年还有没翻多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对于投资,任泽平的建议是:2017、2018年炒股票,买有基本面的股票,2019、2020年买房,买人口流入地方的房子。
其思考逻辑如下图: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高善文
金融去杠杆不会结束,地产有下行压力
“中国经济在需求层面有非常明显的周期性恢复,不过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经济在需求方面的恢复趋势在数据上被掩盖了。”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指出。
他认为,经过三年多的调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可能已经完成了存货去化过程,短期内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销售增速面临下行压力,长期来看,或许会出现反弹和恢复。
此外,金融去杠杆是造成2017年以来流动性紧缩的主要原因,高善文表示,“这一过程在2018年仍然不会结束,但可能出现边际上的改善,值得留意。”
其思考逻辑详见下图: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李迅雷
中国的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从资产配置看,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应该重配新兴产业、新动能,减持传统产业、旧动能。传统产业一定要配置在行业龙头上,因为随着传统产业增速的下降,投资机会往往是结构性的。但新兴产业的投资逻辑就是把握趋势性机会,因为大部分新兴产业都在扩展期。
在调控政策的持续之下,李迅雷认为,2018年楼市将整体疲弱,销量将出现负增长。但并非没有投资机会,重点要寻找三四线的强者,看好粤港澳湾区和杭州湾湾区。
其思考逻辑详见下图: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刘煜辉
A股风格不会转换,小股票会跌得稀里哗啦
展望2018,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认为,首要任务是去杠杆。金融周期在未来一年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相当小,无论是债券还是股票将“重复着2017年的故事”。利率大部分时间围绕4%的频段运行,在2019年中期之前,十年期国债见到4%是很合理的,可能这是一个新常态。
A股的成交量将在去年的萎缩水平基础上进一步缩量,不可能有所谓的风格转化。中小市值的股票指数很可能有效跌穿已经维持了两年半的平台。A股港股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会有仙股出现。
其思考逻辑如下图: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姜超
中国经济将发生五大逆转,投资首选港股
在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看来,未来的政策主线是去杠杆、补短板,2018年,中国经济将会发生五大重要的变化:CPI或将强于PPI;购房需求回流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则销量下滑;需求外强内弱,出口增速或平稳回落;融资增速趋降、货币增速趋稳;供给和需求关系逆转。2018年要从关注供给重回关注需求,要重视需求下滑对投资的影响。
对于投资机会,姜超表示,港股应该排在首位;第二是国内债市,国债利率处于历史高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第三是与避险有关的黄金。在内需当中,对和PPI有关的商品、房地产等相关资产相对谨慎,而和CPI有关的消费和服务仍有支撑。
其思考逻辑如下图: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彭文生
中国金融周期拐点正发生,房价调整只是时间问题
2018年靠什么进行资产配置?
光大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指出,投资者依赖美林时钟进行经济周期资产配置不太奏效了。因为美林时钟是按照经济周期的过热、滞胀、衰退、复苏这四个不同阶段来看资产配置的,但这四个阶段特征越来越不明显,在大部分时间经济总是不温不火,同时金融风险在不断累积;出现这一现象与金融周期有关。
彭文生判断:
中国的金融周期拐点正在发生。
2018年中国的宏观政策大概率将呈现“紧信用、稳货币、宽财政”的组合。
如果加强金融监管对限制杠杆的作用,房价调整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中国不会发生美国式的金融危机。
从杠杆和信贷的近期发展看,其对未来的资本利差有抑制作用,可能对股市不利、对债市有利。
其思考逻辑如下图: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陆挺
继续看好特大城市,需警惕三四线风险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认为,2018年将迎来经济下行周期,主要表现为GDP缓慢下行,因为2016年-2017年很多的刺激政策所带来的影响不可能长期持续。
关于城市化发展,他认为,2018年可能会放缓。从目前政策来看,正拉动特大城市的持续快速发展,防止过多的资源到小型城市。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产业会得到进一步的集聚。新一轮并购潮将产生。
2018年,新兴产业将爆发。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或迎来机会。此外,他还看好环保、国资、先进制造业等主题。
关于房地产,他认为,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加库存的阶段,看好大城市和都市圈。他提醒,要谨慎投资经济增速低迷、非都市圈的三四线城市。
其思考逻辑如下图: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诸建芳
通胀渐起!金融监管总体更加趋严
展望2018,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全球经济将温和复苏,通胀压力逐步显现,更多的央行货币政策趋于收紧。中国经济筑底回暖,2018年流动性环境整体与2017年相当,消费增速回升,通胀渐起,投资回暖,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进一步好转。十九大后,改革将乘势而上,金融监管总体看会在现有基础上更加趋严。
目前,房地产价格、销售和投资都处于回落通道中,未来3-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刚需仍保持稳定增长,限购对刚需的影响有限,房地产销售和投资仍有望保持一定增长。
其思考逻辑如下图: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如果说上面这些都只是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基本判断
那么下面来给大家讲讲一些重要的产业发展现状和图景
壹
一图看懂AI产业链机会!它将取代哪些职业?如何淘金万亿市场?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将达到万亿规模。同年10月,人工智能也被写入十九大报告。
美国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说:“2045 年左右,人工智能将来到一个‘奇点’,跨越这个临界点,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智慧。”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当“奇点”来临时,人类将无法想象人工智能的智慧能达到什么水平,就如同普通动物无法理解人类的智慧一样。
人工智能将颠覆哪些行业、取代哪些职业?又会给哪些产业带来机会?请戳下图: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贰
大佬们都看上的“盛宴”,谁是“主菜”?一图秒懂
这几天,马斯克和他的超级运载火箭Space X,抢占了全球的头条!说到马斯克,不得不提到特斯拉和新能源汽车,这也是他能跟中国扯上关系的最大话题。
过去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迅猛:55.09%、323.78%、342.86%、53.13%、53.3%。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已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
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无疑也是风口所在。未来,政策的持续加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都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斯克不断创新特斯拉,李斌创立蔚来汽车,董明珠入股珠海银隆,贾跃亭折戟造车梦......这些无一不在彰显着新能源汽车的诱惑力。那么在这场“盛宴”里,究竟谁才是“主菜”呢?请戳下图: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叁
手绘图解万众瞩目的住房租赁产业链,一场深刻的房地产变革来了
2015年以来,中央及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政策鼓励租购并举;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相关意见,明确提出:在2020年形成租赁关系稳定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形成相关制度体系,实现住有所居;2018年,多地政府明确提出加大租赁住房的建设与供给,企业、金融机构频频发力……
各方面支持力度日益加大,在“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指导下,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已然成为大趋势,一个万亿规模的市场正在崛起!
住房租赁产业蕴含着哪些发展机会?各参与方的竞争格局如何?未来人们租房会更便利吗?请戳下图: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肆
基因测序产业全景手绘图(必看)!它将演绎多少生命奇迹?
比尔·盖茨曾断言:下一个能够超越我的世界首富必定出自基因领域,可想基因产业的爆发潜力有多大。随着技术的进步,基因产业将迅猛发展,并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
近两年,基因测序产业发展迅速,也催生了很多热门公司,各路资金看好基因测序产业。国内,华大基因自去年7月在A股上市后受到资金追捧,市值一度突破千亿。
有研究预测,2018年全球基因测序产业规模将达117亿美元,谁将分得一杯羹?它的产业格局成几何?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请戳下图: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伍
洗牌后的共享单车竞争格局几何?一张手绘图看透产业链
近两年,共享单车飞速发展,已然成现象级应用。2017年,一大批共享单车扎堆出世,整个共享单车产业融资近260亿元,阿里、腾讯入局,搅动共享单车格局。
据交通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77家共享单车企业投入了2300万辆车,累计运送了170亿人次。据测算,2017年共享单车创造的社会价值,包括产业带来的联动价值达到2000多亿元。
但同时,也有一大批共享单车企业因资金问题,被市场所淘汰,77家共享单车企业中有20余家倒闭或者停止运营。
2018年,共享单车将迎来怎么样的变局?请戳下图: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投资的机会这么多
你最看好哪一个?
出 品:21世纪经济报道新媒体中心
策 划:贾肖明
内容统筹:丁青云 谭婷
设计统筹:曾婷芳
编 辑:李剑华 梁宇芳 张楠 谢珍
曾静娇 叶映橙 毕凤至
陈思颖 黎雨桐 刘巷
设 计:张佳俊 郑嘉琪 王冰
开 发:李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