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搞了个“戏王之王”评选,李雪健VS周星驰,冠军是……

24楼影院
+ 订阅

前些天,虎扑步行街举办了一场“戏王之王”的评选,规则跟之前的虎扑女神(最新一届虎扑女神是邱淑贞)评选相似,演员们由大众提名,两两PK,经网友投票胜者进击下一轮,直到产生十六强、八强、四强,以及最后的冠军。

从十六强名单来看,是相当豪华:李幼斌、成龙、梁家辉、黄渤、周润发、陈宝国、梁朝伟、李保田、陈道明、周星驰、唐国强、李雪健、王志文、姜文、葛优、张国立。

每位都是当前演艺界独当一面的人物,他们的演艺生涯中塑造了大量深入人心的经典角色,这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但最终的决赛比拼,却落在两个名字身上:

李雪健VS周星驰

这是最终投票成绩,周星驰胜:

这让很多网友感到诧异,却又说不出什么毛病。但要我说,李雪健与周星驰进入最终比拼,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以理解,虽然在大家的印象里,他们是截然不同的演员。

我们先说说李雪健老师。李雪健老师1976年就调入二炮文工团话剧队,1980年就出演了话剧《九一三事件》,饰演林彪,一举夺得首届梅花奖。那一年他才26岁,取得这样的成绩,足以说明他在演戏这件事上的天分。

在网上找到的片段里,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年轻演员所能达到的功力,他将一个脸谱化的林彪演绎得活灵活现,举手投足,台词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既演绎得真实,又演绎有那么几分滑稽,隐隐约约中,角色的倾向性就显露无遗。

从经历上说,李雪健并非传统的艺术院校出身,但他的功底却异常扎实,我们只能推测他是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地反思中,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造诣。

《荆轲刺秦王》

中国的许多演员,从本质上还是模仿了斯坦尼那一套,李雪健也不例外,我们从他身上发现,他与好莱坞那些所谓的“方法派”老戏骨十分类似,比较典型的如罗伯特•德尼罗,德尼罗的演绎生涯以擅长不同类型的角色著称,时而是黑帮大佬,时而又是街道混混,有时是反社会人物,有时又是过气明星……什么都能演,什么都演得像且真实。

李雪健也是一样,纵观他的演艺生涯,似乎从没有出现过什么败笔:从焦裕禄到宋大成,从宋江到张作霖……各种大小银幕,他都能游刃有余。

譬如在《少帅》中,李雪健饰演的张作霖一身匪气,某场戏中,他做了一个脱大衣的动作,不是像平常人那样脱衣服,而是歪着身子一抖,就将大衣抖落下来,这个动作匪气、豪放又不失节制;

在《一九四二》中,他饰演河南省长李培基,将一个战战兢兢却又不失良知的性格内敛地演绎出来。

我们似乎很难用一种个性或是气场去定义他,他有时显得很接地气,甚至有些土气,而有时又是知识分子,是领导,是枭雄。这也正是李雪健表演上的独特之处。纵观其他入选的演员,陈宝国总是桀骜不逊,陈道明总是端着情绪,而李雪健则不是,他甚至跟“个性”这个词都不沾边,他藏住了所有的个性。

再来说说周星驰。

周星驰的演艺路线也完全不同,他是训练班出身。我记得波德维尔曾经谈过香港电影训练班的特点,说是训练班,实际上就是速成班,大量的表演经验,是在片场中磨练而来的。著名导演李翰祥在《三十年细说从头》中详细描绘过香港电影业的浮沉,看门的、传达室的、场工都有机会上场表演,很多演员都是这样成名的,包括周星驰。

纵观周星驰的作品,发现他同李雪健大不一样,李雪健总是在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而周星驰一辈子似乎只在重复地演一个人。但有趣的是,这个人却并不是他自己。似乎有两个自我同时稳定地存在于周星驰的身上,第一自我是他自己,而第二自我,就是绝大部分电影中他所塑造的形象。

周星驰也不能定义为传统意义上的“个性演员”,因为角色中的个性与现实中的他似乎毫不搭界,在一些周星驰的影像访谈中,我们发现他不仅不呱噪乐观,甚至显得有些颓废、忧郁、几乎看不到他的幽默感,深沉的不像话,他也丝毫不回应任何同行和网民的攻击。

(这是CCTV《看见》栏目曾经对周星驰进行的专访,整个人显得苍老又疲惫。)

理解周星驰,首先得理解他的电影。

“无厘头”似乎已经成了周星驰的标签。严肃地说,周星驰的定义并不能这么简单,他身上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即后现代主义与传统道德的融合。

周星驰是很后现代的,从他的桥段和夸张的表演风格就略知一二,这种后现代包含着转瞬即逝的愉悦,快餐式的消费心理,扁平化的意义表达。换句话说,你可以只单纯理解为他讲了一个让你发笑的笑话,但另一方面,周星驰却并不止步于此,他一边讲着笑话,一边讲着悲剧,他一边拆房子,一边建房子,他一边幽默,一边严肃。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砸碎给人看。”这话到了周星驰这里,有了一点点的改变,周星驰在电影里反复做一件事,他将自己心里最珍贵的东西拿出来任人嘲弄,而他自己,是嘲弄得最凶的一个。

这真是太矛盾了!

譬如《喜剧之王》里,有一个段落讲周星驰给妓女们讲解表演,这个段落本身就十分讽刺,一个视表演如生命的人,他的学生却是一群吊儿郎当的妓女,而妓女的目的,是扮演不同类型的女性去取悦客人。

尤其是他强调“其实我是一名演员。”张柏芝饰演柳飘飘立即嘲讽道:“你这死跑龙套的。”电影里的周星驰尴尬地笑着,但或许那个真正的周星驰心却在滴血。

片中另一个段落中,周星驰被告知被换角,片方要求收回剧本,周星驰紧握着剧本不肯放手,最终剧本被夺走了,而每一句台词都被做了细致的笔记。

这就是周星驰,他表演一切细节的设计都看似无厘头,但内涵却是清晰的,宣扬的都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甚至是一种孩子气的天真。

最为明显的莫过于《大话西游》中那段经典的告白,这段告白似乎还带有那么一点点的滑稽感,但很快就被深情所掩盖了,告白是真的,表演是真的,情感也是真的。

周星驰只是演了一个人的一千种样子。这就是他的独特之处。

因此,我们发现将李雪健和周星驰比较是件很不靠谱的事,两人都是最好的演员,也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了极致,李雪健成不了周星驰,周星驰也做不了李雪健。

而二人从多名演员中脱颖而出,多少还有些场外的原因。

互联网时代,网络评比本来就是一种游戏,换言之,结果如何,是否公平不重要,关键在于是否能造成轰动,而轰动则带来流量。因此一个体育社区内的评比,吸引了大量的粉丝拉票,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另一点在于演员自身的魅力,这种魅力无关电影。

李雪健是大家心目中最钦佩的那种演员,在一个浮躁的时代,李雪健始终保持着自己平和的心态,扎实地打磨每一部作品,他的存在,让观众们感到欣慰。另一方面,李雪健本身也经历过一次反思回头的过程,据他所说,在世纪之交的时候,他也放纵过自己,但最终却重回正轨。这份经历,更容易赢得网友的共鸣,当其余人都堕落时,李雪健保持了清醒。

他是所有人都渴望成为的那种人。

而周星驰则不同,他更像是我们自己,每个人都能从周星驰身上,感受到自身个体深深的孤独,却强颜欢笑的处境。

无论怎么说,在这个时代,我们拥有这两位演员,都是一种幸事。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