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惠州市工人文化宫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与惠州学院共建惠州工会智库,工会改革创新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2月10日,2018年惠州市企业职工新春团拜会在惠州比亚迪举行。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惠州市各级工会建设各项工作正在取得可喜的新进展。
新建劳模(金牌工人)创新工作室29家
去年,惠州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举办劳模创新工作室评比活动,全年新建劳模(金牌工人)创新工作室29家。开展创建“女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作,全年全市创建3家;创建工会女职工培训学校1家。
同时,惠州还结合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广泛开展了“全面对标深圳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中建惠州市政五路劳动竞赛等重点工程劳动竞赛活动;分别与有关单位联合开展了美妆、护理、妇幼卫生、计划生育、急救、机器人、烹饪、插花、电信行业光网等行业性技能竞赛。
2017年,惠州全市各行各业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纷纷涌现,1个单位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个单位获“全国工人先锋号”,7个单位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人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100人获惠州市“金牌工人”荣誉称号。
此外,惠州工会组织还邀请惠州市十九大代表雷玉英、王敏,深入企业、劳模中开展“把党的最强音带到最基层”宣讲活动。
首次明确镇(街)统一设置总工会
在工会改革创新方面。《惠州市总工会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出台,为全市工会改革创新提供了政策依据。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乡镇(街道)工会机构设置取得历史性突破,市委办印发的《惠州市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工青妇工作机构设置的方案》,首次明确乡镇(街道)统一设置总工会,确保至少有2名专职工作人员。预计年底前全市70个乡镇(街道)均能完成总工会设置,做到规范牌子、规范印章、人员到位。
此外,惠州还选定惠南工业园区作为建设区域性工会联合会的示范点,并在全省率先揭牌成立,为各县(区)乃至全省提供了样板工程。全年陆续建设了水口中心社区工会联合会、东江科技园工会联合会、大亚湾区工会联合会等“三个一批”建设示范点,每个工联会配备了至少3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示范点配套设施完善,设立了职工服务站、职工书屋、职工书法室、职工棋牌室、职工健身活动室、职工培训室等功能场所,并开设了系列培训课程和组建了兴趣小组。
发出全省地级市首张工会会员服务卡
在2017年,惠州还积极探索“互联网+”工会工作,在全省率先着力打造“智慧工会”。“智慧工会”系统工程以服务职工为目的网上“职工之家”,以“工会组织及会员实名制管理平台”“ 综合办公平台”“会员服务平台”等三个“平台”为基础,为职工群众提供会员入会、办事服务等“互联网+”服务。其中,第一期工会组织及会员实名制管理平台和“惠州工会”APP已经上线,新建工会、工会换届及工会名称、地点、法人的变更等业务实现了网上办理。
在基层工会网格化和会员实名制基础上,与建设银行合作开发会员实名制会员服务卡,卡内植入了困难帮扶、医疗互助保障、学历技能提升等工会服务以及公交、电信、移动、保险、金融等优惠服务,12月14日在惠南科技园举行了首批卡发放仪式,这是全省地级市发出的第一张工会会员服务卡,也是惠州市发出的第三张惠民卡。
市工人文化宫开工在望
去年以来,惠州市工人文化宫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确定了采取政府投资方式,投资2.19亿元资金,在河南岸HNA38-6号地块建设市工人文化宫,项目用地面积16609.9平方米,拟建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有望在不久之后开工建设,然后惠州告别没有市级工人文化宫的历史。
惠州市总工会还与惠州学院共建惠州工会智库,将惠州学院成立惠州市劳动关系与工运理论研究中心,开展包括“研究梳理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如何在新时代充分发挥工人积极主力军作用”等在内的(包含但不限于)11个方面的工运理论研究,为惠州市工会工作提供研究成果和咨询服务。
上万基层工会,涵盖职工近180万人
惠州还不断创新工会组建形式,以农民工入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重点在建筑工程项目、物流快递、家政物业、农村合作组织等农民工集中的行业组建工会,通过在园区、社区建设“三个一批”工会联合会示范点等形式扩大工会覆盖面。同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工会工作创新平台——社会组织工会孵化室,以更好地引导社会组织的职工参与社会建设、管理和服务。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基层工会11349个,其中独立基层工会11078个,联合基层工会271个,基层工会涵盖单位25174个;已建工会所在企事业单位共有职工1797188人,其中会员1623118人(农民工1216834人),入会率为90.3%。
惠州市总工会还推动建立政府与工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委派工会法律顾问每周五到工作站值班,全年值班律师共38人,诉调案件60多宗,调解成功2宗;深入开展企业集体协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工会完成签订工资集体协合同(含专项协议)6874份(其中,综合集体合同2723份,工资专项集体合同4151份),覆盖企业16831家,覆盖职工1485723人,按省总统计口径以2014年工会覆盖企业数(20623)的覆盖率统计,达到了81.6%,超过省总工会80%的目标。
落实劳模困难补助资金20多万元
惠州通过“一访二看三核四评”方式摸排建档立卡的(全国级)困难职工家庭共1252户,均已完成至少帮扶一次的任务。
2017年,惠州落实全国劳模、省劳模、市劳模的困难补助16人,帮扶资金20多万元,组织各级劳模参加体检300多人次,疗休养100多人次。积极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全市共为困难职工子女296人送上助学金103.8万元,圆其上学梦。
惠州积极推广“工会+社工+义工”三工模式,为工伤职工提供工伤探视、困难帮扶、法律援助、心理援助等服务项目。建成44家 “爱心妈妈小屋”,为一线职工和哺乳期女职工提供温馨的工间休息场所,扎实推进“职工书屋”建设,新建惠州时代电池有限公司等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4家,向50家职工书屋示范点各赠送价值1万元的图书。
【记者】王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