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每天增加的词条
你知道有多少吗?
小布也不知道
不过上周增加的一个词条
却与广州市民息息相关
▼
在圈内早有耳闻广州大剧院将自制首部原创歌剧,不过该项目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直到上周一。
广州大剧院在2018年演出推介会上终于正式对外宣布,首部原创将在5月4-6日全球首演,随后还将北上,5月18-20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推介会上还公布了三款剧情先导海报。
歌剧是一门以歌唱为主,集诗歌、戏剧、声乐、器乐、舞蹈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在舞台艺术领域处于金字塔顶端。
它源自西方,近年来逐渐被国人接受,从全盘引进自海外、同海外歌剧院联合制作、大部分用外语演唱,近几年中国原创歌剧创作一直呈上升态势,形成一股热潮。
8年前,广州大剧院建成开业,填补了广州没有可上演大型实景歌剧的演出场所的空白;8年来,广州大剧院平均每年上演一部歌剧,持之以恒地为广州市民普及歌剧之美。
广州大剧院部分年度歌剧
今年,广州大剧院更进一步,将推出自制首部原创歌剧《马可·波罗》。
而更值得击掌相庆的是,国家艺术基金官方微信公众号2月1日公布,经过国家艺术基金专家严格评审,《马可·波罗》在6952项申报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立项名单》。
广州大剧院原创歌剧《马可·波罗》通过深度演绎十三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与父亲尼科洛·波罗、叔父马泰奥·波罗,自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往返中国的传奇经历,再现了宋末元初的风云际会、兴衰更替,以及围绕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而展开的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的较量。
广州大剧院首部原创巨制《马可·波罗》的筹备工作自2017年就开始启动,力邀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前歌剧总监卡斯帕·霍尔滕担任担任导演,国际华人指挥大师汤沐海担任歌剧指挥,领衔国际化团队共同打造,邀请中外艺术家联袂登台,为羊城观众展现波澜壮阔的史诗格局,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哀感顽艳的壮士悲歌,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
今天小布就为大家揭秘
这部原创巨制的国际化创作团队
导演
○
卡斯帕·霍尔滕(Kasper Holton)是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的前歌剧总监,他正在皇家歌剧院上演的最新剧目包括《奥涅金》、《唐璜》、首演作品《席曼诺夫斯基的罗格王》。
作品
2014年卡斯帕·霍尔滕携《伊多梅纽斯》首演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当季,《螺丝拧紧》首演于斯卡拉歌剧院。2017年布雷根茨艺术节上让人眼前一亮的《卡门》也是由霍尔滕执导。
履历
卡斯帕·霍尔滕享誉国际舞台,在柏林德意志歌剧院上演《罗恩格林》,在维也纳歌剧院上演一连串剧目《Rihm’s Jakob Lenz》、《Menotti‘s Goya》、《费加罗的婚礼》、Johannes Kalitzke的《魔女》。他还为芬兰国家歌剧院执导过康戈尔德《死城》,在环球剧场的山姆·沃纳梅克剧院上演《Cavalli’s L’Ormindo》。霍尔滕的歌剧所到之处均获赞誉,《伊菲吉妮娅》在哥本哈根新国家剧院上演,《发条橙》在斯德哥尔摩皇家戏剧院上演,以及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驯悍记》、《哈姆雷特》。
指挥
○
汤沐海,国际华人指挥大师。1983年应卡拉扬之邀指挥柏林爱乐乐团,从世界交响乐的巅峰开始了他的国际指挥生涯。2004年格莱美奖得主。2015年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期间在歌剧“圣殿”斯卡拉歌剧院指挥七场新版制作的罗西尼歌剧《奥塞罗》,成为自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建院237年以来首位在此亮相指挥歌剧的中国指挥家。
国际交流
由于父亲大导演汤晓丹的培养,他对歌剧舞台艺术情有独钟。他和世界各大歌剧院有着成功的合作,如匈牙利国家歌剧院、德国法兰克福国家歌剧院、爱沙尼亚国家歌剧院、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歌剧院。2003-2008年任芬兰国家歌剧院首席指挥。
合作助力
他先后担任比利时皇家弗拉芒爱乐乐团、芬兰国家歌剧院、布拉格交响乐团、贝尔格莱德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作为客席指挥,他与百余个世界著名交响乐团和室内乐团有过成功合作,演出遍布全球。许多著名音乐家与他有过成功合作,如梅纽因、斯特恩、罗斯特罗波维奇和佳克米尼骑士等。
为国献力
作为国际指挥大师的汤沐海一直心系祖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不遗余力地将自己奉献给祖国的交响乐事业。他先后担任中央乐团常任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指挥、艺术总监,浙江省、河南省交响乐团艺术总监。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教授,中央音乐学院荣誉教授,上海音乐厅艺术总监。自2006年起任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桂冠指挥。2009年起任上海爱乐乐团艺术总监,2012年起受天津市委市政府邀请组建天津歌剧院并担任艺术总监。2017年3月起任哈尔滨交响乐团艺术总监。
作曲
○
简介
恩约特·施耐德(Enjott Schneider),GEMA监事会主席,德国作曲家协会会长,德国音乐协会董事。1950年,出生于德国莱茵河,他在弗莱堡学习音乐以及音乐学并在1977年获得博士学位。1979-2012期间,恩约特·施耐德在慕尼黑音乐和戏剧学校任教(音乐学理论教授;影视作曲教授)。
他的作品多达1000余首,多用在电影中,如《斯大林格勒》、《23》、《沉睡的兄弟》、《天地雄心》、《刺杀希特勒》以及电视剧和史诗纪录片中。
作品
施耐德为舞台以及室内交响乐表演创作诸多曲目,并为7部歌剧量身创作,其中包括《萨勒密原则》(盖尔森基辛,2000)、《看门人蒂尔》(格尔利茨,2004)、《巴特穆斯考皮克勒——充满幻想的少年》(格尔利茨,2006),还有三部交响乐“Bell- Symphony: A Song to life”、 “Sisyphos”和 “Chinese Seasons”(莱奥本, 2008)。
奖项
施耐德凭借《Rama Dama》(导演J.Vilsmaier)获得巴伐利亚电影奖,凭借《Wildfeuer》(导演J.Baier)和《Silent Shadows》(导演雪莉·霍曼)获得德国电影奖,凭《导演》(玛格丽特·冯·特罗塔)获最佳音乐奖。2007年他又获得最佳电影奖(《百万大逃亡》(K. Wessel),《Nicht alle waren Moerder》(J. Baier))。
编剧
○
韦锦,当代中国诗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多篇作品广为流传。出版有诗集《冬至时分》、《不倦的雪》、《结霜的花园》等。
舞美
○
卢克·霍尔斯(Luke Halls)是来自英国的视频、多媒体大师,他创建的Luke Halls工作室在世界范围内从事戏剧(歌剧)、舞蹈、音乐以及演唱会等现场演出的视频和多媒体设计制作工作,在业界享有很高声望。
荣誉奖项
2016 Knight of Illumination提名
Adele World Tour BAFTA大奖(ITV’s THE CUBE)
2015 Knight of Illumination提名
KROL ROGER, Royal Opera House
2014 Knight of Illumination award提名
DON GIOVANNI Royal Opera House
服装
○
艾玛·瑞欧特(Emma Ryott)是一名服装与布景师,曾在诺丁汉特伦特理工大学深造,获剧场设计学士学位。
荣誉
2014凭借罗宾汉大剧场杰出设计荣获由波士顿剧院评论家协会评选、一年一度的“埃利奥特诺顿大奖”。
2014凭借最佳整体制作夺得奥地利音乐与剧院金项席卡内德奖头奖
作品
2017 | 漂泊的荷兰人@柏林德意志歌剧院
2016 | 2016新年当晚音乐盛典@维也纳
《睡魔》@苏黎世芭蕾舞剧院
《海鸥·伊凡诺夫》@英国国家剧院
《威尔第安魂曲》@苏黎世芭蕾舞剧院
2015 |《罗宾汉之心》@加拿大、冰岛
《了不起的盖茨比》@德累斯顿歌剧院
2014 |《记号》@苏黎世芭蕾舞剧院
《安娜·卡列尼娜》@苏黎世大剧院
《浮士德的沉沦》@柏林德意志歌剧院
2013 |《罗宾汉之心》@挪威、美国
《尤利西斯的回报》@法国
《莱昂斯与雷纳》@苏黎世芭蕾舞剧院
2012 |《罗密欧与朱丽叶》@苏黎世芭蕾舞剧院
《画家马蒂斯》@维也纳戏剧院
2011 |《罗宾汉之心》@莎士比亚皇家剧院
《沃依采克》@挪威歌剧与芭蕾舞剧院
2010 |《莱昂斯与雷纳》@加拿大
《波佩亚》@斯图加特剧院
灯光
○
布鲁诺·博艾特(Bruno Poet),一个斩获无数灯光设计奖项,因担任喜剧,歌剧,音乐,舞蹈及大型活动的灯光设计制作而享有国际知名度的英国灯光设计师。
发展经历
布鲁诺自1998年开始参与《福斯塔夫》等制作,首次亮相皇家歌剧院是在2002年《芭贝特的盛宴》,之后继续回到林伯瑞剧院的皇家歌剧《奥菲欧》(由Francesco Negrin执导)等作品制作中;曾参与由Fulljames执导作品《湖边女人》,卡斯帕·霍尔滕执导作品《唐璜》等为皇家歌剧院制作的作品;为皇家芭蕾舞蹈演员Alastair Marriott的《连接体》,Whelan/Watson 的《其他故事》做过灯光设计,并参与制作威尔士国家歌剧院Keith Warner执导的《彼得·潘》。
代表作品
博艾特曾为世界各地多部歌剧担任灯光设计。他在欧洲的作品包括《乡村骑士》(挪威国家歌剧院),《明媚阳光中爱情之重》(柏林国家歌剧院), 《狡猾的小狐狸》(丹麦皇家歌剧院)。
他和英国歌剧公司Opera North有长期合作,其参与制作作品包括《旋转木马》《狄托的仁慈》等,与嘉辛顿歌剧节也有着丰富合作历史,曾参与制作《奥林匹克》《唐璜》《土耳其人在意大利》等。
近几年,他也因为和冰岛乐队Sigur Ros合作而备受瞩目。
2018年5月4日-6日
广州大剧院原创歌剧《马可·波罗》
全球首演,敬请期待!
编辑 | 黄慧敏
来源 | 广东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