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深圳各区(新区)纪检监察亮点工作巡礼(光明、大鹏篇)

廉洁深圳
+ 订阅

2017年,深圳各区(新区)纪检监察机关,在市纪委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中央、省、市纪委的部署和要求,聚焦主业,忠诚履职,勇于担当,锐意创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各区(新区)的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下面,“纪律君”将给大家介绍光明、大鹏两新区纪检监察机关的亮点工作和创新做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光明新区:

拓宽教育形式,以宣传教育为抓手打造纪律严明的党的队伍

制作2部纪律教育片并组织观看约800人次;组织600余名党员干部观看廉洁家风题材电影;在深圳市廉政小品曲艺创作大赛获得三个奖项;组织基层党员干部约1200人次参观廉政教育案例展……

去年以来,光明新区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集思广益,采取多种举措扎实做好日常廉政宣传教育工作,为广大党员的思想建设提供丰富养分,力求为“廉洁光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光明新区公明体育文化中心

充分利用典型案例,为广大党员敲响警钟

“展出案例的当事人都是基层社区干部、基层执法人员,就是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情,带给我很深的触动,提醒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时刻保持清醒,做到慎始、慎微、慎独、慎终。”

在去年11月1日,光明新区文化馆举办光明新区2017年廉政教育案例展活动后,一名观看了案例的党员干部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

去年,光明新区纪检监察局和宝安区人民检察院共同举办了廉政教育案例展,活动现场共展示了28个真实案例。同时,还召开了警示教育会,公开通报典型案例,组织观看了新区自主制作的警示教育片《让权力不再任性—光明新区基层执法腐败案件警示录》,切实将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传递到基层一线。

除了组织党员“来”接受警示教育,光明新区还发放《微腐败警示录-违纪违规100个典型案例剖析》《群众身边腐败案例剖析》等书籍,将案例送到广大党员身边,随时警醒着他们纪律的“红线”不可触碰。

◎光明新区召开纪律教育学习月启动暨基层执法队伍警示教育会

正面教育为新区干部点亮“指明灯”

光明新区在今年的纪律教育工作中,大力传播廉洁“正能量”,举办2017年党纪政纪法纪教育培训班,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宏彬为新区740名党员干部上廉政辅导课;新区属各企业举办了“廉勤典型”评选活动,评出了廖丽娟等六位政治坚定、作风过硬、廉洁自律的 “廉勤典型”;组织600余名党员干部观看《冼夫人之浩气英风》;向各单位发放了《纪律在身边》《中国家规》《正风反腐2017教育读本》等廉洁书籍;组织180余名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全国“最美信访干部”张海威和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党员等9个勤廉典型的先进事迹;参与深圳市廉政小品曲艺创作大赛活动,自编自演的《捡来的烦恼》《蛋•生》和《告状》均获奖。

“勤廉典型示范教育是光明新区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教育党员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培育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培育广大党员干部的良好作风。”光明新区纪工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与此同时,光明新区持续利用新媒体壮大宣传力量,自开通官方政务微信“廉洁光明”微信公众号以来,不间断地利用微电影、漫画、书法等形式对新区党员干部进行廉政“微教育”。2017年全年“廉洁光明”共计发布信息640条,公众号关注人数4651人,较2016年12月关注人数增长1745人。

此外,光明新区还积极配合市纪委开展的“纪律教育学习月”“党规党纪知识测试”等活动,借助外力大力推动新区廉政教育,加强党风廉政文化建设,为从“不敢腐”到“不想腐”打下思想基础。

针对不同岗位,量身定制教育内容

“关键少数”一直是廉政教育的重点人群,是带动风清气正的重要环节。据介绍,今年以来,新区大力推动开展谈话提醒活动,为使廉政教育更加贴近党员干部实际工作生活,该区领导积极与各部门“一把手”开展谈话提醒,以上率下带动全体领导干部,今年共开展谈话提醒761人次。

在廉政教育案例展等活动中,新区纪工委也牢牢抓住“关键少数”进行警示教育。据统计,去年新区纪检监察局局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宝安区人民检察院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各办事处纪工委书记、各集团纪委书记、公安分局纪委书记;各社区党委书记、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等约100人参加过新区纪工委组织的警示教育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基层执法人员,光明新区也专门组织了“走好廉洁人生路”法制教育专题讲座,邀请宝安区人民检察院犯罪预防部的检察官进行了授课,230余名基层执法人员参加。

一名执法人员对记者讲述了听完讲座后的感受:“作为执法人员,尤其是基层执法人员,我们廉洁与否是与群众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听了讲座后我更深刻地意识到,为了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存有私心是万万不行的,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更加讲规矩、守纪律,做人民的守护者。”

大鹏新区:

“留痕计划”构建廉政风险立体防控体系

近年来,随着“东进战略”、“强区放权”、“三岛一区”的实施,大鹏新区人、财、物及资金流交汇,廉政风险和腐败隐患增大。因此,自2015年8月,大鹏新区纪工委大力推动“留痕计划”,以“创新驱动、标准引领、质量优先、科技支撑”为指导思想,积极对接反贿赂管理体系,指引新区30家单位在审批、执法、监管等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岗位,构建符合大鹏新区区情的创新型廉政风险立体防控体系。

据介绍,“留痕计划”是以标准化岗位职责、权力运行风险防控机制以及信息化系统平台建设为手段,实现行政机关及公职人员履职全过程留痕可溯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大鹏新区的海岸线

权责规范化、流程制度化,源头预防廉政风险

以“留痕计划”为契机,大鹏新区指导新区30家单位梳理岗位职责1796条,编制业务流程图621 个,制定业务操作指引442条,提出风险防控措施1566项,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体系。形成岗责说明书、制度手册、执法操作指引等党政机关工作标准,大大缩减了岗位自由裁量权,源头治理风险隐患,缩减岗位自由裁量权。

同时,为使“留痕计划”管理平台有操作依据,大鹏新区编制了《执纪审查标准工作指引》《执纪审查工作基地制度汇编》《纪检监察机关信访工作操作规程》《实施谈话函询暂行办法》等制度规范,从信访举报、问题线索、立案审查、案件审理、案件监督管理等方面对执纪监督问责重点环节立规矩、定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反贿赂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和深圳标准对接落地、试点推行的第一个基层党委政府,大鹏新区还在全面推进“留痕计划”工作中引入反贿赂管理体系,形成了《大鹏新区标准体系框架》,推动形成多岗位分权、互相监督制约的权力运行标准机制。

全程实时监控可追溯,助力各项工作阳光透明

大鹏新区“留痕计划”引领各单位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技术理念,充分利用和依托原有科技化信息平台,设计和开发高标准、高质量的信息化操作系统,建设了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生态资源环境综合执法信息管理平台(“6+1”平台)等信息化平台或系统共计180个(其中41个自行开发系统)。

◎大鹏综合执法空间平台实时展示巡查人员所在位置提高执法效能

“在此之后,我们还将继续逐步推动全区建立全部工作系统化、整体透明化的信息化监督机制,力求实现权力监管的全覆盖和实时监督。”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还透露了接下来的工作计划。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反腐工作深度融合,“留痕计划”已实现新区业务全过程留痕可溯、数据共享和跟踪监控,让履职监管有了“数据监督”,在减少了人为监督的不稳定因素的同时,有效解决了监督乏力问题。

充分利用系统记录,助力执纪监督问责

“留痕计划”工作开展后,大鹏新区建立了纪检监察与组织人事、政务督察、审计、集资管理、安全监管、综合执法等部门线索移送机制,问题线索更加真实有效,2017年共受理移送线索13件。

除了提供问题线索,该系统也为监督执纪工作增加了便利。

“‘留痕计划’既拓宽了问题线索来源,又开拓了履行专责的监督手段。”一位新区纪检干部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因为系统中有操作的记录可以作为证据,能及时启动问责程序,执纪监督问责效率明显高多了。”

据了解,2017年全年,大鹏新区共受理信访举报86件,党政纪立案23宗23人,同比上升30%;排查基层腐败线索73件,党政纪立案19宗19人;共开展谈话提醒313人次。

此外,通过“留痕计划”记录的流程证据,大鹏新区纪工委还为253批1985人出具廉政审核意见,澄清保护党员干部20多名。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