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广州召开2018林业园林工作会议。记者获悉,广州2018年将对标加拿大布查特、荷兰库肯霍夫等国际著名花园,高标准规划建设广州花园。今年还将继续新增宫粉紫荆、木棉、美丽异木棉、凤凰木、黄花风铃木等10万株开花乔木,同时还要打造不同规模、不同特色的主题花景20个。
2018年工作计划
1.实施一江两岸三带核心段景观建设。以品质化、精细化建设珠江沿岸景观绿化,推进临江大道东延长线绿化带建设工程、二沙岛宏城停车场复绿及景观建设等工程。沿线各区重点实施琶洲互联网集聚中心、国际金融城周边绿化提升建设,合力打造滨江休闲景观带。
2.构建城市出入口标志景观。通过增种宫粉紫荆、木棉、凤凰木等主题开花乔木,建设具有广州鲜明特色的城市出入口景观,启动广深高速、广清高速、龙溪大道、西南环花地大道、东南西环浔峰洲出口等城市出入口绿化建设工程。
3.打造景观亮点及道绿化景观。提升大学城、麓湖等区域内绿化、道路、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水平,形成一批园林景观新亮点。结合道路全要素改造,启动广州大道、芳村大道、白云大道、科韵路、解放路、环市路等道路绿化美化水平。各区同时开展1-2条道路绿化升级工作,并同步实施树池盖板改造工程。
4.提升公园品质。完善园区旅游服务功能,提升配套设施水平,打造舒适、方便的游憩新空间。按照更干净、更整洁的要求重点推进儿童公园、越秀公园、白云山、中山纪念堂、动物园的园区环境整治工作。以天河公园为试点,实施珠江公园等公园拆围透绿工程,各区开展1-2个区管公园的拆围工作,将公园景色与道路绿化景观相融合,打造绿色新空间。
5.推广立体绿化。加强桥梁绿化养护改造工作,继续推进珠江两岸勒杜鹃带、北京路、中山路、解放路、天河路、BRT站台等立体绿化建设工程,督促、指导各区年度立体绿化建设任务。加强立体绿化的宣传,引导市民积极支持立体绿化的建设。
6. 增花量。继续新增宫粉紫荆、木棉、美丽异木棉、凤凰木、黄花风铃木等10万株开花乔木,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的赏花景点,维护提升城市重点地段花景水平。
7.添花景。新建和改造并重,优化时间、空间布局,点线面结合,打造不同规模、不同特色的主题花景20个,聚焦花城特色。在机场高速等城市主要进出口,打造以木棉为主特色鲜明、标识性强的城市门户景观。
8.建花园。对标加拿大布查特、荷兰库肯霍夫等国际著名花园,高标准规划建设广州花园,完成概念方案国际招标,推进前期工作,力争进入实施阶段。
9.办花节。集中打造春季花节、秋季花展,举办第五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重点抓好海心沙第24届广州园林博览会、春节花车巡游、一园一品、一园一节等花事节庆活动。
10.兴花业。大力发展花卉产业,优化花卉产业结构,打造花卉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线上、线下一体花卉营销平台,构建现代都市型花卉产业体系。
11.构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街旁绿地四级公园绿地体系。在城市中心区,形成以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为主要组成部分,小区游园、街心花园为补充的绿地格局;在城乡结合部,以郊野公园建设为主,贴近市民生活,满足就近的游憩休闲需要;在城市外围,配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森林小镇、乡村绿化美化、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保护自然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生态旅游。新增温泉、中新、花山3个森林小镇、建设森林公园2个、湿地公园1个,乡村绿化美化95个,社区公园(街心公园)10个。
12.加强生态廊道建设。建设生态景观林带40公里,新增绿道100公里,对全市已建绿道进行查漏补缺和改造提升,加强巡查维护,增强绿道文化、旅游、休闲功能。开展废弃铁路沿线绿化整治,铁道换绿道,形成带状的绿色开敞空间,探索建设高线公园。
13.加强绿色生态水网建设。推进湾咀头、白海面湿地建设,各区结合湿地规划建设湿地保护小区。积极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开展珠江口湿地红树林修复和海珠湿地红树林恢复建设。精心策划好国际湿地日等宣传教育活动,争创国际湿地城市。
14.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步伐。大力完善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建设,策划筹办2018中国森林旅游节。积极培育林业产业示范区和交易市场,争取中国林产品交易中心项目落户广州。
【记者】刘怀宇
【通讯员】穗园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