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事关公众健康!2018年与健康相关的十件事

广东卫生在线
+ 订阅

疾病预防控制 事关公众健康!2018年与健康相关的十件事在这里……

(小提示:还没订阅广东卫生在线的小伙伴们记得点击右上角进行订阅哦~)

疾病预防控制

事关公众健康

广卫君今天要跟大家聊聊

2018年与健康相关的那些事儿

疾病预防控制 事关公众健康!2018年与健康相关的十件事在这里……

2月7日,2018年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陈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疾病预防控制 事关公众健康!2018年与健康相关的十件事在这里……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陈祝生讲话

陈祝生充分肯定了2017年以来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情况,并指出我省重大疾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需要进行的各项改革任务十分艰巨。从疾控工作内部来看,基层尤其是粤东西北地区疾控机构能力弱化、人员流失,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开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同时,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结合,疾控信息化建设、数据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有待加强。

陈祝生要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疾控工作,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中心工作谋篇布局,预防为主,以规划引领各项任务指标落实,深化改革不动摇,完善疾控体系建设。

疾病预防控制 事关公众健康!2018年与健康相关的十件事在这里……

省疾控中心、省职防院、省结控中心、省皮防中心和省牙防中心对2017年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对2018年工作提出建议,广州(越秀)、深圳、珠海、韶关(南雄)、惠州就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体系建设、重点人群结核病防治、梅毒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慢性病示范区综合管理及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实施大健康策略及重点人群免费接种肺炎、流感疫苗策略内容进行了经验交流。委机关有关处室和委相关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地市卫生计生局(委)分管领导及疾控中心分管领导、疾控科科长,其他有关单位疾控工作负责人共约120人参加了会议。

广东疾病防控2017年成绩单

传染病疫情总体可控

2017年全省甲乙类传染病

发病率:346.71/10万

死亡率:0.98/10万

与2016年相比

发病率上升8.29%

死亡率下降2.36%

丙类传染病全省报告713603例

同比上升19.70%(主要增长幅度较大的是流行性腮腺炎、流感和其他感染性腹泻)

重大传染病防控成效显著

艾滋病快速增长势头有效遏制

截至2017年底

全省累计报告现住址在我省的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例:53512例

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继续位居:全国第五位

全省艾滋病检测和治疗工作不断加强

已形成覆盖全省的HIV监测检测网

艾滋病抗体检测量增长至1385.6万人次

病例随访检测率上升到93.8%

各地市及监狱、强制戒毒系统均已开展抗病毒治疗工作

2017年共免费抗病毒治疗44190人

治疗有效率为95.2%

全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增加到19个

珠海市开展的“互联网+HIV”自我检测国家试点项目取得预期效果

阳江市艾滋病疫情连续多年呈下降趋势,新发病例数排名从全省第一位下降到全省第九位

江门市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前沿阵地作用,扩大性病就诊者HIV和梅毒检测,被国家性病艾滋病中心评为“示范区优秀模式”

结核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

2017年全省共报告肺结核患者82117例

较2016年(77920例)上升了5.39%

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达到89.9%

在深圳、佛山、韶关、江门顺利启动省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试点

建立耐药监测项目信息系统,实现耐药疫情及生物学特征的动态监测

推进耐多药患者管理工作,耐多药可疑者筛查率达到65.7%,规范化治疗管理工作覆盖11个地市

加大学校结核病联防联控工作力度,强化学校结核病专项督查

结核病信息化建设逐步推进

深圳市、惠州市等地推广“互联网+DOT”、微信平台管理模式,推行远程视频下的督导服药管理和结核防控联盟病人管理。

疾病预防控制 事关公众健康!2018年与健康相关的十件事在这里……

性病、麻风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

开展淋病个案调查,选点开展淋球菌及衣原体主动监测、淋球菌耐药监测工作

梅毒综合防治示范区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效

2017年全省性病规范化建设实验室达到442个

梅毒质控实验室906个

2017年共开展麻风畸残矫治手术6例

安装及更换假肢100条

改善了麻风畸残病人的生活质量

深圳市“梅毒母婴传播综合防控策略及技术措施研究”项目获得2017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全人群麻风病患者全程管理经验获得国家和省级专家好评。

免疫规划工作深入开展

开展全省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优质化培训

开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督导检查

广州市完成2017年冷链智能化温度监控系统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为全市39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接种单位安装了疫苗冷链温度监控系统

韶关市以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100%

梅州市推广应用预防接种手机APP,开启“互联网+预防接种服务 ”时代

全省顺利实施新的脊灰免疫策略

完成脊灰野病毒株销毁和Ⅱ型脊灰疫苗相关病毒登记清册工作

省为40个县(市、区)疾控中心配备40辆运输疫苗的冷藏车

疫苗可预防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2017年全省报告AFP病例406例

连续24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麻痹病例

报告麻疹病例307例

较2016年(1265例)下降75.73%

急性乙肝病例数较去年同期下降12.15%

全省连续15年无白喉病例报告

急性乙肝、流脑、百日咳、甲肝和风疹等发病控制在较低水平

加快推进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建设工作,相关实施方案将于近期印发实施

疾病预防控制 事关公众健康!2018年与健康相关的十件事在这里……

寄生虫病和地方病防控持续推进

印发广东省地方病、血吸虫病防治“十三五”规划

完成全省春季交叉查螺工作,未查获活钉螺

顺利完成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督导

中山市和江门市新会区被确定为全省两个肝吸虫病防治试点地区之一

广州、汕头、河源、阳江、茂名市顺利通过消除疟疾省级考核

积极开展碘缺乏病监测等地方病防治项目,全省保持碘缺乏病消除状态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稳步开展

持续推进我省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创建和复审等工作

完成对6个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的初审工作

深圳市实现全市10个区国家级慢性病示范区全覆盖

印发《广东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

完成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终期评估

继续做好慢性病综合监测、伤害干预等工作

推动肿瘤登记、癌症早诊早治、心脑血管病高危筛查干预和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等项目深入实施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持续开展

截至2017年底

全省纳入管理高血压患者441.22万人

规范管理率为65.97%

纳入管理糖尿病患者145.34万人

规范管理率为65.11%

两病管理人数和规范管理率较2016年稍有下降

东莞市将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纳入2017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

江门市荣获“2017年度全国肿瘤登记特别贡献奖”和“2017年度全国肿瘤登记工作进步奖”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治有效落实

印发《广东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补偿保险实施办法(试行)》

继续推动各地加快开展精神卫生执业医师转岗师资培训

2016、2017年两年分别完成转岗培训687人831人

落实开展精神科医师培训考核工作

督导推进深圳市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

佛山市五区均相继完善了精神卫生中心设置

东莞市率先设立专职精防医生工作岗位补助津贴

截至2017年底全省登记在册的精神障碍患者为49.37万人

规范管理率86.10%

检出率4.55‰

检出率继续稳居全国第一

全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件同比显著下降

我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理工作综治考评位列全国第一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取得新进展

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工作取得新进展

指导地方调整职业病防治力量构成

印发《广东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17—2020年)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和《广东省职业病鉴定管理规定》

印发了全面实施重点职业病监测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案,重点职业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和医用辐射防护监测覆盖所有县区

开展尘肺病防治督办工作

抓好职业病诊断鉴定信访事件的安全维稳工作

环境卫生、学校卫生等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工作取得新突破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覆盖所有县区和92.38%的乡镇

制发用户水龙头水质安全状况信息公开工作指引

指导各地落实《水污染防治法》

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部署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继续开展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

推动深圳市公共场所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国家试点项目

在佛山、韶关、梅州、江门等相关市、县继续试点开展学校健康危险因素和人体生物监测

广东疾病防控的2018

2018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推进健康广东建设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施重大疾病防治“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疾控工作线长面广,时间紧、任务重。2018年全省疾控工作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卫生与健康、重大疾病防控的决策部署和任务要求,围绕强化机构体系建设、加强疫情防控、推进公共卫生创新平台建设等中心工作来谋篇布局。主要做好这十件事!

守住传染病防控底线

落实建设卫生强省要求,以提高法定报告传染病病种监测覆盖率和监测点数量等指标为抓手,落实省、市两级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监测和实验室检测工作,全力推进全省致病菌识别网建设。

强化蚊媒等病媒生物监测,科学分析掌握急性传染病发生和流行规律,及时预警和提出专家建议,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各地登革热等重点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

结合2017年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省级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今年要重点强化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提升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水平。四是强化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以2018年全国人大开展《传染病防治法》执行检查为契机,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推动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防控责任,解决制约传染病防控的体制机制及重大政策问题。

持续推进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工作

以实施《广东省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督导评估方案(2018年版)》为抓手,加大对各地预防接种工作的督导,适当开展飞行检查,督促各地深入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等相关要求,切实严格规范做好预防接种管理工作。

积极推进和规范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以及第二类疫苗预约接种服务。重点推进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工作的稳步实施。省疾控中心要高度重视,做足充分准备,做好保险方案实施的宣传、解读、技术培训等各项工作,确保方案顺利实施。各地要及时加强对实施方案的宣贯培训和组织实施。

深入推进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强化性病、麻风病防治

围绕个人对自己健康负责、全民共建共享原则,重点突出危害警示性,多形式、多途径加强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

总结综合示范区经验,优化策略,最大限度发现、治疗和规范管理感染者。

以有效控制性传播为重点,探索并尽快形成更为有效的干预措施,努力破解经性传播难题。加强分类指导,强化重点人群和示范区防治工作。尽最大努力提升检测和治疗服务覆盖率,探索开展重点人群、高危人群的自我检测。

坚持综合治理,完善防治机构,推动各级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尽职履责,更好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五要实施麻风病症状监测,科学总结梅毒示范区防治工作经验并在全省推广,扎实推进性病防治工作。

启动实施2035年终结结核病和2030年消除丙型肝炎危害两大行动

理顺结核病防治体制机制,强化“防治管”各项措施。落实属地责任,着力抓好市县两级结核病分子生物学诊断能力建设,力争今年底60%的县区具备分子生物学检测检验能力,进一步提升结核病诊疗质量控制水平。

突出加强耐多药治疗工作,推进耐多药肺结核规范化治疗管理工作,年底前各地市务必有1家开展耐多药结核病诊治的定点医院,不断提高全省耐多药肺结核发现率和纳入治疗率。

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制定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规范,抓早抓实,着力控制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

完善保障机制。协调物价、人社等部门,推动分子生物学检测项目收费标准及医保报销等政策出台,切实降低结核病患者疾病经济负担。

加强丙肝防治。按照国家的部署,规范丙肝病例报告,落实宣传教育、医院感染控制、血液核酸筛查、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等各项措施,减少丙型肝炎发生和流行传播。稳步扩大丙肝检测覆盖面,提升抗病毒治疗率和治愈率,减轻丙肝疾病负担。

强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

指导各地完善市、县、区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科室与人员配置。

加快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珠三角各地市到2020年至少有一个国家级示范区。将示范区建设与分级诊疗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主动融合,推进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强化慢性病综合监测,扎实推进慢病危险因素监测、死因监测、肿瘤登记、伤害监测等工作。

广泛推进以“三减三健”为主题的第二阶段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坚持重点人群分类指导,对儿童强调零级预防,加强幼儿园、中小学营养均衡、口腔保健等健康知识和行为方式教育,推进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行动和局部用氟、窝沟封闭等口腔保健,推广儿童口腔综合干预项目。

稳步推进精神卫生工作

继续加强精神卫生机构体系建设,推动各地完成精神卫生机构建设目标,加大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力度,积极协调省相关部门出台精神卫生从业人员岗位补助倾斜政策。

扎实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现、登记报告和随访管理。

完善健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保险机制,稳步提升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服务项目质量。

做好深圳市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推进常见精神障碍防治试点、综合管理和心理健康服务等三项省级试点工作,适时总结评估和推广成熟经验和工作模式。

宣传贯彻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促进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有序开展。

做好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控及健康危险因素对健康影响监测评估

继续维持我省碘缺乏病、疟疾、血吸虫病消除状态。组织有关市县做好水碘含量相关调查工作,完成全省所有县的人群碘营养监测,引导做好科学补碘工作。惠州、东莞、中山等地市务必要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消除疟疾复核验收。

按照务期必成的工作要求,压实责任,统筹做好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学生常见病、饮用水卫生、空气污染等健康风险因素对健康影响监测,不断巩固和提升监测评估能力。指导各地按要求做好用户水龙头水质监测信息公开工作。

深入推进职业、放射卫生工作。以实施职业病防治规划为主线,按照职责分工,做好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相关工作。指导各地继续调整职业病防治机构布局和力量构成。理顺职防专业机构、职业健康体检机构、综合医院、诊断和鉴定单位的职能分工,建立健全机构间协作机制。贯彻落实职业病诊断、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管理改革配套政策。

强化健康危险因素监测评估能力。以强基层和建高地为主线,持续提升基层健康服务核心能力。继续推进粤东、粤西饮用水卫生检测区域中心实验室建设,督促地方加快提升水质实验室检测能力。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升防控能力

加强对全省机构建设的指导。制定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政策措施。探索符合公共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做好公共卫生医生规范化培训工作。研究制定符合我省省情和资源共享要求的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标准和能力要求。指导各地强化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保障病原微生物和饮用水卫生检测能力达标,不断提升疾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预警、评估和控制能力。

继续强化核心能力建设。指导各地始终围绕“全面监测、科学评估、及时预警、有效处置、精准干预”的目标开展疾病防控核心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分析研判、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疫情处置以及突发事件应急等能力。

加强重大疾病防治科研攻关。推动公共卫生创新平台建设,务必按期按质完成45项建设任务。四是强化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包括继续实施现场流行病学、水质和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培训项目等。

加强疾控信息化建设

不断健全完善传染病疫情等信息发布常态机制,抓好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监测、分析、预警及风险评估。

推动国家专病报告信息系统与省市县三级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的互联互通。完善免疫规划等信息系统应用功能。

加强公共卫生大数据应用,提升疾病监测评估和决策管理能力。强化临床医疗与公共卫生的信息共享和大数据分析利用,完善多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疾病防控评估工作机制,探索将评估成果转化成为辅助决策、公众风险沟通、大众媒体宣传教育等公共服务产品。

切实加强信息安全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要求,保障疾控业务信息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

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的要求,驰而不息纠正“四风”。要坚持实事求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围绕年度工作重点,深入一线掌握实情,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真切了解群众和基层遇到的问题。

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狠抓工作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把蓝图变成现实,必须把雷厉风行、久久为功结合起来,一步一个脚印,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干。各地要梳理有关疾病防治效果指标体系,摸清有关工作底数,逐一逐项建立工作台账,制定详细的规划执行和重点任务落实路线图和时间表,分解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分工。

领导干部要当好施工队长,主动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打通工作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压实责任,做到到点验收。委疾控处要组织各地、各单位加强对规划进展和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并定期通报情况,通过检查手段督促各地工作落实,确保任务目标最终实现。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广东疾控事业将迎来大发展,让我们一起为建设健康广东、打造卫生强省打call,为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和“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作出新的贡献。

采写|秦 璐 通讯员|粤卫信

编辑|Henin 图片|广东省计划生育宣教中心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欢迎分享此文,让更多人了解疾控工作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