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从竟藏了一处鹭鸟天堂?探秘灯笼沙岛,发现自然大美!

顺德农讯
+ 订阅

水流潺潺,野草丛生,密林掩映,鹭鸟欢语。在佛山新城滨河景观带龙舟广场的正对面,一座小岛悠然地伫立于水中央处。这个小岛有一个朴实的名字——灯笼沙。

未来,经过进一步的生态修复工程,这座小岛将成为潭洲水道上一座美丽的景观岛。

潭洲水道上有盏狭长鱼灯

◆  ◆  ◆

珠江水浩浩荡荡,在经年累月的冲刷下,顺德支流潭洲水道上诞生了灯笼沙岛。

小岛面积约为140800平方米(211.2亩), 从高处鸟瞰,灯笼沙岛面积狭长,有如水中浮起的一盏狭长鱼灯,将宽阔的潭洲水道分隔成了南北两条航道。

从地图上看,小岛的北面为陈村镇域,岛的南面则是乐从镇佛山新城片区。

按照《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工作方案》部署,顺德区共有11个河心岛拟在今年开展生态修复,而乐从灯笼沙岛则是顺德区河心岛生态修复工作的首批试点岛屿。

废弃近20年 小岛迎来新生

◆  ◆  ◆

洪润伟是乐从镇路州村人,他平时的主要工作是巡查河道、堤围等水利设施的安全。但最近因为灯笼沙岛的生态修复任务,他近几周多次登上该岛。

“这座岛被废弃的时间已有近20年了,此前岛上还有一条环岛的小路,但由于丰水期河水冲刷,这条小路也已找不到踪影。”洪润伟这几次上岛,都是靠着自己脚踩手推,在岸边的野草密林中,踏出一条新路。

▲野生的浮莲爬上了岛

在30年前,当洪润伟还是10岁学童时,他曾与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第一次登上灯笼沙岛,参加集体烧烤活动。

美好的点滴至今仍留在洪润伟内心的深处,这让他在参与修复灯笼沙岛任务中,试图为岛上留下一些历史的印记。

▲旧码头处保留的2栋建筑物,原来是岛上烧烤场配套的2个小卖部,现已废弃。

比如岛上已废弃的旧码头处,左右各有两间约10平方米的小平房,跨过这两间小平房,则是一处烧烤场,场内还有一座小拱桥。

在修复过程中,烧烤场的锌铁棚已经清拆、硬底化路面也进行了开挖,并且覆盖上了新土,但码头处的这两间平房和烧烤场内的小拱桥则保留了下来。

▲烧烤场内拱桥原貌

原生态岛屿

野生动植物资源丰盛

◆  ◆  ◆

“这两座小平房曾是岛上的小卖部。除了附近岳步、大墩、小布的村民上岛烧烤外,此前这个岛也曾被耕户租赁过,这位耕户在岛上种养竹子。”洪润伟介绍,该岛目前过半区域为竹林所覆盖,另外岛上还有一些野生的松树、榕树、水葫芦等原生态植被。

▲竹子是灯笼沙岛的主要“住户”。

此前,曾有科考人员到灯笼沙岛上科考,该岛从东到西可以见到较为明显的生态变化层次,东侧小涌村土地大多开发种植竹子,植物种类相对单一;而西一侧土地曾开发做度假村,随后闲置多年。植物生长人为干扰很少,动植物种类较多,野生动物在科考中发现的有棕背伯劳、斑腿泛树蛙、蚱蜢亚科等多种。

“岛上目前的鸟类主要是白鹭和夜游,还有一些黄色羽毛的雀鸟,但具体数量多少,目前我们并未做统计。”洪润伟说。

▲新修建的上岛简易码头及上岛所需的木梯

事实上,灯笼沙岛的原始生态保留较好,经过国土城建水利部门的航拍数据分析,原岛上仅有少数几处被砖瓦建筑物或简易锌铁棚所覆盖。

在修复过程中,包括旧码头烧烤场在内,共有5处属于危房的砖瓦建筑物以及锌铁棚被清拆,原来硬底化的地面也重新破土进行了修复,覆盖上了新土。

工程人员还修建了一个新的木质结构简易码头,该码头距河面约高1米,整体长度约10米。

打造水利小镇

◆  ◆  ◆

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一块福地,乐从岭南水乡风貌的古村落较多,如灯笼沙岛对面的岳步、路州、小布、小涌、大墩、大罗等均有700-1000年历史。伴随佛山新城的开发,原有古村落也正在融入现代化。

为了打造美丽乡村样本,乐从镇正计划建设“碧水连珠”式的“水墨路州”;建设“白桥大罗”,打造特色沿河景观带。

同时,在美丽顺德和乡村振兴战略下,乐从镇也将依托原有的优质水网水体资源,打造水利小镇,包括新建东平湖一期等重点水利工程,打造工程景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光紧密结合的岭南特色水利风景区。

乐从也将贯彻落实“河长制”,推进英雄河、沙良河等一系列主支河流的综合整治,进一步优化水环境质量。

顺德农讯微信编辑小组

素材来源南方+、乐从镇国土城建和水利局、佛山新闻网、乐从发布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