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火箭飞向外太空,相信是不少人童年时候的幻想。而埃隆·马斯克正在慢慢把梦想变成现实。
北京时间2月7日,经历几番推迟,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火箭“重型猎鹰”在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并回收成功。
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将被写入人类历史,而其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这个现实版的“钢铁侠”,除了造特斯拉和火箭,早在几年前还建了一所神秘的学校。
“奔向星辰”
2014年,马斯克让自己的五个孩子从美国一所针对有天赋儿童的的顶尖私立学校辍学,并创建了一所名为“Ad Astra”的秘密学校。
这所秘密学校校名沿用拉丁文语“Ad Astra”,意思是“奔向星辰”。但关于这所学校的细节非常稀少。
2015年,马斯克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曾谈及这所学校。“这所学校不分年级,”马斯克说。他进一步解释说,他不想让学校成为流水作业,相反他觉得“让教育来迎合每个孩子的天赋和能力”更加有意义。他说:“有人喜欢英语或语言,有人喜欢数学,有人喜欢音乐。人各有志,各有所长。”
马斯克认为,传统教学在教授学生如何解决问题上犯了一个根本性错误。这位亿万富翁曾说:“教学的关键是让孩子们知道该如何解决问题或理解问题所在,而非认识解决问题的工具。假设你想教会别人引擎的工作原理,传统的方式是说,‘我们将教会你有关螺丝刀和扳手的所有知识。’我要做的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
马斯克认为,与其按部就班地让孩子们从螺丝刀开始学习原理,还不如直接给他们一台引擎,鼓励他们自己动手进行拆卸。相比之下,这种教学方式更加有效。
此外,马斯克在接受采访时称:“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就很不喜欢去学校。对我而言,上学就是一种折磨。”
据报道,自2015年那次采访以来,马斯克就再也没有公开谈论过Ad Astra。子女在这所学校上学的家庭同样保持沉默。Ad Astra没有公开网页、电话号码或在该校工作的教职工介绍。
但是,X Prize Foundation的董事长彼得•戴曼迪斯(Peter Diamandis)近来有幸参观了这所学校,并分享了该校的办学理念。
戴曼迪斯之所以有机会参观Ad Astra,可能是因为马斯克是X Prize的董事。
在为《赫芬顿邮报》撰写的文章中,戴曼迪斯写道:“这所学校有31个孩子,而且最多只接收31个孩子。日常教学中一以贯之的事情是和伦理及道德有关的讨论,即通过辩论每个孩子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现实情景来讨论道德问题。”
他进一步举例称:“我在Ad Astra听到一个类似‘角色扮演’的例子,在道德和伦理单元的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这种‘角色扮演’。
试想一下,湖上有一个小城镇,镇里的大部分人都在仅有的一家工厂内工作,但是这家工厂却一直在污染湖水,导致湖里的生命消失。你会怎么做?要知道,关闭工厂意味着每个人都会失去工作;不关闭工厂意味着整个湖都会被毁掉,最终湖没了。这种定期和经常性的对话或‘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可以用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
对于马斯克来说,这种伦理和道德权衡并不罕见。马斯克经常会提到,人们必须考虑科技进步的道德后果。Ad Astra学校似乎也在让该校的学生们进行这种形式的讨论。
“不要只专注于一个领域”
10月22日,马斯克来华参加2015清华管理全球论坛。在论坛上他提到,教育要让人们感觉得到看到物理之后大开眼界,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有吸引人的故事,而不是一堆公式,对他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以下根据当时现场的访谈记录整理,略有删节:
谈物理及物理教育
我觉得物理,或者说科学,更多是让你了解到世界本身的本质,我们应该问怎么样的问题,讨论宇宙的终级或者宇宙的真理,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方面。
我认为物理是一种最好的理解新生事物的方式,尤其是反直觉的事物。比方说量子力学它是非常反直觉的,大家可能认为现实上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但事实上就是这样的,很多实践证明就是出现这样的情况,极端的假设情况下是存在的。
物理之所以在反直觉的领域取得进步,就是把所有的事物拆开,拆到最本质的核心,然后你从那个地方开始思考,我想这应该说是唯一一个当你要了解新事物的时候可行的思考方法。因为通常我们一般都是类推。也就是说我们都是做别人做的事,只是做一些稍微的调整,这是一个捷径。
我是比较喜欢物理。但最大的问题是说教学方法不大对,一般是教一些公式,需要背一些公式,背这个,背那个。基本的含义并没有传达给学生,并没有教给学生,这些公式代表什么,实际当中是怎么利用的,怎么运用的。事实上这个公式表达或者描述现实的情况,这是非常非常美妙的一点,但是这个信息并没有传达给学生。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说你是要教给大家怎么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而不是怎么利用这个工具。你们可能会说把这个问题拆开,分开来看,然后再把它合在一起。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工具呢?需要一个扳手,一个螺丝钳,各种各样的工具,当你把工具拆开之后才理解这个工具用来干什么的。但是反过来,在螺丝钳上,扳手上教一个课程,这是非常糟糕的教学办法,而且很难记得住。我们大脑的演变过程其实是让我们记住对我们有关系的东西,所以你首先要创造这个东西跟你有什么关系,不然你很难记得住它。因为你觉得这个不重要的话就不会记住它,首先要确定什么重要,什么跟你有关系,因果是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自然而然的记住这些知识。
教育要让人们感觉得到看到物理之后大开眼界,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有吸引人的故事,而不是一堆公式,对他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
谈综合教育及自学
我觉得历史类的书籍不错,很有趣。历史当中能学到很多东西。有很多例子,总的来说看历史当中有趣的人物,他们经历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如何克服,这些都非常鼓舞人心。我想阅读本身就是很好的事情,你会看到很多杰出的作家。比如莎士比亚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很难有人不喜欢莎士比亚,有很多非常惊人的非常好的作品。本•富兰克林,当然还有很多其他优秀的作家,他们在正确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科幻作品突破了人的极限。是在日常场景当中超脱出去的一个场景,读起来很有趣的,会突破很多限制。很多科幻作品,都有很好的想法。我从科幻小说当中得到启发的。这些作品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你可以大胆的想象,去探索,你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过程,我们想把科幻变成现实。
多学东西是很好的事情,很多的创新都是从跨学科的理解和碰撞当中得到的,随着我们学的越来越专,我们专业细分会越来越明显,所以如果能够跨学科的来进行一些了解和学习的话,可能会有一些新的想法会让你更有创意,事实上现在对于创新来说也是有很多机会的,所以我会鼓励人们来学习尽可能多的科目,不要偏科,不要只专注于一个领域,可以学工程学,可以学文学、经济、商科等等等等。我鼓励大家对更多的事情都了解一些,了解最基本的。你可以能够在不同领域当中自由地穿梭,能够互相理解,互相解释。这会是我的一个建议。
当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我就想,我希望参与那些能够对人类未来促成积极影响的事业,我想有五大领域,包括英特网、可持续能源、去其他星球生活、基因学和人工智能,最后两个领域我觉得好像是双刃剑。其实我也算是考虑过他们,但我不可能全部参与,我后来发现我还是参与了前三项。我想参与那些对未来有大影响的领域,而不只是创造了公司或只是为了创造公司,刚开始的时候我想在一个公司工作,我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创业的。
但我发现在一个公司不可能做到时,我就创造了一个公司。我发现在我在火箭领域没有积累时,我就去自学,自学学的更快,比科班学的更快。我读很多书,跟很多人交谈。还有自己做实验、读书。有的时候书里的东西是不正确的。这个有作用的,而且学的很快,只要愿意读书,所有信息都已经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