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米饼已经走出国门,摆上了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人的餐桌

广东阳江发布
+ 订阅

备年货咯

备年货少不了阳江本土特产

而采购本土特产

市区环城南路是大多数市民的必去之地

每年临近春节,环城南路就会飘着一阵阵油香味,饼店摊档前顾客络绎不绝,油角、炒米饼、椰鱼饼、鸡仔饼都是抢手的好货。

将阳江特色年货寄往外地亲友

3日下午3时许,市民黄女士在环城南路一家饼店前选购了一大包特产,合计165元。黄女士一边试吃甜油角,一边告诉记者,自己买的这一大包特产,是准备寄给自己的闺蜜。“我闺蜜住在江西赣州,每年临近过年,我都会邮寄一些油角、炒米饼、椰鱼饼等特产给她,用最具本土特色的食品,表达自己的心意。”黄女士说。

不远处,市民李女士也挑好了两袋油角和一袋炒米饼,作为家中的年货之一。李女士从外地嫁入阳江已有20多年,已经喜欢上了阳江的本土特产,每年春节都会备些油角、炒米饼等年货。

在一家饼店里,正在卖饼的珠姐告诉记者,这家店是她的姐夫开的,销售油角、炒米饼、椰鱼饼等传统食品,每年临近春节她都要去帮忙,这一帮就10多年。珠姐回忆,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候油角、炒米饼等传统应节食品均由国有饭店制作销售,如南强饭店、江城酒店、阳江饭店等,不允许个人制作销售。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个人销售油角、炒米饼的饼店才崭露头角,制作和销售传统美食带来了新的就业渠道,帮助不少人解决了生计问题,也让一些人发家致富。

阳江炒米饼销往国外

随着时代变迁,本土特产不但没有走向没落,反而在销量上屡创新高。珠姐说,每年临近农历腊月二十五,前来购买油角、炒米饼等食品的市民就多了,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当天下午近4时,珠姐对面的一家饼店,一名小伙计坐在竹椅上捧着盒饭狼吞虎咽。询问得知,因为顾客太多,生意太忙,小伙计那时才吃上午饭。一旁正忙着给顾客打包油角的饼店老板娘吴大姐介绍,他们做饼、卖饼已有15年了,每年春节前半个月就开始忙了,这些天都是早上7时开工,晚上11时才收工,每天光油角就要卖出五六百斤。并且,为了保障春节的货源供应,该饼店还聘请了一些人手,员工数量是平时的五倍。

吴大姐家的产品已经从15年前的纯手工制作,改良为半手工半机器制作,如今产量是纯手工制作的10倍。“现在也有纯机器制作的,但制作的食品口感不如手工制作,所以馅料制作、油炸等工序我们仍坚持手工,让顾客尽量品尝到特产的原汁原味。”吴大姐说。

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除了现场售卖,网络接单邮寄产品也已经成为不少饼店的一大销售渠道。吴大姐说,10年前他们已经开始邮寄产品给客人,后来陆续开始网络接单,两年前有了微信接单,他们的产品从阳江发往全国各地。据了解,阳江的炒米饼已经走出国门,摆上了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普通人家的餐桌。

在嘈杂的喧闹声中,一家饼店老板刚放寒假的孩子也在店里帮忙,他正和奶奶在店铺内打包着刚刚出炉的椰鱼饼,技术娴熟。

来源 | 阳江日报

编辑 | 周雅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