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央视报道!为你介绍真实的急诊室医生,万万没想到...

广东卫生信息
+ 订阅

小提示:还没订阅【广东卫生信息】的小伙伴记得订阅我哦~

近段时间,气温变化,流感来袭,各类突发疾病升高,各大医院的门诊和急诊显得格外忙碌。央视记者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蹲守采访,为你讲述急诊科医生的真实故事。

“性命相托,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深夜,北大人民医院的急诊科。夜班医生张婷和同事们奋力抢救一位白血病患者。

自从来到急诊科,29岁的张婷体验到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 张婷:

说老太太血色素已经报危急值了,什么叫危急值?就是随时有可能死人的值。性命相托,他们能把性命交给你,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就在几天前,张婷刚刚经历了执业以来最黑暗的一段时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 张婷:

连续三四天,每天都要送三四个病人走(离世)。我觉得我特别无助。

张婷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这样写道:

家属激动地说医生不能理解他们。我说我们医生真的很难过,我甚至都不忍心走近你的父亲。医务工作者不是不哭不难过,只是很多时候别人看不到他们的眼泪。

“把病人抢救成功,一个家庭就不至于破裂

这一夜,急诊科共接诊了100多位患者。新的一天来临,急诊室的忙碌仍在继续。

周颖是急诊科里最年轻的护士长,清早来接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查房。

护士长 周颖:您昨天晚上又没回去休息啊?

患者家属 (88岁):没有。

护士长 周颖您这样熬不住。

患者家属 他(患者)情绪变。

爷爷:今天还抽800吗? 

护士长 周颖:对。下午听医生的,好不好? 

老爷爷:好吧。

急诊科里有很多这样八九十岁的病人,周颖像哄孩子一样哄着这些老人,也因此她和病人家属结下了特殊的感情。

刘建平的父亲因为急性胰腺炎住进了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感动了病人家属。

病人家属 刘建平:

因为我父亲住院66天,我对护士的职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然后我就跟她们同事说,给我儿子找一个合适的对象。

于是,急诊科的同事就把周颖介绍给了刘建平的儿子。

刘建平的儿子 刘想:

我们约的是西单109大厦,然后我肯定早到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 周颖:

吃完饭以后,还带我们去买书了,给我买了两本《奋斗》。

就这样,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成就了一段医患佳缘。 

病人家属 刘建平:

把周颖娶回家,是我父亲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婚后的周颖,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状况,更加成熟稳重。

护士长 周颖:怎么了,怎么了,别激动。

29床患者:十几天一点用都没有,不在这儿待了!

护士长 周颖:别激动。我找刘大夫过来好不好?

周颖耐心地等待病人发完脾气,然后心平气和地和他交流了病情。在急诊科的十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周颖从护士做到了护士长,并在工作中收获了自己的家庭幸福,这让她更加坚定当初的选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 周颖:

如果我们把病人抢救成功了,病人的生命得以延续了,这时候,可能一个家,就不至于破裂。

今天,让我们记住他们的模样

我们总记不住这些“急诊人”的模样,因为她们始终戴着口罩。很多患者,也不知道是谁挽救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每天的奋斗,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幸福,更是为了患者们的家庭幸福。  

今天,让我们记住他们的模样。

小编提醒:看完了别忘了订阅【广东卫生信息】,权威政策,健康资讯,热点新闻,一手掌握!

在下方给小编点一个哦~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