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下旬,广东省环保厅公布了《广东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17年)》,在这份报告中,广东省环保厅以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两大项指标,综合展示了全省各市的PM2.5及PM10的综合情况。并在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这项指标中,为全省21个市和地区进行了排名。
在这份排名中,汕头位列第五名。在经汕头本地多个自媒体转发后,这个排名引发了汕头网友们的关注。那汕头在空气质量上,2017年究竟有何种表现?记者在详细统计中国环保部数据中心数据时发现,在2017年,汕头全年有近350天的空气质量显示为良,即处于达标状态。换言之,2017年汕头空气的达标率高达97%,远远高于全省89.9%的平均水平。
去年有8个月全月空气达标
在《广东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17年)》中,记者看到,在空气质量上,2017年全省各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89.4%,其中优占41.6%,良占47.7%;超标天数比例为10.6%,其中轻度污染占9.0%,中度污染占1.3%,重度污染占0.3%,无严重污染。
从这份数据中可看出,2017年,广东省全省的空气质量整体处于一个较为优良的状态。而汕头的数据则远远优于全省的平均数据,中国环保部数据中心在2017年统计了汕头358天的空气质量。在358天中,汕头空气质量等级达到良及以上的天数共有246天,即2017年汕头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了97%,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从中国环保部数据中发现,按单月成绩来看,汕头的空气质量也相当不错:2017年全年12个月中,汕头有8个月全月空气质量均为达标状态。较之往年数据,这也是一个突破。
臭氧连续三年成首要污染源
2017年年初,本报也曾对汕头2016年的空气质量做出过盘点,当时文章里就指出,臭氧污染正成为汕头的最大污染源。而这种说法在2017年度的空气质量数据中,仍旧能取得数据支持。
来看一组数据:2017年全年,汕头共有12天的空气质量处于轻度污染状态,而这12天的主要污染物均为臭氧。从全年来看,在空气质量处于“良”的等级时,说明该日有某段时间的空气是处于污染状态的。在2017年汕头205个空气质量等级显示为“良”的日子里,主要污染物被标注为臭氧的时间有152天。换算下来,在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数中,以臭氧为主要污染物的天数占比为75%。如果再加上12天的轻度污染,综合算下来,汕头在2017年主要污染物被标注为臭氧的天数占全年的45%以上。
这也与全省的情况一致——监测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17年的时间跨度来看,PM2.5在全省和珠三角空气首要污染物中的占比逐年下降,臭氧占比则逐年上升。2017年全省空气首要污染物为臭氧,其次为PM2.5。这已是臭氧连续三年反超PM2.5成首要污染物。
相关资料表明,虽然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但近地面的臭氧却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污染物,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肺功能也有影响。
去年第二季度空气质量“拖后腿”
综合汕头2017年度全年空气质量数据来看,汕头空气质量最差的季度在第二季度——全年仅有的4个未全达标月里,第二季度就占了一半。
从空气质量等级被评为“优”的天数上看,第二季度的前两个月仅有12天。4、5月份空气质量表现差,与工业生产和需求回暖有一定关系——重工业、建材、涉VOCs排放行业、交通运输量增长较快,新增污染排放压力加大。
除此之外,2017年4—5月汕头气温升高,降雨偏少,日照偏多,气象条件相对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也是原因之一。
这一情况到了6月出现了大幅好转,6月降水有所增多,空气质量发生较大改善——6月全月空气质量为优,这也是2017年汕头唯一一个空气质量全优月。6月之后,汕头空气质量等级被评为“优”的天数也明显增加。
●南方日报汕头观察全媒体记者 胡克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