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全市每天有多少人往来?日均出行量哪里最大?大数据告诉你

南方+ 记者

“上下班高峰期还走九洲大道?你怕是不想回家吃饭吧。”

“这个时间去日月贝,估计能赶上音乐会的下半场。”

“宁可绕一大圈,也不想走板障山隧道。”

……

交通拥堵可以说是珠海市民日常最关心的话题了。近日,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高德地图、阿里云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用“拥堵延时指数”作为城市拥堵程度的评价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及治理效果。在《报告》公布的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排行榜中,珠海位列第22名,超过第37名的深圳

不过《报告》也显示,珠海的平均实际车速达到33.7公里/小时,快于拥堵排名更后的深圳,更远快于省会广州

珠海是否真的很堵?哪里最堵?如何破堵?针对这些问题,南方日报、南方+携手珠海市交通运输局,通过珠海市智慧交通运行管理平台的大数据分析,为你解答珠海交通现状之谜,以期寻找“破堵”之方。

全文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到底每天有多少人在珠海市内流动,他们都分布在哪?


根据珠海市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统计年鉴》,2016年末,珠海常住人口约167.53万人,对于1700平方公里的珠海而言,人口基数和人口密度都不算大。

然而,每到上、下班高峰期,在板障山隧道、前山大桥、珠海大道这些城市交通要道上,总能看到车如长龙人如织,珠海上班族们的汇成的人流,完全不似一个160多万人口的“小”城该有的模样。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半年及以上的人口。事实上,除了常住人口外,每天在珠海这座城市居住、工作、旅游或过境的人口远远不止于此。

每天到底有多少人在珠海活动?他们都分布在哪里?这成为许多珠海人心中的一个谜。

每天有320多万人在珠海逗留 

出于交通服务的需要,珠海市智慧交通运行管理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口径——交通服务人口,指的是在珠海市内出行相对活跃的人群。

根据平台的大数据分析,2017年12月,珠海全市的日均交通服务人口总量为329.3万人,接近于常住人口的2倍。也就是说,每天有329.3万人口在珠海的城市网络中流动。他们可能是在此居住、工作,也可能只是旅游或过境。

2017年12月全市分类交通服务人口日变化

在这329.3万人中,80%以上是长期在珠海居住或工作的人群,称为常规交通服务人口,他们每天在珠海市内停留的时间至少超过2小时、每个月停留的天数至少达到20天12月,这个人群的总量为271.3万,占交通人口的比重约82.4%。

其余则大多为来珠海旅游或过境的人群,他们又包括每月逗留天数小于20天的短期人口和每天逗留时长小于2小时的临时人口。

2017年12月珠海交通服务人口情况

数据显示,常规交通服务人口呈现出周五、周六离珠,周日、周一入珠的规律,在珠海工作、居住外地的人群占比较大;而短期交通服务人口则呈现出周末高于工作日的规律,来珠休闲旅游的趋势明显。

2017年12月全市常规交通服务人口入、离珠日变化

2017年12月全市短期交通服务人口总量日变

从2017年全年来看,除了1、2月因春节原因有所减少外,一年来,珠海交通服务人口总数均持续在300万以上,基本保持稳中略升的趋势。

2017年全市交通服务人口月变(单位:万人)

中心城区出行人口占比近一半

每天有大约320万人在珠海市内流动,他们的出行频次大约在770万人次/天。如2017年12月,工作日日均出行总量达到776万人次,周末也有764.9万人次。如此庞大的活动量,这些出行人群都分布在哪里?

工作日日均出行活跃度空间分布

从上图可以看出,中心城区是全市人口分布与活动的主要区域。从区域分布来看,日均出行量最大的就是由拱北、前山、香洲、上冲、吉大、新香洲等六大片区组成的中心城区。

2017年12月珠海市域各大区域客流出行统计表

以12月为例,工作日中心城区承担了珠海市域43.4%的出行;其次为斗门区,占比20.3%;之后为南湾、金湾(不含高栏港),分别占比14%、14.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栏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对较低,分别为9.2%及6.7%;横琴新区出行量占比最低,为3.7%。

出行活跃度最高的区域为中心城区、南湾,活跃度分别为2.4万、1.35万人次/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斗门区、金湾(不含高栏港)、横琴新区次之,分别为0.39万、0.3万、0.27万、0.24万人次/平方公里;高栏港活跃度最低,为0.1万人次/平方公里。

珠海中心城区各片区客流出行统计表

而在出行量最大、活跃度最高的中心城区,又以拱北片区和前山片区最为活跃,日均出行量分别达94.1万人次和84.3万人次;出行活跃度分别为6.85万人次/平方公里、7.16万人次/平方公里。

新、老香洲每日往来10万人次

除了出行量,各区域之间的交互往来情况也是衡量珠海交通人口分布和去向的一项重要指标。

全市各区之间的往来联系,63.4%与中心城区相关,中心城区为区间联系的核心区域。

全市各区域间客流交互量(工作日平均)

数据显示,12月中心城区-南湾区的出行交互达到工作日日均量32.1万人次,居首位;金湾区(不含高栏港)-斗门区的工作日日均交互量排名第二,为10.9万人次;中心城区-高新区交互量增加位居第三,为10.5万人次。

中心城区各细分区域客流交互量(工作日平均)

仅就中心城区而言,各片区出行总量排序依次为拱北片区、前山片区、香洲片区、上冲片区、吉大片区及新香洲片区。其中,区间出行比例最高为新香洲片区,与其地处中心位置相关,达65.6%;

各片区之间,新香洲片区-香洲片区的日均出行交互居首,达到10.9万人次;其次为前山片区-上冲片区,达到9.2万人次。

此外,在人流密集的拱北口岸,12月日均出入境总客流量为36.1万人次,其中工作日35.3万人,周末平均客流36.9万人。而在旅游胜地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12月周末进出景区的日平均值为3.9万人次,工作日为2.3万人次。


【预告】

“解码珠海交通”中篇

我们继续用数据告诉你

珠海是否真的很堵

哪条路是“流量王”

敬请关注

编辑 林群贤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