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玛眼科运营四年挂牌上市!深圳民营眼科进入快速发展期

南方+ 记者

2013年,来自香港的眼科名医林顺潮在深圳开设了内地首家港资独资医院——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以下称“深圳希玛眼科”)。这家医院在深“落地”四年,不仅将国际先进的治疗技术和成熟的港式服务引进内地,1月15日更是在香港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近日,北京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正式开业,这是希玛眼科于香港上市后,在内地布局的第一家医院。近两年内,希玛眼科计划在内地收购3间眼科医院,开设3间新的眼科医院,在深圳还将开设两间卫星诊所。

我国眼科市场空间大,是最具增长潜力的细分领域之一,以深圳希玛眼科为代表的深圳民营医科医院也进入快速发展期,加快中高端眼科医疗服务的布局。据悉,近年来,深圳民营眼科医院的业务成倍增长,今年深圳爱视眼科医院也将进行IPO。

名医光环加身,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建院之初,深圳希玛眼科就以港式医疗为特色营业,从香港和海外引入资历深、技术高和经验丰富的眼科专家组成医院明星团队,打造疑难眼病中心。其业务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国际水准的综合眼科服务,包括眼科保健、诊断、治疗及眼科疑难杂症的手术治疗服务,重点业务方向为中高端私人眼科服务。

作为内地首家港资医院,深圳希玛眼科的发展还是非常顺利,一般一家新医院要实现赢利需要约3年,但深圳希玛眼科开业不到10个月便实现了收支平衡。2016年,深圳希玛眼科在广东省私营眼科服务市场中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5.4%。其中,在眼科疾病治疗市场,在广东省私营眼科医院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8.7%。截至去年6月,深圳希玛眼科占总集团的收入已经达到37.2%,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在名医光环加身之下,希玛眼科在珠三角地区很快有了品牌效应。在医院接诊的患者当中,港澳病人只占很少的份额,大部分是居住在深圳本地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不少复杂眼病患者都是冲着名医林顺潮而来。据介绍,希玛眼科的医生团队38人,在过去三年,林顺潮一个人为公司就贡献了44%、46.7%、34.8%的收益。

林顺潮表示,香港医疗与国际同步,是香港核心竞争力的代表之一,希玛的医德医风是香港核心价值的体现。虽然内地已有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中山大学医学院等眼科水平领先的公立医疗机构,但仍旧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患者数量及诊疗需求。“香港医疗具有优质人才、技术资源,将在缓解内地眼科医疗资源紧张、满足患者需求、治疗疑难杂症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林顺潮说。

市场空间大,希玛眼科向全国扩张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成为日常生活标配,我国眼科医疗市场快速增长迅速。相关统计显示,我国民营眼科服务市场规模已从2012年的人民币64亿元,增加至2016年的人民币14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1.7%。业内人士预计,民营眼科服务市场规模于2021年将达人民币328亿元。未来民营医疗机构将在眼科服务市场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新一轮医疗改革中,我国民营眼科医院也迎来更多利好。比如国家卫生计生委已出台若干优惠政策帮助白内障患者通过手术治疗恢复视力,将更多眼科疾病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内,并鼓励为眼科医疗机构建立更好的基础设施,从而使大多数人可以承担及接受更优质的眼科服务。同时,民营眼科服务提供商将从诸多政府优惠政策中获益。

“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人民币26467元增至2016年的人民币33600元。总体而言,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健康意识及眼部护理意识的提高均已推动中国私营眼科服务市场的发展。”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院长林顺潮说。

庞大的眼科医疗市场,为民营眼科医院的扩张提供了机会。2017年12月29日,希玛眼科在香港正式启动IPO,由于引入马化腾、富华国际集团主席陈丽华之子赵勇、Gunther Group Limited 掌门人邢李原等基石投资者,希玛眼科被资本市场普遍看好,招股期内掀起招股热潮,超过1600多倍。2018年1月15日,希玛眼科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

上市后,有了足够资金,希玛眼科也将加快其业务扩张的版图。据悉,今明年内,希玛眼科计划在中国内地城市收购3间眼科医院,开设3间新的眼科医院,并在深圳还将开设两间卫星诊所。

1月23日,北京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正式开业,这是希玛眼科于香港上市后,在内地布局的第一家医院。林顺潮希望,希玛眼科新医院的开办,不光是为内地居民提供香港先进的眼科医疗,更想为香港其它科开个好头,鼓励更多的香港医生前往内地办医,在医疗全科方面都能为内地居民提供香港先进的医疗水平。

错位发展,民营眼科瞄准中高端服务市场

希玛眼科的上市和扩张也将带动深圳民营眼科的快速发展。据了解,另一眼科连锁医疗机构——深圳爱视眼科也计划在今年启动IPO,加快市场布局。

目前,在深圳,公立医院在眼科医疗市场仍占据主要地位。虽然只有深圳市眼科医院一家公立眼科专科医院,而民营眼科医院已经有4家,分别是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深圳爱尔眼科医院、深圳华厦眼科医院和深圳爱视眼科医院。但与公立医疗机构相比,民营眼科医疗机构在市场竞争中仍处于弱势。

记者发现,为了在眼科医疗市场竞争中分享更大的蛋糕,民营眼科医院纷纷瞄准了中高端眼科服务。据了解,与深圳希玛眼科一样,其在深圳的另外两间卫星诊同样是定位为中高端的港式私人医疗服务。

作为深圳最大的民营眼科医院,原来定位于平民消费市场的深圳爱尔眼科医院也不断拓展其中高端医疗服务。2016年,爱尔眼科的准分子手术、白内障手术和视光业务等三大业务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包括全飞秒手术在内的高端手术在屈光业务中的占比已达40%左右。这表明中国眼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只要有足够的服务和诊疗效果,中高端服务市场甚至可以超过原有的平民消费市场。

“民营眼科医院要发展,就要做公立医院不能做的。”深圳华厦眼科医院院长赵铁英说。目前,深圳公立医院提供的眼科医疗服务主要在于基本医疗服务,在高端医疗服务和为贫困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这两方面还不够,而这正是民营眼科的方向。她告诉记者,自2016年成立以来,深圳华厦眼科就引进名医和先进的医疗设备,通过名医创名院,做百年老院,为患者解决疑难杂病和提供优质的高端医疗服务的同时,也为贫困患者提供医疗救助,吸引了不少患者。

由于定位准确,华厦眼科业务量也快速增长,“2017年比2016年增长了三倍,预计2018年可以达到收支平衡并略有盈利。”深圳华厦眼科医院相关负责人透露。她表示,目前,深圳眼科市场还处于不饱和状态,随着中高端眼科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深圳民营眼科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记者】向雨航

【摄影】朱洪波

编辑 李注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