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骑行100公里叫休闲!黄埔举办首届自行车骑行派活动

南方+ 记者

28日上午8:30,“嘟——”随着发枪喇叭的持续鸣响, 2018黄埔区首届自行车骑行派活动正式开始。逾700名选手从南海神庙启程,途经广州开发区西区产业园、中新广州知识城,直抵广州科学城,全程100公里,揽尽黄埔科技生态人文之美。

这是该区2017年首届马拉松成功摘取中国田径协会铜牌赛事称号后,推出的又一全民健身特色品牌活动。

黄埔区区长、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小华说:“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是建设新黄埔的重要内容。我们希望通过举办一系列影响大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一方面宣传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另一方面让市民群众得到锻炼,把大家的精气神进一步提升起来。”他表示,今年黄埔马拉松赛还将继续举办。如果这次骑行活动反响好,明年还会举办第二届。

第一梯队时速超30公里

3小时骑完全程

活动当天恰逢冷空气南下,气温一路降到10度左右。但寒冷挡不住选手的热情。尽管本次骑行活动为非竞技比赛,限时六小时,在关门时间前抵达终点即可获得完赛证明。但还是让部分有赛事经验的骑手们摩拳擦掌,想一较高下。

当天第一位冲过终点的选手,是来自本地高校的19岁大学生梁宇平,用时约三小时。身高1米85的他酷爱骑行,两年前便加入了广州战狼车队。在冲线阶段,他充分运用冲刺技术,把速度提升到50公里/时,成功拉开与第一集团车队的距离,他说,“如果红绿灯路口没有那么多,我还可以再快一点。”

“今天的赛道很美,保障也很到位,活动非常棒!”当天一不小心冲刺拿了第二名的麦克是一名加拿大人,对骑行活动称赞连连。麦克昨天才从朋友那听说这次活动,参加骑行纯属临时起意。虽早已过了报名时间,但他仍兴冲冲地凌晨四点半起床,从中山赶赴广州,七点半准时到达南海神庙,并始终在赛道上紧紧跟着“第一集团”。他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其实我到中山工作才一周的时间,目前是一名工程师。”

事实上,在本次活动中不乏有在本地骑友圈享誉盛名的骑行车队,如“劈山组”、“广州闪电梦工厂”“广州追风骑士团”等组团登场。

“参加这个活动是休闲骑行,100公里的路程最厉害的2个半小时就可以骑完。” 广州追风骑士团的领队威哥介绍,他们车队参加这次活动的有30多名队员,最小的仅16岁。

与此同时,活动当天也有来自广州数控、香雪制药、统一企业、娃哈哈恒枫饮料等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各行各业的百余名企业高管和机关事业单位选手参加。

相比跑步等大众健身项目,自行车运动装备门槛更高。参加此次活动的专业车配置普遍价值都在万元以上,其中有将近十万元的“豪车”铁三车(铁人三项自行车)。

活动承办方负责人介绍,“选手普遍会选用公路车和山地车两个车种参加骑游赛,公路车阻力少,骑得比较轻快,不过得注意路面状况,是很多大神选手的选择;山地车稳定性高,配有避震,适合大部分骑友享受骑行。”

“今天这样的活动最受骑友欢迎”

“跟着年轻人骑,我自己也很年轻”,在短暂的补给后, 69岁的“编外骑友”何姨计划再次出发。已超过报名要求的65岁年龄上限的何姨堪称现场最高龄,但她仍计划骑着她两三千元的折叠单车完成全程。

何姨告诉记者,她退休之后就跟着广州自行车总队一起骑行,已经骑行了7、8年,最长骑行记录为150公里,“队友们都很照顾我,上桥冲坡我肯定没有年轻人快,他们都会稍微缓下等等我”。

“看,小黄车!”在一众折叠车、山地车、公路车的海洋中,记者“活捉”一名骑着共享单车前来参加活动的男选手。“我是‘跑马’的,上次‘黄马’也参加了,平时不怎么骑车,这次看到线路不错,就找了个共享单车来参加了。”尽管装备普通,但这名选手对顺利完赛信心满满。

“像今天这样的骑游活动最受大众骑友欢迎。100公里骑游的难度相当于马拉松的5-10公里,属于入门级,体验型。骑游门槛低,签到点多,配套的补给、道路指示等设施完善,让很多稍有运动基础的人都可以参与进来。” 本次活动的特邀车队广州闪电梦工厂负责人邓家强兴奋地说。

他表示,由于线路长、自行车车速较快带来的风险系数偏高等原因,很少有一线城市的政府愿意涉足自行车大众运动。其他一线城市虽然也有举办高水平的自行车赛事,但很少政府参与,面向的也是金字塔尖的高水平选手。“非常感谢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组织这次骑行活动。这不仅开了个好头,还将会影响、带动更多人参与自行车运动。”

邓家强同时大力点赞全程的服务保障,“今天骑行一路风景都很多,有警车开道,补给很好,志愿者指引很清晰。今天风这么大,工作人员都很辛苦,一路加油声不断,我们非常感动。”

观察眼

五大主题串联“四地”文化

记者了解到,根据骑行线路,主办方按照沿途景观特点,设计了五大特色主题,分别是“南海扬帆”(南海神庙至开发区路口段)、“开创大道”(开发区路口至九龙大道路段)、“知识新城”(九龙大道至中新广州知识城相关路)、“田园风光”(汤村至大涵村相关路段)、“科学之光”(科学城相关路段)。

跟随选手的骑行路线,记者梳理发现,选手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发祥地之一的南海神庙出发,途经改革开放前沿阵地、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的广州开发区发祥地西区,粤新战略合作标志性项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科技创新枢纽节点”的中新广州知识城,最后抵达广州高新区核心区、有着“华南硅谷”美称的广州科学城。

线路全程100公里,串联起南海神庙、宝能国际演艺中心、“羊城八景 萝岗香雪”的萝岗香雪公园、华峰寺、东江纵队纪念碑、中新知识城凤凰湖、“羊城新八景 科城锦绣”核心景区等地标景点,线路分布正好形似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线路。

陈小华表示,“今天的线路经过精心设计,沿途风景秀丽,产业集聚,可以一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城市更新改造后的面貌,相信选手们会感到非常新鲜。”

据介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正努力建成广州引领型全球城市的“领跑区”。本次骑行活动正是将该区在每一历史阶段的标志性景观和发展进行串联,完整回溯该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岭南文化中心地、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光辉历程。广州开发区作为全国首批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因改革而生,伴开放而长,靠创新而强。本次活动在线路规划上充分呼应了“改革风、开放潮、创新路”的主题。

活动花絮

安全保障:400名人员全程严阵以待

本次骑游活动为非竞技比赛,全程不封闭道路。活动前主办方再三强调活动规则,所有选手都需严格遵守交通法规,遇到红灯自觉停下等候。为了减少连续横跨多条车道、与社会车辆造成冲突,在线路规划时,主办方尽量安排右转线路,在需左转的路口都设计了前进再调头右转的规避方案。

为了确保当天活动顺利进行,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安排了超过400人的保障团队全程为骑行选手保驾护航。引导车、警车将沿途最右侧赛道与社会车辆相对隔开,超过250名志愿者分散在每个路口协助指引,全线六个签到点各配备三名专业医疗救援人员,四台机动救护车分散分布严阵以待,保障服务一丝不苟。

补给充足:水果饮品一应俱全

“补给很充足,很给力!”

在“知识新城”主题路段的中新广州知识城凤凰湖补给点,此时骑行路程已经过半。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名前来补给的选手,他们纷纷表示对补给非常满意。

据介绍,本次活动全程补给点仅水果就准备了1500斤。记者在凤凰湖补给点看到,香蕉、车厘子、哈密瓜、橙子等水果洗净切块码放整齐,隔壁的压缩饼干、蛋卷以及各种坚果也都供应充足。来自广东工业大学的志愿者小张说,这个供应点提供了300多斤的水果。

此外,在每个补给点也分别设有急救包、体温计和擦伤药膏等医用物品,随时应对骑手突发状况。

【记者】许可

【摄影】刘力勤

【通讯员】郭哲涵 赖伟敏

【实习生】李碗容


编辑 林双英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