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上午,参加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阳江代表团,继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
教育和人才有关问题
引起了代表们的关注和热议
省人大代表哪些观点值得我们点赞?
一起来看看
▼▼▼
应尽快推动在阳江等市建设高水平本科大学
省人大代表、致公党省委会副主委、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吴克昌说,广东发展很大问题就是不平衡,粤东西北与珠三角的差距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尤其体现在教育方面,如果教育跟不上,影响将更加深远。粤东西北地区要实现弯道超车,需要省里改变资源过度集中的趋势,引导资源往粤东西北流动。当前,全省只有包括阳江在内少数地级市没有本科学校,应尽快推动在阳江等市建设高水平本科大学。
希望省政府对欠发达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加大投入,山区教师生活补助,覆盖到山区的县(市、区)城市学校
省人大代表、阳春市第一中学校长谭元军则说,目前许多欠发达地区高中阶段收费低,生均公用经费还比不上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教学经费开支难以维持,教师人才流失较多。希望省政府对欠发达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加大投入,把对山区教师的生活补助,覆盖到山区的县(市、区)城市学校。同时,希望在教学评价激励机制、高考改革等方面,充分考虑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尽可能给予多的支持。
增加县区学位 ,统筹解决农村孩子读书新难题
来自基层的省人大代表何婉苑、李慧芳十分关心基层中小学教育问题。何婉苑说,欠发达地区的县区中小学,存在学位紧张、学生人数过多的问题,随着“二孩”入学高峰的到来,这种情况将更加严重,希望省里能够加大支持力度,尽快在欠发达地区的县区增加学位。
李慧芳说,偏远农村小学拆并后,许多学生只能到较远的墟镇或县城读书,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给农村家庭造成很大负担,希望省政府尽快统筹解决农村孩子读书新难题。
建议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本地人才回流
来自企业的省人大代表田伟光、简炜明,则对如何引进、培养、留住高端人才提出了建议。田伟光说,欠发达地区高端人才引不来、留不住,已成为制约很多企业发展的瓶颈。省里对地方有人才支持计划,但支持力度比较小。建议多出台一些普惠性政策,打破一些制度障碍,为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提供更多支持。同时,希望各级政府及主流媒体,多宣传、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三四线城市发展,为欠发达地区营造更好的人才环境。
简炜明则认为,加强对粤东西北地区人才引进扶持力度,是改变这些地区贫困面貌的有效途径和关键所在,他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粤北和东西两翼人才引进政策扶持的建议》,建议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本地人才回流;调整招商战略,把引进优秀人才放在第一位;对于粤东西北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地优秀人才;针对粤北和东西两翼民营经济相对较好的地区,实施青年企业家培养计划,通过产业留人。
当日下午,阳江代表团还召开分组会议,审查广东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审查广东省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18年预算草案。
来源 | 阳江日报
图片 | 谭文强
编辑 | 利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