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古韵华彩 彝风旖旎——凉山彝族文物荟萃展”今起在佛山市祖庙博物馆藏珍阁开幕并展出。
四川凉山是佛山对口帮扶的地方,《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规划(2016—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强生态旅游开发合作,推动两地旅游资源共享,着力在互为旅游目的地方面加强合作,要加强特色文化开发合作,依托凉山特色民族文化资源,加强两地在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合作。
此次展览同时作为“岭南文脉 品味禅城”第九届佛山(禅城)岭南年俗欢乐节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加强佛山与凉山之间文旅合作,促进文化交流,携手共同发展。
此次展览共展出文物展品110件/套,分三个单元——“古韵彝漆”“华彩彝服”“旖旎彝饰”,集中展示漆器、服饰、银饰等凉山彝族特有的文物资源,涵盖了凉山彝族特殊历史时期,不同的生产生活形态所体现出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文物特色。
▼奉上凉山彝族文物精彩图集:
◎精彩活动预览
(一)古韵华彩 彝风旖旎——凉山彝族文物荟萃展
展览时间:2018年1月25日——3月25日
展览地点:佛山市祖庙博物馆藏珍阁展厅
(二)古韵华彩 彝风旖旎——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文艺演出
演出时间:2018年2月17日—2月22日(每天两场,共十二场)
上午10:30—11:30,下午2:30—3:30
演出地点:祖庙中心舞台(双龙壁后)
◎展品知多D
彝---中国古代的青铜祭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中国彝族的统一规范的统称。既是对彝族丰衣足食、生活富足的美好祝愿,也是彝族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而多彩的表达。中国彝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人口有871万。凉山州是中国现今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彝族文化保留最完整,彝族文物最丰富的地区。凉山彝族文物又集中了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现出特有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主要集中体现在漆器、服饰、银饰等三个方面。涵盖了凉山彝族特殊历史时期,不同的生产生活形态所体现出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文物特色。
■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简介
凉山歌舞团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彝族地区建团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专业文艺团体,是四川省首批一级剧团,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品牌。凉山歌舞团六十年代曾三进中南海、四进大会堂演出,《人民日报》以“大凉山上一枝花”为题广为宣传,誉“民族歌舞,北看延边,南看凉山”。
建团近六十年来,凉山歌舞团扎根本土,深入生活,走进千里凉山村村寨寨,深得各族群众的喜爱,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风情魅力又富有丰厚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舞蹈家、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及著名编剧、编导,近百件作品获得国家和省级大奖。
凉山歌舞团从2011年10月开始每周末坚持定期举办惠民音乐会,并与文化旅游和演艺市场结合,为城市文化品质的提升不遗余力;积极开展国际国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播者曾出访英国、希腊、德国、日本、俄罗斯、马耳他、土耳其、朝鲜、阿尔巴利亚、法国、荷兰、加拿大等国;作为民族团结的使者巡演于祖国大江南北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为促进世界和平、文化交融、民族团结做出了突出贡献。数十位艺术家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共青团中央委员和省、州、市政协委员,单位曾多次被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被誉为“中国民族艺术之花”。
【记者】李晓玲
【通讯员】伍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