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分期购物行为报告发布,90后未婚男最爱分期消费

南方+ 记者

又到年终消费季,而随着消费意识的改变,分期购物这种全新的消费方式,近年来迅速普及,并成为各大主流电商标配。那么,什么人最爱分期,什么商品最适合分期?用户分期的动机有哪些?1月25日,乐信及旗下分期乐商城与苹果、欧莱雅、宝洁等十大国际知名品牌合作,发布了国内首份《2017中国分期购物行为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显示,分期购物人群呈现年轻化的特征,90后占比超过80%,且以未婚男性为主;分期商品以高客单价刚需品质消费品为主,3C商品占比最高,iPhone是分期榜单上的“头牌”。从趋势上看,分期商品正在从大件到小件转变,分期热度从一线城市到二三四线城市扩散,分期人群从低收入者向中高收入者迁移,分期频次正在从偶发性消费向经常性消费转变。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永久收入假说” ,如果要正确分析人们的消费行为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就必须严格区分两种收入:一种是暂时性收入,另一种是永久性收入。理性的消费者为了实现效应最大化,不是根据现期的暂时性收入,而是根据长期中能保持的收入水平(即永久收入)来作出消费决策。

分期购物正是建立在“永久收入假说”理论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实践,其原理与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类似,是一种更加精明的消费方式。

报告认为,当前我国正步入后工业化时期,一般性消费逐渐饱和,消费者升级换代欲望强烈。消费升级需要充沛的资金支持,但大多数年轻人的当期收入与消费需求间存在巨大“鸿沟”,而分期电商能够帮助消费者增强购买力和支付能力,完成跨期消费行为,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这是其大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以时下正在经历的春运为例,自从有了分期购票服务,年轻用户乘高铁、飞机的出行比例明显上升。分期乐商城大数据显示,今年春运期间,乘坐普客的旅客占比只有不到40%。另一个很好的例子是iPhone。在分期乐商城,每两个手机购买者中就有一个买iPhone,而从整个市场来看,iPhone的市场份额不到十分之一。

报告显示,随着信用消费观念的普及,分期领域和人群得以大大拓展。消费频率也成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分期乐商城数据显示,2015年用户平均分期次数为7.15次;2016年为10.59次;2017年上升到11.19次。

分期电商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通过“电商+金融”模式,将金融与实体经济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新零售”的典型代表。报告中称,电商平台和品牌方能够利用分期降低用户购买门槛,同时派生出免息分期、费率折扣等灵活多元的促销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电商销售额。

在专业分期商城的影响下,商品分期如今已成为各大电商标配,形成百舸争流的局面。去年双11大促期间,蚂蚁花呗、京东白条、任性付、唯品花等信用平台交易规模均有3-6倍的同比增长。

据全球领先的金融业咨询公司奥纬咨询预测,2016-2020年,以分期电商为代表的中国线上消费金融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2%,远远超过中国线上零售市场30%的年复合增长率。乐信更是享受到先发优势带来的增长红利,2017年前三季度交易规模达到313亿元,超过前三年的总和,同比增长124%。

乐信副总裁刘方表示,消费者对分期购物的热衷程度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的预期,随着中国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未来几年,国内分期购物规模还将继续走高,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

【记者】叶丹 彭颖

编辑 赵兵辉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