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下午,在珠海国际货柜码头(高栏)有限公司(下称“高栏国码”),一辆港区作业集卡(即集装箱卡车)在码头启动作业,令人惊奇的是,整个作业过程中,驾驶位上“没有人”。
这是全球首辆正式投入使用的港区作业无人集卡,由珠海港集团和西井科技合作研制完成,宣告了中国港口与中国人工智能成功结合,在港口行业历史上取得重大突破。
根据事先的作业计划,这辆集卡 “大脑”自主启动行驶程序,无人操控方向盘,却如“老司机”一般识别着周围的集装箱物体、机械设备、灯塔等物体,精准驶入龙门吊作业指定位置。
据悉,龙门吊下的外车道线宽2.82米,内车道线宽2.52米,正常的集卡车身宽度本身就达到了2.5米,即使是老司机在这条路上也要小心翼翼,尽量压着内车道线行驶。
这意味着,车辆必须自主精准停到位,才能满足龙门吊的装卸作业需求。
只见龙门吊司机将堆场的集装箱准确抓放在集卡车上,接到提箱成功的指令后,无人集卡自主驶出堆场区,选择最优路线转弯往岸桥方向驶去,最终精准地停在桥吊作业位置。
随后,桥吊司机在40米高空放下吊具,稳稳地抓起车上的集装箱至半空,再缓缓将集装箱放回车上。
在数百名来宾的见证下,全球首辆港区作业无人集卡作业第一箱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