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在潭洲村三字经文化公园举行“经典传承 美丽陈村”陈村镇三字经文化展览馆开馆暨花乡民俗文化节启动仪式。整合梳理本土的花卉、三字经、黎简、朱熹后人文化资源以及舞火龙、龙舟草艇等民俗文化项目,串珠成链,布局策划贯穿全年的“花乡民俗文化节”活动。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诗》成为我国私塾中普遍使用的启蒙读物,简称“三百千千”,对应著名的“四书五经”,俗称“启蒙小四书”。经历史学家考究,《三字经》早期一直流传于顺德乡间,内文带有一定的珠三角方言特征,作者为宋末元初的顺德陈村登洲人区适子。
为弘扬国学经典,弘扬《三字经》历史文化底蕴,调动全社会参与美丽文明村居建设。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陈村镇镇村联动,通过自筹及政府资金扶持的方式,建设了陈村镇三字经文化公园。
三字经文化公园位于陈村登洲,潭洲水道大堤的东北侧,这里自古是鱼米之乡,也是商业物流汇聚之地。三字经文化公园占地14亩,主要由三字经文化展览馆、鮀园组成。其中文化展览馆由五大部分构成:中国启蒙文化叙述、岭南启蒙文化历史、明代私塾场景、三字经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书画展览室,将打造成一个集观光、旅游、教育的文化圣地,打响地域特征文化品牌。
三字经文化公园所在的登洲原名“瀛洲”、“鮀洲”,鮀园的取名便是来自于自登洲的古称。鮀园内以传统古典建筑园林为主格调,融合了岭南的地域特色和《三字经》文化,建有宣亭、鮀亭、适子亭、文化长廊、观景台、天地庙等多个景观。
“我们将会展示不同时期的不同的《三字经》版本,从广东到全国甚至海外,不单只有区适子的版本,还要将整个《三字经》演变历程都展示出来,反映《三字经》对中国启蒙文化的影响。”陈村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广东省知名文史学者、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院陈忠烈认为,三字经文化公园的启用将成为三字经文化的传承、推广的重要载体,并有利于推动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设。
作为千年花乡,陈村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历史,有花卉、三字经、黎简、朱熹等文化品牌。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陈村将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打造优质生态、培育文化底蕴。近年来,陈村积极深挖千年花乡的历史底蕴,扶持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村居、协会文体项目:如庄头端午龙舟巡游、勒竹醒狮联谊赛、潭洲烧火龙活动、大都龙舟草艇竞赛等,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
“从今年开始,我们将搭建文化展示平台,布局策划贯穿全年的‘花乡民俗文化节’,整合梳理本土的民俗文化项目,从“单打独斗”转向“联手出击”,串珠成链,精心打造精品的传统文化盛宴,向市民呈现立体的文化陈村。”陈村镇委书记姜远国表示,下阶段,陈村还将继续传承好历史文脉,加强对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等文化遗存的保护和活化。
【记者】罗湛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