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面二孩’的放开,佛山现在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仍存在;0到3岁期间的二孩育儿成本高,但现在0-3岁早期教养支持体系方面相当薄弱;女性在生育二孩后影响就业,职业权益难以保障。”在1月16日下午,政协第十二届佛山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大会发言环节上,在市长和各部门负责人面前,佛山市政协委员、佛山市妇联代表李惠蓉的建议,说出了不少妈妈们的心声。
入园难入园贵、早教市场质量良莠不齐,是不少佛山父母最忧心的问题。不止政协委员关注,记者统计发现,在同时段召开的第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中,共有7个建议关于学前教育方面,话题包括“提升幼师待遇”“加强早教机构管理 ”“完善公办园体制”等等。
看来学前教育的确牵动了不少人的心,如何去更好解决这一问题?今天,政协委员李惠蓉将她的观察和建议放上“佛山大课堂”,但她更希望听听家长你们的好建议!送孩子去早教机构你最担心什么?入园难入园贵你有没有什么妙招?对于职场妈妈们,你们有什么苦水要吐?……欢迎大家参与评论分享你的看法~
▼下面是李惠蓉委员的建议精选
●现状:
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还存在
目前佛山各区都加大了对普惠性园的认证速度和范围,除了收费特别高的民办园,其他民办园基本上都纳入了普惠性园。但因为普惠性园认证标准宽松、激励和退出机制还不完善,对于资金使用还缺乏完善的监管制度与措施,所以有些民办普惠性园质量参差不齐,并不为群众所认可。
另外在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过程中,精力更多地放在了普惠性民办园的认定和硬件财政支持上,不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问题。长期以来,佛山幼儿园教师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待遇水平低、专业认同度较低、教师队伍的流动性高。
建议:
1、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制度,保障学前教育经费增长趋势。
2、建设高质量、广覆盖的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加强民办普惠性园的建设,二是完善小区配套托幼儿园建设,规范村集体办园。
3、稳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采取如职称奖励等奖励办法,并在保证教师工资待遇的同时,重视保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建立教科研的扶持机制。
●现状:
早期养育照料成本高,77.5%家庭有早教托育需求
调查发现,0到3岁期间的二孩育儿成本,对三成家庭来说负担沉重,需要依靠帮助或提前储备才能渡过;对于四成的家庭来说,育儿成本存在较大压力,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调查还显示,对早期教养服务有需求的家庭占77.50%,但是目前社会上托育服务主要是以市场机制运行,社会力量举办的早教机构存在鱼龙混杂,管理不顺现象。
此类机构存在多部门均可审批的情况,其中有大多数是以教育咨询、教育投资等公司名义在市场监管局(工商部门)注册的企业,也有申领办学许可证的民办教育机构。对于注册的企业,办学并不在其经营范围,部分企业随意拓展业务,造成监管缺失,安全隐患不断。目前政府在0-3岁早期教养支持体系方面相当薄弱,缺乏有力的支持政策和措施。
建议:
1、尽快出台早教机构管理办法,明确早教机构的主管部门,将早教机构审批纳入部门管理范畴,加强对早教机构规范与引导。
2、主管部门要制定严格的早教机构准入制度,对早教机构的服务对象、办学场所、环境设施、教育教学设备和用具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保障早教机构具备开办条件。事后,应经常对早教机构的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同时建立社会评价机制,及时反馈民办早教机构的服务质量,确保早教市场的健康发展。
●现状:
女性生育二孩影响就业
调查发现,69.52%的人认为生育二孩对妈妈的职业会产生负面影响。虽然我国法律对妇女职业保护有规定,但职业权益保护大多限于“抽象的”法令法规,使用人单位招聘和晋升人才时更偏向于男性,使女性就业处于更不利的地位。
另一方面是保障方式单一,缺乏系统的多样化的配套措施。上班时间刚性,保姆、早教机构费用高企,托儿所稀缺等,这些都使非公单位的二孩女性纠结,很多女性不得不放弃或暂时放弃自己的工作在家全职带孩子。
建议:
实施一些积极的就业促进措施,如对产假期间用人单位需要为女职工缴纳的社保费,政府给予用人单位一定的减免或补贴,或给予雇佣女职工较多的用人单位一定的税收优惠和优先获得贷款权,或给予促进就业平等的单位,优先获得政府采购的资格等。
你同意她的看法么?
不要犹豫了,赶紧留言评论说出你的问题和建议,一起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吧!
【记者】蓝志凌
【见习记者】黄舒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