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会太湖》《崔莺娘娘》《飞兵奇袭沙家浜》……当这些经典的传统粤剧由一群小朋友演绎会是什么样的场景?16日下午,在荔湾区粤剧艺术博物馆上演的少儿粤剧汇演,让人见识了这些“小戏骨”的魅力。
一位小演员在轻舞水袖间,节目表演的序幕正式拉开。小女生有板有眼的动作引来了观众的阵阵掌声。随后,粤剧行当中的各个角色逐一亮相,这群平均年龄不到10岁的“小戏骨”不仅表情生动,他们在舞台上别步、洗眼、单山膀、顺风旗、走圆场等粤剧中基本功的展现,更是让在座的观众不断传出叫好声。
记者了解到,本次汇演的节目主要由多宝街道三家小学詹天佑小学、西关培正小学、蒋光鼐纪念小学及一个少儿粤剧私伙局多宝小红豆提供。有80余名小朋友参加演出,最小的不足四岁,最大的也才十二岁。
“因为我妈妈很喜欢粤剧的,我也就跟着很喜欢喽。”来自詹天佑小学四年级的梁森弘今年10岁了,刚刚在《粤剧行当展示》中亮相的他穿着县官的戏服。
他告诉记者,自己从二年级就开始学习粤剧表演,两年的时间让他更喜欢粤剧这个行当了,一会儿还要和同学们一起表演《飞兵奇袭沙家浜》。“我要把粤剧传承下去,”当说这句话的时候,梁森泓稚气的小脸显得很认真。当记者问他什么是“传承”时,他说就是要把粤剧一个接一个的传授下去。
詹天佑小学粤剧培训的老师告诉记者,学校与粤剧艺术博物馆建有少儿粤剧培训基地,为感兴趣的小学生免费提供学习粤剧的机会,对他们进行唱念做打等方面的培训。她说,“我们对学习粤剧的孩子也是有一定选拔要求的,如声音、体态等方面,一般都是在三到五年级的学生。像之前就有基础的梁森弘就是我们直接招进来的。”
据悉,多宝街是粤剧传承之乡,辖内有八和会馆、銮舆堂、广州振兴粤剧基金会等,粤剧氛围浓厚。多宝小红豆是唯一由街道组织成立的少儿粤剧私伙局,三十年如一日,免费教授粤剧知识,辖内三家小学都设有粤剧培训班,学生在课余学习粤剧传统文化成为特色教育亮点。
活动现场,广州粤艺发展中心开展了赠书仪式,为每所学校赠送了少儿粤剧图书,推动粤剧艺术进校园工作。活动主办方多宝街道还给每位参演的小朋友派发了粤剧纪念邮册,鼓励学生传承传统文化。
【记者】许可
【摄影】肖雄
【通讯员】李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