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在麻涌|揭秘:大受水乡吃货欢迎的虫子是如何养殖的?

南方+ 记者

水乡人对禾虫情有独钟,喜欢它独特的口感,但读者们又知不知道禾虫是如何养殖呢?笔者打听到,麻涌镇漳澎村有一位禾虫育苗、养殖达人,据说他养殖禾虫已经15年了,而且还拥有养殖禾虫的发明专利。

今年68岁的黄自兴与禾虫结缘15年,回想起当初为什么养殖禾虫,他表示,原因真的很简单,就是想买点禾虫苗回来养。

麻涌镇漳澎村民黄自兴

2003年前后,兴叔承包了麻涌镇漳澎村一个小水塘,心想买点禾虫苗回来养殖。虾有虾种,鱼有鱼种,那禾虫也应该有,无奈的是买不到也找不到。

后来在东莞市、麻涌镇农技部门的支持下,他开始钻研禾虫幼苗育苗技术,目不识丁的他,期间遇到不少困难,每天利用工作闲暇时间研究,没想到一年后他研究成功。

他跟记者说,要想成功做成一件事,就是要不断地去努力,不要害怕失败。

兴叔的育苗基地

禾虫学名叫“疣吻沙蚕”,产于珠江三角洲,它生活在咸淡水交界处稻田的表土层里。禾虫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禾虫制成佳肴,清香鲜美,还有滋阴壮阳、健脾、暖身、祛湿等药膳功效,风味独特。由于人为过度电鱼以及过量捕捉,导致很多地方的禾虫都已经灭绝,兴叔的禾虫育种技术的发明,无疑给这一物种的继续生存带来了新的希望。

成功培育禾虫苗后,他就承包30亩地开始正式养殖禾虫。兴叔表示,目前育苗需要半个月,养到2个月左右再放到水塘继续养殖,禾虫大多需养殖一年才算成熟,一年能收成2次,主要批发给麻涌镇内的商贩。

那么禾虫平时主要吃什么的呢?禾花吗?兴叔说,由于禾虫害怕天敌雀鸟以及鱼,所以禾虫白天钻在水塘的泥巴里,晚上等退潮后再出来觅食,它主要以海藻为食物来源。

养在水塘里,为什么还说是野生呢?原来兴叔的5个鱼塘,全部都有2个出入口,方便河水进去,鱼塘的水全是活的河水,近几年麻涌镇的水质变好,也让禾虫的生存环境有了质的变化,禾虫就更加肥美鲜甜。

禾虫塘

由他坚持用放养的方式养殖,不添加饲料,所以他养殖出来的禾虫口感跟野生捕捉的并无区别,野生养殖也导致产量不高,一年收成2000斤左右。

在朋友的建议下,2006年兴叔以“一种疣吻沙蚕的培育方法”为发明名称,申请了发明专利。

兴叔与发明专利证书

禾虫有滋阴壮阳、健脾、暖身、祛湿等药膳功效,制成佳肴,风味独特,大家不妨也改善改善伙食,来个高蛋白的禾虫宴!

七彩炒禾虫

七彩炒禾虫:为了使禾虫吃起来香醇可口,在炒之前先把禾虫在油锅里爆一会,再到锅上炒熟,再配以猪肉丝、灯笼椒丝、姜葱等多种食材,口感丰富,齿颊留香。

香煎禾虫饼

香煎禾虫饼:经过香煎的禾虫,多余的水分全部蒸发掉,将禾虫和鸡蛋的精华浓缩在一起,又嫩又香!

蒸禾虫

蒸禾虫:采用钵头(陶瓷制品)来制作蒸禾虫,是因为钵头恒温性比较强,热量和水份不易散发,确保食物的原始味道。

焗禾虫

焗禾虫:蛋浆与禾虫搭配装进钵头再经慢火烤焗,既锁住食物水份,又保持香滑的口感,简直是蛋白质盛宴!

禾虫羹

禾虫羹:禾虫羮主要是用粉丝、丝瓜、陈皮、韭黄、胡椒、禾虫烹饪,煮出来的羮汤中散发禾虫的清香,原汁原味。

【记者】卢真伟 

【通讯员】麻宣

编辑 韦基礼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