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制造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推进智造转型需掌握三类核心技术

南方+ 记者

“让生产达到最高效率、最低成本、最优质量。实现了这一步,智能制造目的才真正达到。佛山企业转型的路径也要从这里切入。”13日下午,在中国制造论坛第二场全体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谭建荣为佛企的智造变革建言献策。 

他表示,现在企业利润空间很低,很多企业缺乏自主生产,就是因为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这是制造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很多企业都在向智能制造转型,但最重要的是明确路径。”谭建荣说 

为此他建议企业,转型过程中要掌握三类核心技术,即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及产品设计技术和产品制造技术。 

以下是发言节选

制造业经过数千年发展,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全球制造业发生很大变化。一是企业外部变化,过去以产品为中心现在是以市场为中心,未来还会进一步以客户为中心;二是企业内部变化,比如个性化需求带来挑战。 

同时产品生产也经历了4大变化。从批量化到定制化,从单一化到多品种,从周期长到更新快,从大众化到高端化。企业能否适应这4大变化?这是转型的关键问题。 

现在企业利润空间很低,很多企业缺乏自主生产。比如数控机床,很多行业老大开始没落,就是因为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这是制造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所以制造企业必须转型升级。这已经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大势所趋,不转型就死路一条。其实,发达国家也面临转型,出台振兴制造业战略计划。比如,美国提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强调三大优先突破技术,包括先进制造感知控制,智能制造技术平台,先进材料制造;德国则强调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 

我认为,转型升级的两个方向就是互联网和制造业。一方面,互联网离不开制造业;另一方面,互联网促进了制造业,比如电子商务加速了商品流通速度,缩短产品流通距离,电子商务不仅没有冲击制造业反而促进了制造业;此外,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互联网。 

智能制造是什么?是智能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用智能技术解决制造业问题。 

那么,智能制造转型路径是什么?我认为从三类核心技术切入,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及产品设计技术和产品制造技术。 

从人工劳动力来说,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同时知识表达也是难题。所以智能制造就是要突破这些,把知识整合起来装进知识库,让机床等机器自主选择优质加工方案,达到最高效率、最低成本、最优质量。实现了这一步,智能制造目的才真正达到,企业转型的路径也要从这里切入。 

南方+全程滚动直播2018中国制造论坛,直播链接请戳☞首届中国制造论坛直播 | 方洪波:传统模式已失效,制造业必须寻找新的赚钱能力

【记者】吴欣宁

【摄影】戴嘉信

【统筹】叶洁纯

编辑 李美萍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