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紧随4G网络、移动通讯的进步,直播悄然兴起,甚至有人将 2016 年称为视频直播元年(网络直播经济元年)。
相较视频直播最早兴起时以游戏等娱乐性内容为主,现今已出现各类专业细分领域内提供专业行业信息及资源的直播内容。而这其中,通过直播为粉丝鉴定并交易翡翠,也正迅速改变着国内传统玉器交易市场。
《视频直播里的翡翠交易》
【南都感光度原创视频】
数小时的直播中出货量超8万元10秒内完成一块翡翠的展示、叫价、下单
“这个料种水不错,100米要不要的,要的Call 1啊。”
1月3日晚上,广东肇庆四会市天光墟玉器市场内,做了一年多翡翠主播的小飞,正用飞快的语速和行话播货。一块翡翠挂件在手机镜头前出现不到10秒,就完成了展示、叫价、下单,转手交到身旁的未婚妻进行登记、打包,这是市场里300多家翡翠交易直播间中常见的10秒。
这一天,小飞和他的未婚妻在几个小时的直播中出货量突破了8万元。
当天晚上,在小飞登录的某直播平台文玩板块中,页面显示有近千名主播在进行着各种玉器、珠串等交易,其中翡翠直播占了大半个文玩直播市场。“种水指的是翡翠的品种和质地,多少米就是多少钱,粉丝相中后在屏幕上打出Call 1表示下单。”
小飞所在的四会市是中国最大的翡翠交易集散地,从业人员约15万,拥有十几家大型翡翠交易市场,占据了全国七成的市场份额。
天光墟玉器市场所在地的前身是一家美食城,香港籍老板陈伟雄看到了翡翠市场的商机,在2003年前后将美食城改造成地摊商铺,并更名为天光墟玉器市场。开业时以不收租金优惠方式吸引了附近公园里的几百家翡翠地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翡翠交易市场,占地约50亩,拥有6000多家商户。
▲凌晨三点,四会天光墟市场内开始热闹起来,一名商户扛不过困意趴在桌面上小憩。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一名主播同时使用两台手机在两个平台上做直播。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主播小飞正在做直播,目前直播间内可以同时开展两个直播号,团队成员6人。南都首席记者 陈伟斌 摄
▲1月3日22点,主播小飞和未婚妻文文一起轮流给货主播货,这一天他们的出货量达到了8万元。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小飞在直播翡翠时认识了他的未婚妻文文,文文现在成了他最得力的助手。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1月4日下午,小飞的未婚妻在直播间内整理货品,准备发往各地。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翡翠交易视频直播火爆被改变的传统玉器交易
85后的小飞原名王博,来自东北吉林,去年5月开始在天光墟市场经营自己的直播间,是一名翡翠主播,目前他已积累了60多万的粉丝,在整个四会翡翠市场中小有名气。
而在此之前,他在翡翠公司上班。2016年下半年。仍在翡翠公司上班的小飞每天奔走于市场里,敏锐地察觉到直播销售模式的利润空间,随后顺势被公司包装成翡翠主播。
刚开始做直播时,很多商户并不愿意将价格暴露在互联网上,大都持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2017年5月,翡翠交易直播经过酝酿开始真正火爆起来。与此同时,小飞离开公司自立门户,成为天光墟玉器市场几百名个体主播之一,通过直播为粉丝代购翡翠获取报酬。
天光墟玉器市场开始将一些传统商铺改造成直播间,并设置了隔音更好的玻璃房,定期举办直播培训和比赛,鼓励商户转型拥抱直播销售。越来越多的商户尝到了翡翠直播的甜头,经营好一点的直播间每日出货量都可以突破10万,优秀的主播月入数万也不在少数,天光墟里的直播间租金也慢慢水涨船高。
▲1月3日夜晚,天光墟玉器市场内,不少主播开始忙碌,夜晚一般是翡翠直播的高峰。南都首席记者 陈伟斌 摄
▲一名主播在天光墟市场的“寿司房“内做直播。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两名主播同时活跃在翡翠玉器前。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晚上9点,几名货主的小孩在小飞的直播间前玩耍。南都首席记者 陈伟斌 摄
▲凌晨两点,小飞独自一人回到直播间整理过去一天的数据,桌面上摆着七八部直播交易使用的手机设备。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结束直播后的小飞到天光墟市场里的寿司转盘直播间为粉丝淘货。南都记者 陈成效 摄
▲凌晨三点,小飞在人头攒动市场内淘货,以便第二天在直播中出售。南都首席记者 陈伟斌 摄
▲主播小飞在天光墟市场,继续给粉丝淘一些毛货,也方便第二天播货。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一人一部手机便可开展翡翠交易双向收取交易额的5%—10%为报酬
同样是80后的四会本地人钟业文,2017年初也投身到了翡翠直播行业,帮助天光墟市场建立了直播服务中心,并担任总经理。“大概是2016年6月的时候,有人在天光墟市场做了第一场翡翠直播,后来逐步发展到周边几个交易市场。”
“作为市场管理方,我们也看到了直播的市场未来,直播服务中心旗下签约的主播就有16人,这里被称为翡翠直播的黄埔军校。”钟业文对这个赞誉满心欢喜,但更让他得意的是培养出来的主播成了市场的抢手货,常被人高薪挖走。
目前在天光墟市场周边已经新建或改造出了直播街、直播园和直播城等,据市场的不完全数据统计,四会的翡翠直播间大概在500-1000家之间,按每个直播间配备主播、助理、后台等工种,相关从业人员已有几千人。而这一数量仍在不断上升,一些刚入行的翡翠主播,单身一人一部手机就可以开展交易,一般双向收取货主和粉丝交易额的5%-10%作为酬劳。
从事翡翠玉石行业超过20年的广东省玉器商会常务副会长冯国明表示,四会市翡翠直播是由全国整个玉器产业实体店、微商、电商、互联网+平台演变而来的,这个迅速发展起来的商业模式使翡翠销量大增。直播达成的交易量目前在国内和四会翡翠市场约占20%,将来这种销售模式仍会持续发展。
▲位于四会市区的天光墟玉器市场由美食城改造而来,占地约50亩,拥有6000多商户,300多个直播间。南都记者 陈成效 摄
▲1月3日晚,四会天光墟玉器市场四楼,市场方每天都举行两场直播培训,鼓励商户转型拥抱翡翠直播。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凌晨两点,四会天光墟市场内,一名主播一边做着直播一边吃宵夜,市场里不少人坚持24小时不间断直播。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午夜,四会天光墟市场内,仍有主播坚守在卡位上做直播。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1月4日零点过后,小飞拉上了直播间的卷闸,准备带领忙活一天的未婚妻和员工们一起吃宵夜。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小飞带着未婚妻和员工们在市场旁边的大排档吃宵夜。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凌晨两点半,天光墟市场内人头攒动,市场外的宵夜档也忙得不可开交。南都首席记者 陈伟斌 摄
面对市场疯狂兴起的翡翠直播,像主播小飞这样抓住机会做大规模的人并不多。相比直播带来的成功,小飞心里认为通过直播认识了未婚妻,才是他最大的收获。
今年春节,小飞将带着未婚妻回东北老家领证摆酒,然后将父母接到四会一起生活。
▲小飞和他的未婚妻在天光墟市场做了半年多的直播,目前拥有60多万粉丝,平均每天出货量近十万元,不少货主都排队上门请求帮忙播货。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本文首发于2018年1月13日《南方都市报》感光度专栏
【采写】南都首席记者 陈伟斌
【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均 陈伟斌 陈成效
【实习生】 王凯
【视频】南都记者 陈成效
【实习生】王凯 刘嘉琳
【编辑】莫津津
【策划】潘劲松
【统筹】谭伟山 陈军 陈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