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近几年的抽检结果显示,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样品抽检合格率稳中有升。与此同时,在一些领域仍然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不容忽视。如今河源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创新,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为让更多市民了解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知识,我们与市农业局联合推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列报道,带大家走进河源知名农企,看看他们是如何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你吃过来自万绿湖的鱼吗?
你了解河源人餐桌上的鱼进入市场前都经历了些什么吗?你可知道它们不仅是被精心养殖的“精致鱼”,还是经历过层层筛选的“战斗鱼”。
今天,小编带大家走进河源市和顺农业的万绿湖新港鱼排基地,一起看看河源这些鱼是怎么通过层层考验,最终走上餐桌的。
远远看去只见鱼排交互排开,74个网箱被划分得整整齐齐,水面宽阔,水质清澈,近看还可以看到水下鱼游动的身影,这就是河源市和顺农业有限公司现有的养殖基地之一——万绿湖新港基地。
河源市和顺农业有限公司是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已开发利用的养殖面积2000多亩,现有养殖基地4个,分别为岩石基地,黄沙基地,连平三角基地,万绿湖新港基地。
据介绍,该公司目前养殖的品种有:四大家鱼、罗非、叉尾鮰、彩红雕、倒刺耙等10多个品种。主要供给河源本地的各大市场,部分销往惠州、广州、深圳等地。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来自咱们万绿湖的鱼可是很受外地人欢迎的呢~接下来就带大家看看这些鱼备受欢迎的原因☞
它们是喝万绿湖水的“富养鱼”
从源头拒绝污染
1、清塘管理
由于养殖水体的底部淤泥中存在大量营养物质,而这些营养物质恰恰是病原菌的培养基,病原菌在其中会进行大量繁殖,对鱼的健康造成威胁。所以在放鱼苗之前会先进行池塘清理,通过清淤——晒塘(清淤完成后,将池塘底泥进行暴晒)——消毒、清野、除杂(用药物消灭池中的有害生物、病原和杂草)等一系列流程,确保池塘环境的干净。
2、水质管理
采取物理、化学、生物修复等方法进行水环境改良,达到控制养殖用水污染,养殖生物质量安全的目的。
3、苗种管理
从苗种的采购、繁育以及投放环节进行严格把关。除了选择优质苗种应具备的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完整、无伤和反应敏捷等必要特征外,公司还对苗种进行病原体和禁用药物残留进行检测,确保不含禁用药残留。苗种投放前严格使用国家批准的、安全的消毒剂对苗种进行消毒,并保留凭证,使鱼的来源“可追溯”。
4.饲料管理
为规避购买饲料带来的产品安全风险,公司规定采购部门只能采购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或进口登记证号)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并对所有相关购买单据进行留样,方便溯源。同时为保证安全,严禁使用鲜活饵料。
它们是定时做“体检”的鱼
1.渔药选择
严守最小剂量原则、最低危害原则,使用用于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物疾病、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促进养殖动物健康生长以及用于改善养殖水质环境的物质,同时采用的渔药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标准。
2.建立制度
建立鉴别合法渔药产品制度,严格核实安全。建立一系列详细、规范化的制度,对渔药的选择、使用方法、用量进行规范;同时建立产品检测制度,通过快速检测技术及时发现问题,迅速采取控制措施。
3.定期检查
定期将水产品、水环境送至检测部门进行安全检测。并保留完整检测记录,方便后期溯源。
河源市和顺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景峰:
我们公司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的要求去执行,我们选择鱼苗的公司,一定要具备鱼苗的生产许可证,在药品和在饲料方面的选择,我们也要求对方的公司一定要有生产许可证,在这三个环节我们要确保安全可靠。
河源市和顺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景峰:
省一级的检测机构每个季度都会来我们的养殖基地,包括水质、鱼苗,还有土壤,都会进行取样去检测,市跟县里面,也会不定期过来取样检测。我们公司制定了质量安全措施,员工严格按照措施进行生产、销售,确保各环节安全有效,我们将提供安全、优质的食品给市民大众。
(点击可查看大图)
目前,河源市和顺农业有限公司的水产品已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的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水产品备案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无公害认证中心颁发的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证书,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协助建设的水产品可追溯系统。
原来河源的一条鱼上桌之前
要经历这么多
这样的鱼,你想吃吗?
丨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
丨全媒体记者: 曾佳颖 庄灵宁 刘文浪 王杰
丨编辑:庄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