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山南海的各个镇街,一间间像玻璃房一样的读书驿站拔地而起,出现在群众的家门口。读书驿站的建立,目的在于打通公共文化服务连接基层的最后一公里,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形成阅读习惯。
南海区读书驿站管理中心后台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12月31日,南海全区共建成读书驿站137个,基本实现平均每1.9万人就拥有一个小型图书馆这一国际先进水平。2017年全年累计进馆人数超过215万人次、图书流通量接近104万册次。
“我们希望通过建立读书驿站,引导群众养成阅读习惯。”南海区图书馆读书驿站管理中心主任陈乃强说,读书驿站今年的工作重点在于提供更优质的图书馆服务和规范化管理保障,满足读者更多元化的需求,并根据镇街特色把读书驿站打造为城市文化景观。
▼南海区读书驿站名录
全民阅读的公共空间正在形成
每天中午,产业工人谢瑜妹都会迅速吃完午饭,利用午休的时间与工友一起到瀚天科技城读书驿站看书。谢瑜妹在瀚天科技城的一家助听器制造企业上班,一直以来,阅读是她打发业余时间的重要爱好。
已经组建家庭的她最喜欢在读书驿站花上半小时,阅读厨艺书与小说。在书上学习到的新菜式,她都会迫不及待地回家烹饪给家人品尝。
谢瑜妹在2006年来到南海工作,那时候南海还没有读书驿站,她的居住地周边也缺乏书店。去年,她来到瀚天科技城工作后发现园区内有读书驿站,感到很惊喜。“读书驿站给了我一个便捷的阅读空间。”她说。
同样喜欢待在瀚天科技城读书驿站的,还有供职于园区内一家物流企业的白领曾翠樱。工作日午休时她常常在此逗留,阅读侦探小说和科幻小说。休息日她还会来离家不远的读书驿站,寻找心仪的图书。
在读书驿站还没出现时,离家最近的书店也要几十分钟的车程,交通的不便让她的阅读习惯断断续续。“身边有了读书驿站之后,阅读的次数多了,涉猎的范围也广了。”曾翠樱说。
分布在南海各镇街居民小区、商业广场、街区公园、产业园区的读书驿站,由于其便捷性与公益性,群众的接受度正越来越高。
以大沥镇九龙公园站为例,由于周边环境优美、生活配套完善、人口密度高,加上群众对读书驿站的认知度高,开馆以来进馆人数在所有读书驿站中名列前茅。在去年12月,进馆人数甚至达到了17万人次,开馆6个月的时间里累计进馆人数达到了31.8万人次。
在与传统小型图书馆的对比中还发现,进入稳定运作状态的读书驿站,平均借阅率达到了232.45%,是传统小型图书馆的3倍以上,而人工维护成本减少了75%,建设成本减少70%以上。
从普惠性服务到探索精准服务
在桂城夏东小学,放学后,一批学生陆陆续续走进校园读书驿站,这里成为了他们等待家长时的一个新去处。针对校园读书驿站主要面向青少年的特点,校园读书驿站配备的图书中,60%是少儿图书。
学生马晓莹和黄嘉镁是南海第一批校园读书驿站学生馆长。“放学时,最多的一次陆续有几十位同学到驿站看书。”黄嘉镁说,平时老师也会鼓励他们到读书驿站阅读有意义的图书。
南海区读书驿站管理中心后台数据显示,读书驿站的读者中,少年儿童的比例约20%。在当下的家庭教育观念中,越来越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一部分作为父母长辈的成年读者,也经常借阅少儿图书。
随着读书驿站网点建设规模的扩大和服务的升级,南海区图书馆开始关注青少年群体的阅读需求,探索为青少年提供精准服务的模式。自2016年12月开始,南海7个镇街先后在学校或学校周边建设校园读书驿站。
目前,南海全区校园读书驿站共有46间,约占全区读书驿站总数的34%,2017年累计进馆人数达到73.8万人次,书籍流通量达38.6万册次。阅读资源的精准投放,直接反映在校园读书驿站的进馆人数上。
去年9月22日投入运营的九江沙头中心小学站,是首间引入学生管理员模式的校园驿站。截止2017年底,3个多月里累计进馆数超过2万人次,累计流通量超过1.9万册次。
同样在去年9月投入运营的狮山石碣小学站更是创造了两个“南海之最”,一是投入运营当天的进馆人数突破5千人次,成为全区读书驿站之最;二是在其对外运营第52天,累计进馆人数已达6万余人次,成为全区读书驿站同一时间段内的进馆人数之最。
今年,读书驿站建设将会投入更多资源在少儿阅读上,以儿童作为突破口引导成年人参与到阅读中来。“小孩到驿站看书一般都会带着大人,有的家庭甚至会四个大人陪伴一个孩子看书。”陈乃强说,培养儿童养成阅读习惯,相对成年人来说效果更显著。
读书驿站建设重心转向提质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部分早期建设的读书驿站面积较小,摆上书架和借阅设备后,读书驿站内的空间显得捉襟见肘。由于缺乏充足的空间,这部分读书驿站的功能局限于借还图书。
此前, 南海区文化体育局局长梁惠颜曾表示,读书驿站建设要从数量式增长阶段转入内涵式提升阶段,要更加注重高效运行管理及后续保障维护。对于人民群众越来越个性化的文化需求,争取在普惠的基础上强调精准服务,延伸服务项目,并不断探索和吸引优质社会资源,着力丰富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与品质。
“力求从空间、特色、品质上着手,打造一批精品驿站、明星驿站。”陈乃强说,今年新建读书驿站将扩大空间,读书驿站的外观与内部装潢也要进行提升,融入当地的地方文化特色,把读书驿站打造成文化景观,让读者感受当地的文化特色。
读书驿站的智能化管理水平也会进行提升,升级优化管理系统,实现对设备设施的智能监测和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和指导,保障驿站的及时有效管理。在此基础上,探索在驿站开展例如“预约图书”等创新服务。
为了优化读书驿站的使用效能,一部读书驿站管理细则也正在制定当中,其中涉及到读书驿站的更改、搬迁、调整等方面,会制定更细化的管理细则。“达到什么条件可以搬迁,如何搬迁,我们正在征求意见。”陈乃强说。
同时,南海图书馆也正在探索利用志愿服务的形式完善读书驿站管理机制。去年,南海区图书馆与学校、文化站、义工联合作推行“学生馆长”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招募了60位小学生作为首批轮值学生馆长。
接下来,还将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招募区域学生馆长。区域学生馆长将依托南海高校资源,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为群众提供阅读推广活动与公共教育活动,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阅读推广方式。
【撰文】黄逸豪 王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