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建成广东首个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清远为何能饮“头啖汤”?

南方日报

阳山是农副产品丰富的农业大县,创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对阳山产业发展、绿色崛起将有深远的影响。梁素雅 摄

2018年1月的粤北,气温骤降,清远市阳山县不少企业却热情高涨,他们收到了新年的第一份大礼。

当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获得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和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名单,“阳山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及其申报的包括阳山鸡在内的6个保护产品成功入选,意味着广东省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在阳山诞生。

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是以国家公信力为背书的现代国家品牌,获证产品拥有中国政府授权的知识产权,受到中国的法律保护和政府的行政监护,有助于产品获得国内外市场认可,并享受中国政府绿色便利通关优惠措施和进出口产品优先便捷通关,可优先进入政府采购名单,优先获得国家相关政策补贴以及金融机构的配套资金。

打造全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清远为何能饮“头啖汤”?未来阳山要如何守护这个“国字号桂冠”?示范区将如何助力当地社会生态经济发展?日前,南方日报记者深入阳山等地进行了走访。

▶▷攻品牌

农业大县“瞄准”全省首个示范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项目是由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起的一项产品保护项目,旨在通过完善的保护机制和原产地溯源管理制度,在国家行政部门的监督下,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清远自然条件优越,特色农产品质优量大,示范区的创建有条件走在全省前列,我们要喝就喝‘头啖汤’。”清远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曾在相关会议上如是说。

这个想法得到了阳山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回应。

“阳山是农业大县,农副产品丰富,创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有利于我县企业打造品牌、提高产品档次和产品附加值,推动我县农业实现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帮助农民增收,对阳山产业发展、绿色崛起将有深远的影响。”阳山县科技和农业局局长梁文锋表示。

事实上,阳山也同样具备这样的基础和条件。

在此之前,阳山已成功建设了8个供港澳农产品出口备案基地,创建了全省首个(种植类)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65个产品取得了无公害产品、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等产品质量认证。同时,阳山还是广东生态发展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

2016年,该县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在县科技和农业局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实施。2017年,创建示范区工作被纳入阳山全面实施“三个全域、两大攻坚”(全域绿色产业开发、全域文明建设、全域旅游创建,农村综合改革攻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系列行动中。

梁文锋介绍,对于创建示范区和生态原产地产品,一是靠政府发挥公共服务功能,包括出台《阳山县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加强示范区种植生产区域建设,建立完善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体系,完善示范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示范区预警通报与应急体系等内容。同时,制定出台奖补意见。

二是靠企业个体转型升级。阳山县河婆源食品有限公司是最早一批有意向、主动申请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的企业之一。创建过程中,旗下水时光产品在清远检验检疫局的指导下,进行了包括以水源地为主的环境保护和改造,完善管理、生产规章制度,加大企业和第三方的检测频率等方面的升级改造。

在实施创建过程中,经过反复筛选,具备知名度、良好声誉和原产地特征的9家企业的6个产品(食用菌、阳山鸡、晶宝梨、西洋菜、淮山、饮用水)参与申报并成功入选。示范区涉及阳山县9个乡镇,面积近4000亩。

阳山县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终评现场会。韩玫 岳俭宣 摄

▶▷尝“甜头”

品牌价值提升,增强产品竞争力

实际上,许多企业在创建过程中已经尝到“甜头”。

进入阳山县河婆源食品有限公司的水时光水厂,迎面看到的是长达近3米的企业介绍宣传板,“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原产地保护标志”即“PEOP标志”,被放大至整个板面最显眼的位置。

“我们正在和清远头号旅游项目商谈合作事宜,当产品通过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终审后,我第一时间复印了相关资料送过去,这些对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会有很大帮助。”阳山县河婆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谢治强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他的主导下,“水时光”成为全省首个获选生态原产地产品的水产品品牌。

“生态原产地产品被列入政府优先采购项目,现在很多政府机关单位都在使用我们的产品,相信未来这块的市场会有更大的突破。”谢治强透露,针对生态原产地产品的系列宣传已经正在筹划中,线下所有产品的包装均已重新设计,添加生态原产地产品标识元素。同时还将在2018年启动关于“水时光”产品获选生态原产地产品的发布会,通过网络宣传等渠道进行大量宣传推广。

“公司正在和马来西亚、澳门、新加坡等地的客户接洽,开拓更大的市场。为配合产品走出去,将加大力度推广水时光支装水。”谢治强对未来市场开拓充满信心。伴随着产品品牌的提升,预计市场份额会增加30%左右。同时,线下产品会有一定程度的提价。

同批获选生态原产地产品的还有来自阳山县江英旭峰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江英牌阳山鸡。该合作社正在搭建集直营体验馆、民宿、亲子乐园、原产地保护产品养殖区、种植区为一体的乡村游项目,预计于2018年上半年正式对外开放。

“生态原产地产品会是我们重点宣传推广内容,除了有原产地产品保护养殖区,我们在直营体验馆还将开设原产地保护产品试吃专区。”该合作社销售经理周雪花表示,随着市场美誉度的提升,江英牌阳山鸡价格将会提高2-3元/斤。

江英牌阳山鸡品牌价值的提升加快了农户脱贫致富的速度。2017年该合作社养殖户收入比上一年普遍增加5000—10000元/户。获得评定后,随着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农户对收入提升更乐观、更有信心。

▶▷守生态

实现生态示范区扩容提质

俗话说:“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及其保护产品资格有效期为3年。创建成功后,如何确保生态原产地产品后续的保护,持续符合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要求,成为当下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阳山县政府与企业默契地采取了“以攻为守”的策略。在阳山县科技和农业局会议室,“生态改善供给,生态引领未来,生态就是未来”18个绿色大字被整齐挂在一侧墙面上。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守住生态环境为底线,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容提质,我们不仅要保住示范区的品牌,还要做得更好!”梁文锋表示,建立示范区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将加大政策扶持,激发更多企业主体积极参与,把要保护的生态原产地产品向不同的领域拓展,实现示范区扩容提质,“以后的发展方向并不局限在农业领域,可能还会有工业产品。”

在阳山县河婆源食品有限公司的水时光源水属于地下深岩1200多米的自涌泉,谢治强介绍,目前已在水源地安装了17个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后续还会增加监控范围。同时,还将在水源地出水处加建一道门墙,对水源地洞口继续加大保护力度。

周雪花则开始着手江英牌阳山鸡的提纯复壮工作,“2018年,将更注重产品的原产地特征,对江英鸡的形状、毛色、体态特征控制在一定范围。”周雪花表示,这项工作至少要三年时间才能初见成效,届时江英牌阳山鸡的生态原产地特征将更加显性化。

清远检验检疫局认证监管科科长江大维透露,目前该局正在由点到面、从微观到宏观系统推进清远绿色发展,积极与清新、连州等地洽谈创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事宜,力争使清远“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数量达到3个以上,逐步打造生态原产地产品品种群。

企业宣传板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原产地保护标志”。

▶▷看长远

放大生态优势,助推“绿色崛起”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在清远市委七届五次全会上,市委书记葛长伟将“绿色生态发展”作为九个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他指出,要从全省大局、永续发展的角度谋划清远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生态振兴、绿色崛起之路。

事实上,2012年初,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清远被列为全省的生态发展区域。随后,清远市出台主体功能区考核细则,“生态”逐渐成为考核官员的重要指标。在考核指挥棒的引导下,清远开始“绿色崛起”。

在“绿色崛起”的驱动下,清远积极探索农村综合改革。通过“村民自治、基层党建、政府服务”三个重心下移、探索农村土地资源、涉农财政资金和涉农服务平台“三个整合”,走绿色农业经济之路,全市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用生态优势“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变为现实,绿水青山正蜕变成金山银山。

在近日召开的清远市委七届六次全会上,葛长伟再次强调,在主体功能区规划方面,无论南部还是北部地区,都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尤其北部地区要按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和环境要求,对各类开发活动进行严格管控,不再新建各类开发区。”

有专家认为,开展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生态与经济共生发展,是地方政府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手段;从产业发展角度,对具有原产地特征和特性的良好生态型产品实施区域化管理,可以有效带动区域内产业升级和产品质量升级。”

“如今,绿色生态发展如今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清远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其实现绿色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成全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是一个新起点,对清远山区地区发展有很大的示范意义。”该专家表示。

■延伸阅读

生态标签产品保护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是由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起的一项产品保护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原产地产品”标志是知识产权,代表一个主权国家的形象,受到国际和国家行政的保护,是促进对外贸易转型,破解技术性贸易壁垒尤其是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举措。

据悉,欧盟于1992年出台了“生态标签”体系。在亚洲,日本1988年启动了生态标志制度、韩国1992年推出了生态标签制度。

所有的“生态标志”制度,一个共同点就是确定生态原产地产品,必须是全生命周期(即生长、原材料提取、生产、加工、制造、包装、储运、使用、废弃处理等)过程中,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资源节约要求并具有原产地特征和特性的良好生态型产品。中国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的评定,采取国际上通用的评定模式,具有应有的社会地位,由国家行政部门颁证、实施保护。

可以说,获得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PEOP)标志的产品,意味着原生态、高质量,意味着取得了一个顺应时代的绿色生态通行证,将有助于提升中国生态原产地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整体形象、消费者信心、国际知名度和信誉,以及产品附加值。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韩玫

【通讯员】岳俭宣

【策划/统筹】魏金锋

编辑 刘晓维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