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他才在家中举办完一年一度的‘睦里欢乐结缘’送温暖活动,还给我们送了慰问金和慰问品,没想到今天听到消息,说他已经不在了。”日前,提到在新年前夕辞世的慈善家黄球先生,江门市新会区会城的低保户梁伯声音有些哽咽,“他一直都很关照我们。”
2017年12月30日上午,黄球在新会人民医院辞世,享年97岁。2018年1月7日,黄球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将在江门新会殡仪馆举行。
人称“球叔”的黄球是江门市新会籍旅港乡亲、知名企业家、慈善家。数十年来,他积极支持祖国、家乡发展,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参与筹建五邑大学,为江门一中、新会一中、新会华侨中学等学校捐款助学,鼎力支持广州花园酒店的建设等,为家乡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社会建设作出巨大贡献,曾获授“南粤慈善人物奖”“江门市荣誉市民”“江门慈善家”等荣誉称号。
30多年来,黄球先生心怀桑梓,情系家乡教育、医疗、养老等各项慈善事业,捐资累计超过1亿元,贡献巨大。
他先后被授予广州、江门、新会、恩平等地的“荣誉市民”称号;曾先后当选为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教育促进会副会长、江门五邑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江门市侨商总会名誉会长、新会区政协名誉主席;2008年被授予“南粤慈善人物奖”和“江门市侨联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9年被授予“江门慈善家”称号。
1 兴教助学
黄球一直为家乡的公益事业出钱出力,特别是在教育领域。1983年底,江门市政府决定筹建五邑大学,时任五邑大学筹建办公室主任的冯荣兆说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冯荣兆告诉记者:“江门提出办五邑大学时,在香港成立筹办委员会,黄球第一个响应,当即表示捐钱,带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他对筹建五邑大学起到很大作用。”
1984年,时任江门市委书记黎子流一行从澳门到香港,宣传筹办五邑大学。正当大家尚在观望时,球叔立即带头写下支票。之后,香港成立“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响应筹建五邑大学委员会”,黄球当副主任,他多方引荐,成效卓著。
在五邑大学筹建新会楼时,球叔又是筹款主力,并把建楼余款在香港买了一处住宅送给五邑大学作为驻港办事处,好让大学人员赴港时有个落脚点。之后,五邑大学基金会有限公司成立,球叔又带头捐款100万元,荣任董事会副主席。“五邑大学成立十周年时,伍舜德先生倡议建‘十友楼’(国际会议中心),球叔再捐款100万港元。”冯荣兆说,“对五邑大学,先生可谓尽心尽力。”
有人说,如果把他对各间学校的捐赠集中起来,足可以新建一间颇具规模的学校,再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那样可以更加功名显赫!
但球叔曾这样对身边的人说:“我只是想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穿针引线,搭桥铺路,发动更多海外侨胞回来捐资办学,集腋成裘、造福桑梓。”
2 家国情怀
广州花园酒店的建设,见证了黄球的家国情怀。
20世纪80年代初,国务院侨办主任廖承志以及广东省的领导希望广州建一座五星级新酒店。新会乡亲、香港知名人士利铭泽先生伉俪应邀赴京,在廖承志陪同下受到邓小平接见,深受鼓舞,欣然答应回港筹措。
利铭泽的想法首先得到球叔的鼎力支持。后来,利铭泽先生成功召集到28位香港知名人士共同投资兴建广州花园酒店。球叔与几位大股东各出资1050万港元。
不料,利铭泽先生于1983年逝世,董事会的工作重担便落在黄球肩上。为了建好广州花园酒店,球叔奔波港穗两地,深入工地了解工程情况,帮助解决许多困难。花园酒店终于在1985年建成,被誉为改革开放的硕果、中外合作的典范。
【文图】严建广
【编辑】龚春辉
【校对】叶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