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元旦长假期间,16岁的曲靖女生在吃鸡的时候,被鸡骨头卡住喉咙,引发动脉大出血,医药费花了30多万元。
每逢节假日,胡吃海喝肯定少不了,气管异物也正是高发期。专家表示,多数气管异物发生在节假日,异物进入气管及支气管后多发生剧烈的呛咳、憋气和恶心,较大的异物可引起窒息死亡,较小的异物进入支气管可引起肺气肿,时间较长的异物可引起肺部感染。
鸡骨卡喉,动脉大出血差点丧命
据媒体报道,16岁的曲靖女生小芳(化名)在吃鸡的时候,被鸡骨头卡在了喉咙,后经用力吞咽后就没再理会。谁知过了几天出现发烧感染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
小芳家属介绍说,小芳在吃鸡的过程中,曾被异物卡在喉咙,几天后出现了发烧感染症状。被送到当地医院检查后发现,小芳食道第二狭窄处竟然有一根1.5厘米的鸡骨头横向嵌在食道,并且刺破食管,食管两侧黏膜溃烂。当地医院无法处理,不得不紧急送至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救治。
医务人员发现,鸡骨头刺破食管的位置非常接近胸主动脉,若不及时手术,鸡骨头随时有可能刺破主动脉,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消化内科随即为小芳开通了绿色通道。“女孩刚进手术室鸡骨头就刺破主动脉,出现了大出血,人马上就休克了。”医生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仍心有余悸,“幸运的是,医务人员反应很快,一边为其输血一边抢救,最终成功用覆膜支架堵住了血管漏洞,将其抢救了回来。”医生表示,由于过了几天才送医,仅仅是医药费,小芳家里就花了3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后续的康复治疗。
节假日气管异物最频繁
“根据病例统计,多数气管异物发生在节假日。”清远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陈翠芳介绍说,气管异物基本上都是吃出来的,一是吞咽食物时不小心,导致异物堵住了,二是节假日大人忙于聚会,反而没怎么顾及到小孩,导致小孩乱吃小物体,导致气管异物产生。
据她介绍,此前清远一位80多岁老阿婆,牙齿已经全部脱落,吃饭时不小心把骨头吞进去卡在食道里。因为不想麻烦子女,她没有告知儿女,自己通过吞食肉块想把骨头推下去,结果,不仅没有把骨头推进胃里,食道的肉碎被误吸到气管,造成气管食管异物,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差点窒息。
据了解,食管异物及气管异物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各个年龄段的特点又各不一样,比如说,儿童多因饮食不慎误咽异物,如鱼刺、鸡骨,或小儿磨牙发育不全,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囫囵吞咽;或口中含物玩耍,如硬币、瓶盖,异物暂时停留或嵌顿于食管引起;老年人因牙齿脱落或使用假牙,咀嚼功能差,口内感觉欠灵敏,食道口较松弛,易误吞异物。成年人多因进食时嬉闹、匆忙、注意力不集中引起。
据了解,食管异物发生后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吞咽疼痛,较大的食道异物可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如不及时就诊可引起食道炎、食道穿孔、纵隔感染、大血管破溃等危及生命,食管异物一经确诊即需用食管镜取出异物,若异物嵌入食管壁内或穿出食管外,应进行外科手术取出。
而异物进入气管及支气管后多发生剧烈的呛咳、憋气和恶心,较大的异物可引起窒息死亡,较小的异物进入支气管可引起肺不张、肺气肿,时间较长的异物可引起肺部感染。若异物正好卡在声门处,或声门下方,在食道里把整个气管堵满了,人就等于没法呼吸了,此时就会发生窒息,窒息5分钟,就有可能出现脑死亡。
小心儿童“危”从口入
此前,小孩丽丽(化名)只有4岁,当天晚上独自一人将橡胶哨子含在嘴里把玩,一不小心将哨子吞了下去。“糟了,哨子不见了。”眼见哨子被丽丽吞下去,父母双方肯定是气管被异物卡住。经诊断,丽丽呼吸时发出较大声音,医生听诊有拍击声,建议患者进行喉镜检查,但是患者家属强烈要求行CT检查。
经验丰富的护士长一听说患者去做CT,赶紧打电话说服了患者家属放弃做CT检查,改做喉镜检查。在做喉镜过程中,发现患儿果然出现窒息,立即通知医生把患儿送入手术室进行手术,医护人员接到急诊气管异物手术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一边吸氧,确保患儿血氧饱和度,一边准备手术,三个麻醉师同时保驾护航。四五个护士分工合作,四个耳鼻喉科医生配合手术,终于从声门下成功取出一长约2cm的哨子,患儿的血氧也上来了,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
“幸好口哨是中空的,否则孩子早就窒息而亡了。”医生介绍说,事发当晚,家属没有将孩子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而是延迟至第二天上午才开始进行手术,“一旦气管被异物卡住,要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立即送往医院及时抢救。”
据了解,儿童的磨牙发育不全,不能细嚼食物;儿童喜欢将物体或玩具放入口中玩耍;爱哭、爱笑、爱闹,进食时喜欢边吃边玩;咳嗽反射不健全等,这些均可造成气管异物。
医生提醒,年轻父母要当心微小物品对宝宝的伤害,如纽扣、硬币、别针、糖豆、玻璃球等小物品,一定要避免宝宝吞食入口。特别要注意宝宝爬行的地面上是否掉有小物品,如果有要及时收起来。尤其值得留意的是,给宝宝喂食有核的水果时,如枣、山楂等,要特别当心,应先把核取出后再喂食;另外,还应对玩具进行仔细检查,看看玩具的零部件有无松动或掉下来的可能。家长最好不要给小朋友吃瓜子、花生等坚果类食物,因为坚果类食物很容易卡住气管,“并不是每个气管异物的孩子都会这么幸运,到鬼门关了还能拉回来”。
防护有招,掌握急救法
医生表示,食管及气管异物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避免给3—5岁以下小儿吃花生、瓜子、豆类食物和能够进入口中、鼻孔的小玩具,也最好不要喂果冻。第二:教育儿童不要口中含物玩耍,如发现,应好言劝说,使其吐出,不能用手指强行掏取,以免引起哭闹吸入气道。第三:进食不宜过快,尤其吃带骨刺类食物时,不宜饭菜同口而咽,要细咀嚼将骨刺吐出,以防误咽。进食时不要嬉笑、哭闹、打骂,以免深吸气时将异物误吸入气道。婴幼儿最好在家长的照看下进食。第四:成年人或者老人进食时要细嚼慢咽。
一旦发生小儿气管异物,家长应把孩子抱起来,放在自己胸前,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让其脸朝下,趴在家长膝盖上。此时,家长可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如果异物还没出来,可以把孩子翻过来,面对家长,将手指并拢在孩子胸部下半段按压1—5次。对于稍大的孩子,家长可从背后抱住,双手互握,放在其腹部正中,然后突然向上用力压迫腹部,使一股气流猛然从气道冲出,有助排出异物。上述方法是世界通用的“海氏急救法”。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给孩子急救的同时,最好拨打120。最后无论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最好都到医院检查一下。医生特别强调,如果不小心被鱼刺卡到,很多人喜欢用土办法急救,像喝醋、吞饭团、吞馒头、吞菜、大量喝水等,都想用“吞”的动作,把鱼刺逼下去。其实,“吞”这个动作最要不得!卡到鱼刺后要停止一切吞咽饮食,连水都不要喝,放松咽喉。医生建议,可以用手指抠一下喉咙,产生恶心呕吐感,让鱼刺吐出来。这里有一个前提是,你确定吞下去的是小的软的鱼刺。这种表浅的咽部异物,有时可通过唾液和呕吐物排出。但如果吞下去的是大的鱼刺,一定要赶快去医院就诊。“夹取鱼刺需要一定的技术,建议大家不要自己取刺,尽量及时就医。”
链接
宝宝被异特卡住如何急救?
异物被吸入喉室内,会因为刺激黏膜而产生剧烈呛咳、气急等症状,继而出现喉鸣、吸气时呼吸困难、声嘶等表现,家长要注意宝宝的不适症状以便急救。如果异物堵塞声门,就可能引起喉痉挛,可出现口唇、指甲青紫,面色苍白等缺氧症状,严重者会在数分钟内因窒息缺氧而死亡。
发现宝宝被异物卡住,应该先让患儿俯卧在两腿间,头低脚高,然后用手掌适当用力在患儿的两肩胛骨间拍击4次。拍背不见效,可让患儿背贴于救护者的腿上,然后用两手食指和中指用力向后、向上挤压宝宝中上腹部,压后即放松,可重复几次。或使用催吐法,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此法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若上述方法未能奏效,则应立即将患者送医院急救,在喉镜或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切不可拖延。呼吸停止的要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以期为抢救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