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乳源瑶族文化开启数字化保护进程

韶关民声网
+ 订阅

连日来,韶关乳源瑶族语言文化典藏课题项目工作组冒着严寒,针对瑶族房屋建筑、瑶族服饰以及瑶族习俗等项目内容,深入到必背、东坪、游溪等瑶族乡镇及平原镇部分迁移点开展瑶族语言文化工程保护调研和记录工作。该课题项目将在南岭瑶族文化资源多媒体数据资源库的基础上,推动乳源瑶族文化数字化抢救保存工作的全面开展。

据了解,2016年,乳源县文广新局与省文化厅文化艺术信息中心合作,建成了南岭瑶族文化资源多媒体资源库,并对瑶族文化资源做了丰富的资源搜集及信息储备,为推进瑶族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奠定了基础。2017年6月,《瑶族语言文化典藏课题》成功申报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重点项目《中国方言文化典藏》,是全国目前25个典藏课题之一,该课题调查点就定在乳源。课题内容包括房屋建筑、日常用具、服饰、饮食、农工百艺、日常活动、婚育丧葬、节日和说唱表演等九项内容,这些内容最终将以词条及词条解说、照片、文化录像以及词条记音等形式数字化呈现,全面展示乳源瑶族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文化内容。这一成功申报,标志着乳源瑶族文化保护工作开启了全面数字化整体抢救保护进程。

该课题项目得到了乳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了教育、文化、民族宗教、档案及瑶族乡镇等单位骨干组成项目工作组。据初步统计,自项目正式启动以来,项目组共收集词条1500余条,超额完成900多条词条搜集任务,拍摄图片收集整理450余张,完成了30%的任务。同时,项目组还对瑶族婚礼、拜盘王等民俗活动进行了全程摄录。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