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破!这群癌症专家找到了“吞噬血液”的元凶

南方+ 记者

从骨髓、脾脏或淋巴结取出病变组织,将其放在特制仪器下观察,竟发现存在“吞噬血液”的现象。

这不是影视画面,是临床上肿瘤专家活检得出的结果——噬血综合征。

1月2日,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获悉,中山大学教授刘强、黄慧强联同大连医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研究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NK/T细胞淋巴瘤中常见致死性并发症——“噬血综合征“的发病新机制,并研究控制“噬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方法。研究成果于2018年1月1日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杂志《Nature Medicine》上。

致命的噬血综合征

“在领域内,这一研究结果是轰动性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副主任黄慧强说。

在传统认知上,确诊噬血综合征等于走上不归路。黄慧强表示,噬血综合征来势汹汹,夺人性命毫不留情。一旦确诊,患者不到2个月,就要面临死亡。

中山大学肿瘤防止治中心内科副主任黄慧强教授应邀出席美国T细胞会议演讲

“噬血综合征”是以过度炎症反应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原发性(家族性)和获得性(感染以及恶性肿瘤等原因)两种类型。临床表现为高热、黄疸、血小板和白细胞锐减以及多器官衰竭。

部分恶性肿瘤发展到中晚期,会产生噬血综合征的并发症。其中属NK/T细胞淋巴瘤是最易产生“噬血”现象。“NK/T细胞淋巴瘤”全称为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在中国发病率较高,在所有淋巴瘤亚型中比例可达6%,因此中国的NKT淋巴瘤比例在全球各国最高。黄慧强介绍,早期的NK/T细胞淋巴瘤治疗效果好,经放化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70%-80%。但晚期患者愈后效果差,5年生存率仅为7%-31%,且易发生噬血综合征。

面对如此“洪水猛兽”,临床专家想尽一切办法来制服它。但由于NK/T细胞淋巴瘤合并“噬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研究进程缓慢。

找到“吞噬血液”的“元凶”

为了解噬血综合征的“庐山真面目”,2010年起,黄慧强临床团队联合刘强教授团队,选取88例NK/T细胞淋巴瘤病人样本,耗时7年,终于找到“吞噬血液”的“元凶”。

中山大学刘强教授

研究发现,在88例样本中, 17例样品的ECSIT(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Signaling Intermediate in Toll pathways)基因存在V140A的突变,即由第140位缬氨酸(Val)突变为丙氨酸(Ala)。经过动物实验研究,团队下了个假设——肿瘤细胞的ECSIT基因V140A突变导致肿瘤细胞的NF-κB 信号通路持续激活,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黄慧强解释,该基因点突变如手枪扳机。一旦启动,就会激活肿瘤细胞的信号通路,随之分泌出大量炎症因子,进一步刺激肿瘤周围巨噬细胞并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形成了一场“细胞因子风暴”。若风暴突袭,病患就出现高热、黄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一步步接近死亡。

找准发病元凶, 下一步便是想方设法地让“元凶”保持休眠状态,不让出来“祸害”病患。实验室研究发现地塞米松和沙利度胺的联合用药产生协同作用,能有效抑制ECSIT V140A突变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药物治疗关键在于切断肿瘤细胞的NF-κB信号通路,让炎症因子不会出现过多释放。 

黄慧强表示,他们曾在2例NK/T细胞淋巴瘤合并“噬血综合征”的病人身上,试用了包含有地塞米松和沙利度胺的药物治疗方案,获得了一定的临床经验。“这一药物治疗方案将对其他疾病引起的噬血综合征会有借鉴意义。”黄慧强说

未来,研究将以改良药物治疗方案为目标。临床团队将进一步深入探讨。往后,他们联合实验室团队考虑研发出NK/T细胞淋巴瘤合并“噬血综合征”的试剂盒,这将帮助临床医生更快区分高危患者,尽早干预治疗,为个性化治疗奠定基础。

【见习记者】黄锦辉

【通讯员】黄金娟 余广彪 杨森

【校对】李冠洁

编辑 丁晓然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