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航母

南方法治报
+ 订阅

“辽宁舰”停泊在香港海面。周晓辉 摄

祖国的航母,很久以来,一直在我的梦中,如海浪起伏,时隐时现,由朦胧至清晰。真没想到,我65岁这年梦圆香港。2017年7月10日,经过前后一连串失望与希望的更替,我如梦幻般登上了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抚今追昔,如浪如云……

记忆的延伸

航空母舰进入我的记忆最初来自孩童时玩的海战棋,在双方暗战中,“母舰”能吃掉“巡洋舰”、“驱逐舰”、“扫雷舰”等军舰,是最厉害的“舰王”。那时从广播和大人口中听到的都是美国称霸海上的航空母舰。咱们怎么没有呢?

本文作者(左一)与南海舰队海军士兵在广州珠江边留影。(1974年8月) 周仲春 摄

我从广州到海南岛当知青时,想当海军惜未能如愿。一次回广州探亲,到黄埔长洲岛海军基地,登上参加过著名的“西沙海战”的一艘弹痕累累的军舰,耳闻目睹小型舰艇近战快战的战术伴随我军一往无前、克敌制胜的战斗精神。那天与同行的海军士兵合影之后,我还借穿一套水兵服照相,犹如圆了心中的“海军梦”。回城在广东省政法学校公安专业读书期间,我和同学到黄埔造船厂“学工”,一起加入工人们制造小型炮艇和小型鱼雷潜艇的行列中……

青春岁月如流。蓦然回首那个年代,我梦中也只能有“威风的海军”和“神速的快艇”,难以寻觅航母的身影。

真正燃起航母梦是在11年前。2006年我到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参加“晋升警监”学习,第一次听到国防大学教授来授课时内部透露:“我国正在建造航空母舰”。这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啊!振奋之余,期盼之心日增。

后来才知,一位名叫徐增平的香港爱国商人以建海上娱乐场为名,于1998年买下乌克兰的航母半成品“瓦良格号”,经过4年艰险与曲折的历程,将其拖行到祖国大连港。2005年4月,这艘“废旧的航空母舰平台”终于进入大连造船厂,由政府接管实行改造。2012年9月25日,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海军。太传奇了!此时,举世瞩目的祖国航母,不仅成为我心目中值得自豪的高大偶像,也是酷爱摄影的我梦寐以求的拍摄对象。

逐梦航母的情愫从我退休后渐渐加强。2014年3月,我回阔别40载的山东沂南老家重走父亲当年抗战之路,并经青岛探望亲戚。从海鸥翱翔的海湾边,遥望远方停泊在母港的“辽宁舰”,那隐约可见的舰岛顶端充满着神秘感,深深吸引着我的目光。

难忘2015年9月3日,我有幸进入天安门广场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当航母舰载机歼-15从头顶呼啸而过时,我紧握相机追拍着威风凛凛的战机梯队。此刻,我的航母梦已飞上蓝天。现场气氛激动人心,令我浮想联翩:告慰沂蒙抗战老八路、我的老父亲和老岳父,人民军队日益强大!告慰曾任海军将领的父亲老战友,您工作过的海边已经停泊着咱们的航空母舰!开国将士们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欣喜万分!

香港逐梦,同胞情深

2017年6月30日上午,当我从网上获悉“辽宁舰航母编队将在跨区训练期间赴香港,参加解放军进驻香港20周年的庆祝活动”,顿时兴奋起来。我要去香港看航母!当天下午就赶去办好了我和妻子的往来香港签注。

经与在香港工作的老知青朋友梁兄联系得知,“辽宁舰”将于7月7日抵达香港,随后两天供市民上舰参观,实名制公开派发2000张航母参观劵。史无前例啊!香港市民翘首以盼,通宵达旦排队等候领票。

九十六岁香港同胞为本文作者排队领取的航母参观券。周晓辉 摄

67岁的梁兄竟然带着96岁的母亲,凌晨4时赶去驻港部队军营排队。梁兄领了票,老母亲因年纪大谢绝登舰参观,但允许用其孙子的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领一张航母参观劵。这是帮我领的票啊!得知此情景,一股暖流直涌心头,如今想起,仍令我感动落泪!但是参观劵编号与身份证号捆绑,参观时须核查,这使我高兴过后又感失望。

尽管登舰希望渺茫,一睹航母真容的渴望还是促使我奔赴香港。7月7日是星期五,傍晚时分我与妻子乘坐广九直通车启程赴港。一出红磡站,梁兄就把次日的航母参观劵递给我,只见参观须知里明确规定“一人一券,不得转让他人”。经反复权衡,我还是决定放弃,让梁兄与其儿子同往参观。

第二天,我与妻子去参加了昂船洲海军军营和石岗空军军营开放日活动。当晚,梁兄告知他参观“辽宁舰”时只允许用手机拍摄,并将那张最终没用上的参观券送我作纪念。我动情地说:“这张航母票代表了您和老母亲的一片心意,我收下珍藏!”得知市民两天参观后,另有一天安排团体参观,我即上街选购了一部1600万像素的新手机,准备当相机备用。

经多方打听,结果是“没听说有航母团体参观票”“即使有估计也是要香港居民身份证”,这令我再度失望。妻子须上班先返穗后,我决定借团体参观之日再寻机会,几位热心的香港朋友都鼓励支持我“搏一搏”。

奔航母一波三折

7月10日(星期一)上午8时30分,我提前赶到中环10号码头,与准备陪同作证明人的梁兄会合。只见一队又一队身着陆海空军装的解放军官兵步入码头。“辽宁舰”锚泊在青衣岛外的海面上,参观人员需要从这个码头乘坐驳船前往。

进码头前需经过两道查票关,穿着统一黑色制服的工作人员守在入口旁。我递上参观券,工作人员看后说,你的票已过期。随即拿起对讲机将情况告知里面的工作人员,并先放我进入第二道查票关卡。另一名工作人员接过我的票问了几句后,便径直朝码头验证桌方向走去。

10号码头前横向排列着4张临时验证桌,每张桌前均有一名黑衣制服工作人员和一名便衣工作人员共同核验身份证和参观券。不一会儿,那名工作人员过来用白话(港式粤语)对我说:“问过啦,你张票唔用得!”看出他刚才去请示的那位便衣者是关键人物,我便招手要求说明情况。便衣者走过来礼貌地说:“对不起,今天是内部参观,不对外。”一听讲的是普通话,我判断他很可能来自驻港部队,参观券由他们派发,能否进入只有他们才有权决定。

我如实向这位现场负责人说明情况后,他示意我离开队列,随其来到验证桌前。我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退休证》和《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证》,以证明自己的另外身份,他看后会意地笑了笑。终于获得批准了!我向这位驻港部队的便衣军官连声道谢,并高兴地转身朝码头外的梁兄挥手致意!

参观者从海上浮台登上“辽宁舰”。周晓辉 摄

安检后,我登上一艘双层驳船,船上绝大多数是解放军。原来今天是驻港部队官兵代表和部分家属的参观专场,真是天赐良机!一不小心,我可能成了内地唯一被特批参观“辽宁舰”的“退休民警代表”!驳船离开码头,穿过维多利亚港,向东面海域驶去。20年前我当《广东公安报》摄影记者采访香港回归,在政权交接仪式前夕,这里见到的是英国军舰,如今中国的航母编队亲近着这片海面,怎不令人感慨万千!

海风拂面,湛蓝色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港岛上座座高楼在眼前掠过。破浪前进的驳船,盛着全船军民激动的期盼,载着我追梦航母之心和爱妻的期望,也寄托着96岁香港同胞母子及朋友们的热切希望,驶向祖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辽宁舰”雄姿现香江

“看到了!看到了!”驳船上有人兴奋地喊了起来。不少人情不自禁地起身离座,先是往右边引颈远看,继而又靠在左舷翘首眺望。我自然也身在其中。

“辽宁舰”舰岛与甲板上的歼-15战机。周晓辉 摄

“辽宁舰”横泊在海面上,气势雄伟,就像一座小岛。阳光照耀着灰蓝色的舰体,舰首醒目的舷号“16”以及舰尾的海军军旗都渐渐映入眼帘。据说“辽宁舰”舷号“16”的其中一个含义是因为从准备购买“瓦良格号”起,到改建成“辽宁号”整整用了16年。实属不易啊!

我由衷感慨,从国外万里拖回来,在国内重新建起来,到强军远航用起来,我们的航母无不浩然正气、壮志凌云!这是我国强军的标志,更是祖国强大的象征。

离航母越来越近了,我紧握新手机,点击快门,兴奋地摄入一个又一个高清画面。驳船从航母尾部绕到右侧,缓缓向航母旁的海上浮台靠拢。经过43分钟航行,我们顺利到达航母的身边。

抬头往上看,航母如同一座钢铁大厦,威严矗立。在舰体前后部位分别有两个椭圆形的大舱口,像一双警惕的眼睛俯视着海面。“辽宁舰”的9名海军士兵分成两行站在海上浮台,热情地协助参观者走下驳船。

我顺着长梯从海上浮台登上航母的“前舱口”。被称为参观航母的“黄金一小时”正式开始了,参观者在机库和甲板上的参观时间分别为半小时。

一踏入宽大的机库,就可看到四面舱壁分别悬挂着国旗、彩旗,以及“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和“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20周年”的红色大幅标语,充满节日气氛。

这里不许拍照,我只能用好奇目光细看四周。长方形机库足有百米长,宽也有几十米,两头地面画着调度飞机转弯的圆形弧线,此时机库内没有停放飞机。“辽宁舰”抵港当晚,邀请香港政商界代表人士与官兵一起,就在这里举行招待会。

海军士兵引领我们登上舰尾的大型升降机。这部平台式的升降机是用来运送舰载机往返甲板和机库的,看样子每次可运送一至二架飞机,我们这组近百名参观者站在上面一点儿都不显拥挤。

升降机运送参观者上甲板。周晓辉 摄

随着调运员的哨声,升降机平缓上升,约2分多钟便与甲板无缝对接。知道到达这里才能拍摄,我早已掏出了手机,迫不及待地疾步踏上甲板。

舰岛磐礡,“飞鲨”威猛

五星红旗在航母舰岛顶端迎风飘扬,零距离贴近航母飞行甲板,眼前的一切令人目不暇接,自豪感伴随着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之情涌上我的心头。

排水量6万多吨的“辽宁舰”长304.5米、宽75米,向两端望去,舰尾连青山,舰首接蓝天;足有五层楼高的舰岛像一座小山巍然屹立在航母中部右侧;8架歼-15战机和2架军用直升机整齐列阵甲板,好一派雄风锐气、威武壮观的景象。我行走在甲板上,如同陆地宽大的广场,开阔平稳,没有一点儿摇晃的感觉。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甲板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舰岛和舰载机。航母和飞机的指挥中枢就在舰岛内,航母的战斗力则主要体现在战机上。展现眼前的一架架歼-15战机,震撼人心!我朝舰首方向走去,在航母右侧紧靠舰岛旁,可见依次排列着4架机翼折叠的歼-15战机。航母左侧仅停着2架展开双翼的挂弹歼-15战机,机翼下所挂的弹体已用迷彩布包裹,其中靠前一架的编号为122,应为最新服役的舰载机。

本文作者为“辽宁舰”点赞。佚名摄

我感叹不已,按编号推算,目前“辽宁舰”上已有23架歼-15服役,这种单架造价接近4亿元人民币的战机,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撑,是绝对造不出来的。

舰载机的战斗力如何?甲板上的说明牌告诉了我:“歼-15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双发重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可携带多型对空、对地精确制导武器,具备较强的空战和对地对海攻击能力。”

我靠近警戒线细看,歼-15整体形状就像一枚架在发射架上的粗大火箭,机顶的驾驶舱呈流线型与机头、机身连成微弓形,中部、后部下端的支撑架和轮胎呈品字形三足鼎立,机翼左右舒展,两道尾翼对称耸立,犹如鲨鱼背部利刀般的鱼翅;整机灰蓝色的外表与航母浑然一体,战机编号标在驾驶舱前两侧,机身喷着海军军旗,机尾上端为“八一”军徽,下端是一条昂首张嘴的大鲨鱼图案。哦!这就是歼-15的美称,“辽宁舰”上的“飞鲨”。正是战机如鲨添翅,航母如虎添翼!

放飞航母新梦想

骄阳似火,甲板炽热。我向舰首前端望去,挺立舰舷右角的“八一”军旗在蓝天白云间迎风飘扬,两条醒目的黄色起飞虚线分别从左右2个短距离起飞位,向逐渐昂起的舰首呈金字塔形延伸,在前端甲板地面白色“16”字样的正中间会合,歼-15战机就是从这里腾跃上天的。长距离起飞位在航母中后部左侧,供携弹满载的战机专用。“辽宁舰”上的战机是以滑跃式起飞的,舰上3个起飞位均配有止动轮档和偏流板。

来到舰首起飞位附近,参观者就看到了“拍摄区”的牌子。大家心情激动,如八仙过海,各摆姿态,有的挥舞国旗和香港区旗,有的头戴“辽宁舰”纪念帽作胜利手势,也有的摆出航母调运员指挥战机起飞的“航母Style”……纷纷用手机留下难忘的时刻。以前总是拍摄别人、较少为自己留影的我,也情不自禁地弓步展臂模仿经典的“航母出发造型”,以及亮出对航母表示称赞的“竖大拇指”和表示退休公安民警向航母官兵致敬的“敬礼”等姿势,匆忙找人帮手留影。

参观者举着国旗和香港区旗在舰首留影。周晓辉 摄

航母左侧的飞行甲板就是战机降落和复飞的跑道。跑道从航母尾部笔直延伸到舰首左侧的平口处,两边喷着双白实线,正中为一条白色虚线。据说,歼-15战机的起降风险系数是宇航员的5倍、普通飞行员的20倍,可见对于舰载机飞行员而言,每一次升空都是一次生死考验。在阻拦索前方不远处,我低头细看甲板跑道,防滑的粗糙条纹表面上,布满了飞机降落时摩擦产生的道道黑色轮胎痕,这正是飞行员奋力拼搏的轨迹和勇往直前的足印啊!

在“辽宁舰”的舰首右侧和舰尾左侧,我还看到了红旗-10导弹发射装置、近程反导舰炮、24管干扰弹发射器和12管反潜火箭发射装置等先进的国产武器装备。据介绍,“辽宁舰”不仅有强大的进攻力,还有严密的自我防御能力。

眺望远方,港岛的高楼大厦矗立在太平山下,近处深蓝色的海面上,驻港部队海军597号导弹护卫舰守护在航母旁边,香港水警轮围绕航母巡逻警戒。

中午时分,我意犹未尽地登上回程驳船,在船尾螺旋桨激荡起的长长浪花中,目送着“辽宁舰”逐渐远去。这滚滚浪花,记录着人民海军走向强大的足迹,承载着祖国和人民航母梦的追梦征程。

我想,梦是理想、是目标、是追求。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我看到了;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第一艘001A型航母已经下水并将海试,我听到了;我坚信,我国第一艘核动力、弹射式起飞的航母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脱梦而出!那时,我还想去参观、拍摄,去感受一个又一个令人骄傲、自豪的中国航母梦和强军强国之梦!

作者 周晓辉

编辑 贺依茜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