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上午,2017广州增城菜心美食节在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何仙姑文化广场开幕,献上一场为期3天的视觉与味蕾盛宴。
迟菜心规模种植面积达千亩
菜心美食节启动仪式后,期待已久的巨型仙姑菜心包揭开面纱。该菜心包直径2米,高1.5米,特邀请增城餐饮协会的大厨精心制作而成,免费邀请群众品尝。现场群众一边品尝免费的菜心包,一边观赏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尽情享受着视觉与味蕾的双重体验。同时,美食街大型特装区展示毕节的美食、民间艺术品、摄影作品、画作等,带来不一样的他乡“味道”。
据介绍菜心包使用了60斤迟菜心和40斤猪肉,加上面粉总重量超过220斤,耗时16个小时完成。
据小楼镇腊圃村村民回忆,早在建国前腊圃村就有种植增城菜心的传统,但由于销路问题,一直未能给农民带来较好的经济收益。1999年冬天,该村遭遇了一场特大霜冻,很多果树因此而冻死,但树下的增城菜心却未受损失。不仅如此,经过霜冻后的增城菜心越发鲜甜,自此,腊圃村民看到了种植增城菜心的良好前景,并逐步把增城菜心作为发家致富的主打产品,开始大面积种植。随着菜心美食节的成功举办,增城菜心于2009年入选增城“十宝”农产品和“广东最受欢迎土特产”,并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仙境”牌增城菜心全国知名品牌称号;2010年,增城菜心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过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种植以及品牌化推广,目前,增城小楼全镇共有规模种植户60多户,合共1000多亩。
菜心种植脱贫经验带到贵州西部
据了解,自2004年首届增城菜心美食节举办以来,广州增城菜心美食节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三届。通过美食节的宣传推广,增城菜心正式由民间蔬菜品种升级为政府全力推介打造的区域品牌农优产品。2011年,增城菜心作为北部山区扶贫开发的一个载体,在越秀区的帮助下,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增城北部的农民通过大规模种植菜心实现就地就业,走上了致富之路。今年,增城在“结对帮扶”的路上与毕节百里杜鹃管理区结缘,将增城北部农民脱贫致富的经验带到了贵州西部。
作为曾经改善增城农民生活的种植产业,增城菜心走出增城,在百里杜鹃管理区得到试种,通过因地制宜方式进行产业培育。两地坚持把产业合作作为扶贫协作的主攻方向,集中优势资源促进两地产业合作。增城区多次组织农科所到百里杜鹃实地考察指导,已先后试种了3批菜心,并建立“迟菜心种植微信群”进行日常管理技术培训指导,试种基本取得成功,目前菜心长势良好。届时,将大面积推广错季种植并与广州市场对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脱贫。
【记者】朱伟良
【摄影】肖雄
【通讯员】刘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