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境,缩影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载风雨历程;
弹丸之隅,沉淀着创新与开拓的“蛇口基因”;
前瞻之城,引领着时代洪流滚滚向前……
历经近40年积淀与酝酿,蛇口重温峥嵘岁月,致敬时代先锋。12月26日,备受瞩目的全国首个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博物馆——蛇口改革开放博物馆正式开馆,并在深圳蛇口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举行了揭幕仪式。
该博物馆由招商局集团发起,招商蛇口筹建,透过与改革开放相关的小物件、小场景、小事件,还原时代记忆,串联起独特的蛇口精髓。当日,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李建红,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如桂,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小甘等领导,以及袁庚家属代表袁中印先生共同为博物馆揭幕。
“蛇口是一个有故事、有传奇的地方”
“蛇口是一个有故事、有传奇的地方。”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小甘说,深圳因改革开放而兴,而展开深圳改革开放乐章的正是蛇口工业区,其对我国改革开放的事业提供了有益经验,为深圳市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招商局集团党委副书记、总会计师付刚峰也表示,蛇口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崛起复兴的典型缩影。蛇口“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创新实践,是时代留给中国改革开放的最鲜活的记忆。“建立蛇口改革开放博物馆,既是对蛇口改革开放事迹的辑录和追忆,也是传承发扬蛇口‘创新、激情、务实’精神的契机。”付刚峰说。
2018年,深圳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李小甘透露,深圳市委市政府正全面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理论成果、精神成果,研究制定改革开放40周年的相关活动。“改革开放不是过去完成时,而是现在进行时,我们需要大力传承和发扬老一辈开拓创新的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新时代再创辉煌。”
李小甘认为,蛇口改革开放博物馆的开馆,是一个新的开端。它所承载的,是深圳人共同的回忆,是深圳这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李小甘寄语该博物馆成为深圳精神文明象征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成为深圳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
馆内设《春天的故事》《袁庚》两大主题
揭幕仪式结束后,首批受邀嘉宾进行观展。记者注意到,蛇口改革开放博物馆整体以工业风为设计特色,馆内设有《春天的故事》和《袁庚》两个主题。
在入口处,首先映入观者眼帘的是一组群雕,它还原了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邓小平、杨尚昆、王震等中央领导听取袁庚介绍蛇口工业区发展情况的历史一刻,反映出邓小平此次观察对于蛇口和深圳改革开放以及发展的重大意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由蛇口提出的口号也得以集中展示。
在展示蛇口首开国门、开拓创新、迅速发展的全景画面,以及呈现初创时蛇口工业区、改革开放发端的历史场所时,博物馆采用声光电演示手段及特制的材料媒介,以创意设计的方式营造出十多个蛇口往昔生动的场景。平时在外界资料中通常只是一张图片或者几秒的视频,在馆内通过高科技手段,犹如有了身临其境之感。观展者甚至可以手控按钮,开启被誉为“改革开放第一声炮响”的历史瞬间。设在集装箱里的指挥部,也以1:1的比例进行还原,引得众多观展者驻足。
在博物馆的后半部,则重点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先锋人物、被誉为“蛇口之父”的袁庚,追求解放、锐意改革、奉献国家的颇有传奇色彩的一生。袁庚是深圳龙岗大鹏人,曾参加东纵抗日,从事国家情报工作。改革开放初期,袁庚先生以花甲之躯,领导开垦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招商局蛇口工业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成功探索出闻名遐迩的“蛇口模式”。袁庚生平的资料,包括图片、视频、手稿、讲话、采访等均被博物馆收藏。
500多件“开拓印记”勾起早期建设者集体回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还从面向社会广泛征集的近6000 件馆内相关主题展品中,选择了 500多件列入展纲,使得以袁庚为代表的招商局创业者们留下的诸多历史印记得以珍藏。
这些入选的展品既包括邓小平南方讲话时用过的椅子,蛇口工业区从创办到建设期间所涉及的许多文件、书信、照片资料、实物(如早年购买商品房的手续表格、选民表),也包括勾起参与蛇口建设的普通务工者集体记忆的早期证件(如员工证、工牌)、由蛇口老工厂生产的一批家电(电视机、收音机等),以及纪念章、证书、产品、奖杯、奖牌等开拓年代的实物。有意用上至伟人的印记,下至普通人的故事,共同构成了博物馆的厚度。
当日下午,博物馆还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境山剧场举办了一场谈话式的分享交流活动——“城·是博物馆——思想者漫谈”。知名媒体人及文化学者秦朔、窦文涛、许子东成为首期“思想者漫谈”的嘉宾,与来宾观众共叙分享蛇口“创业” 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谈笑间,亦将蛇口传奇故事娓娓道来。
据悉,蛇口改革开放博物馆将在每周周日至周四,10:00——20:30及周五至周六,10:00——21:30面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市民可自行前往参观,也可预约解说员讲解。同时,博物馆还将持续举行各种公共活动,以不同形式与观众互动。
【记者】张玮
【摄影】何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