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后,他健身、穿越无人区……“别人给我的第二次生命,要活得更精彩”

南方+ 记者

“我给大家买了个蛋糕,庆祝我们的‘新生’。”12月2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办第七届肝/联合移植移友交流会。总共263人参会,其中联合移植16人,其他人主要是肝移植。参会“移友”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6岁。“肝龄”最长的“移友”已存活近20年,他为活动专程买了蛋糕,和大家一起“庆生”。

器官移植是二十世纪医学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素有“医学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之称。移植的器官来之不易,移植手术的过程曲折,因此有人称之为“重生”,也有人称之为“新生”。

移植手术前后,有怎样的改变?有哪些话,一直潜藏在心底?在活动中,笔者采访了肝移植的“移友”,了解“换肝人”的心路历程。

“过得好的时候,我常常想起那个捐献者”

“我肝移植出院后,办了张健身卡。训练前抽了自己一巴掌,下决心再苦也要坚持下来。这是别人给我的第二次生命,要活得更精彩。”李先生一开口,他的幽默与流利的东北话让现场的“移友”们笑了起来。

今年52岁的李先生常住珠海,如今已练出了肌肉,还曾自驾穿越无人区……而在肝移植前,他曾在等待中绝望地写下遗书,对生活差点失去了信心。

2012年,李先生过得很不顺心。叛逆期的孩子常常与他起冲突,还离家出走。而单位体检时查出的“肝硬化晚期”,让他一下子蒙了。

“我在珠海、广州的医院都看过,医生告诉我肝移植是唯一能救命的方法。”李先生当时肝腹水严重,还常常发烧。若没有合适的肝源,他可能撑不过一年。“当时既难受,又难过,常常发脾气砸东西。”等待中,他曾绝望地写下遗书交代后事。

“2013年2月19日,还在正月里。中午11点15分,我接到中山一院的电话,有肝源了。”这个时间,李先生印象异常清晰,正在珠海的他赶紧和家人打电话:“快回家,我们去广州。”

入院手续很顺利,但对手术的恐惧依然折磨着李先生。“手术那天天气很冷。我手术前最后看了一眼钟,是晚上的8点58分。我想,完了,我的生命可能定格在这一刻了。”事后想起这段心路历程,李先生自己也笑了,“这就是一个心理上的坎,迈过去了才有希望。”

次日上午7点多,成功进行了肝移植手术的李先生醒来了。夫人给他看切下来的病肝照片,已经萎缩到不到一个巴掌大。“这个手术简直是个奇迹!”李先生说,术后第六天,自己右手手臂上因肝硬化产生的黑点就消失了。从前拔火罐一直消不了的印子,也因有了新的肝脏渐渐消失。“我感觉自己记忆力也变好了,写回忆录时非常顺畅。”

手术后第17天,李先生出院了。获得了“新生”的他,生活态度与以往有了很大的转变。

他开始健身,每天一点点地增加自己的训练量,成功练出了肌肉;他平时常爬山,还自驾穿越过无人区;他对家人和朋友更加宽容,朋友圈看到有人生病众筹一定捐些爱心……

“我不知道捐肝给我的是谁,但因为他,我才有了第二次的生命,我要活得更精彩。”李先生说,“当我过得好的时候,我常常想起那个捐献者。未来,我也想当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

术后第六年,他有了第二个孩子

“如果没有做肝移植手术,我当时可能一个月就没了。”郭先生是梅州人,今年43岁。37岁那年,他肝硬化晚期合并内出血,幸运的是,他等到了肝源。

“感谢捐献者,感谢中山一院的医护人员。” 2011年12月22日,郭先生表示这是他的第二个“生日”。术后的他恢复良好,今年1月6日,夫人生了二胎女儿。“一儿一女,凑成‘好’字。”因为“重生”而来的喜悦,他非常珍惜,也常怀感恩。

而提起器官移植手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恐惧”。1998年完成肝移植的刘先生(化名)说,当时社会对于肝移植的了解不多,这个手术比起“能救命”,更多人感觉的是“恐怖”。为了让刘先生活下去,家人向他隐瞒了手术的实情,等他术后才得知,自己做的是肝移植手术。

如今,肝移植手术越来越成熟。2017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教授团队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例“不中断血流”人体肝移植术,将肝脏以“最鲜活”的状态移植给患者,到目前为止,该团队已经顺利完成14例无缺血肝移植。

“我们不把他们叫做‘患者’而是‘移友’,因为他们已经不是病人了,生活和普通人没有太多区别。”何晓顺说,现在中山一院已经可以开展多器官移植,该院移植中心今年已完成近500例器官移植。他表示,现在器官移植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但是移植器官的缺口仍然很大,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器官移植。

【记者】朱晓枫

【通讯员】彭福祥

【校对】陈宇

编辑 许晓冰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