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听|《芳华》:人为何要善良,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宁听
+ 订阅
00:00

各位南方+的听众朋友大家晚上好,这里是宁听,我是王宁,每周末晚上10点与您准时相约。

◆01◆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善”有原因,那它就不再是善;如果“善”有它的结果,那也不能称之为“善”,“善”是超乎因果联系的东西。好人难做,但我们仍然要做个好人。

看完《芳华》,我把黄轩饰演的刘峰定义为好人。他竭尽全力地帮助所有人,大家也热情地叫他活雷锋。

可好人总是难做。刘峰的善良在浑浊的背景下,显得那么单薄和活不下去。

他喜欢文工团的女独唱,那个叫林丁丁的姑娘。

在一次“冲动”的告白后,刘峰尝试拥抱林丁丁,却不幸被路过的男战友撞了个正着。

男战友们看到后的第一句话是:好哇,林丁丁,你居然敢腐蚀活雷锋!

林丁丁怕这样传出去自己就算跳到黄河也难以洗清了,只好向组织告发:刘峰是主动强行“触摸”她。

而这次不大不小的“触摸事件”却成了刘峰人生的分水岭:

他被下放连队,随即参加战争,战争中一心寻死却落到终身残疾,之后的他,退伍还乡,生活潦倒。

转业后的刘峰来到海口,不再是战斗英雄,也不再是雷锋楷模,他只是底层一个最不起眼谁都可以欺负的残疾人。

岁月漫漫,芳华刹那,特殊的年代,刘峰的善良只剩下卑微个体的苟延残喘。

但电影的最后说:之后的他,看起来那么知足,那么冷静。

◆02◆

是啊,好人难做,太难做了,可我们就因此不再做好人了吗?

哈维尔曾说: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我们选择做一个好人,我们选择做善良的事,不是为了回报,只是因为这是对的。

美国有一个儿童心理学家,专门主持儿童电台,并回答孩子们提出来的问题。

有一天,一个叫Alice的六岁小女孩打来电话问了一个问题。

她问:我是个好孩子,我弟弟是个坏孩子。爸爸妈妈要求我们每晚9点上床睡觉,每一次我都很听话,按时上床。可弟弟却不听话,每次要一个苹果才肯上床,而他居然每次都能得逞。我也想要一个苹果,但父母从来不给我。为什么弟弟是个坏孩子,他总能得到苹果,而我是个好孩子,却总得不到苹果?

这个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被这个问题问住了,他诚实地告诉Alice,很抱歉,我现在不知道。如果有一天我知道答案了,一定第一时间告诉你。

一晃三年就过去了,那天,他去参加一场婚礼。

婚礼上,紧张的新郎将本该戴在右手的戒指戴在了新娘左手。神父为他解围说:孩子,她的左手已经完美无瑕了,你戴在她的右手吧。

心理学家这才恍然大悟。他迅速离开婚礼,回到电台,叫停了所有正在播出的节目,开始呼喊Alice的名字。

他说:Alice你在吗?你在收音机前吗?你还记得3年前的问题吗?我很抱歉,你现在9岁了,我才有了答案。我希望你能认真听,希望你不要再为坏孩子得到苹果而耿耿于怀。坏孩子虽然得到了苹果,但其实你得到了上帝最好的礼物,就是你是个好孩子。

这就是著名的“上帝不奖励好孩子”故事。

上帝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就是我们都是好人。

◆03◆

人为善,福虽不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不至,福已远离。

我们做好人不是为了要回报,只是为了成为更自由的人,而不是身受枷锁。

上大学时,我参加了志愿者队。

在那里短暂的一周,我们住在当地村民的家。我们住的那家只有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爷爷。

我们问爷爷:孩子的爸爸妈妈呢?爷爷含糊地说:都去外面打工了。

我回头看了看小男孩,发觉他的衣服脏脏的,脸也像个小花狗,瘦削的小身板坐在门槛上,唯唯诺诺地不敢上前和我们打招呼。

那天,我们把他们家的脏衣服一并洗了,也打扫了室内室外的卫生。小男孩也开心地跑来跑去帮我们。

临走时,我把身上能留下的都留给了他。我在给他的笔记本上,认真写下我的电话号码,说,遇到困难了可以找姐姐。

虽然他们整个村都没有几部电话,但我说,你在学校好好表现的话,老师会让你给我打电话的。他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回去后,我偶尔会把自己攒下的生活费寄给他们,最多的时候也就四五百元,少的时候只有一两百元。

有朋友提醒我:这是个无底洞,况且他们会慢慢习惯你的好的。

不久后,我就收到了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字,说:姐姐,我和爷爷很想你,有时间记得来看我们。

一周后,我接到他的电话。他用不流利的普通话扯着嗓子对着话筒吼:姐姐~我们老师允许我打电话了~我爷爷说要等过段时间给你寄新鲜大米呢。

我在电话这头,竟哽咽到说不出话。

那时起,我就坚定:不管这个世界让人绝望到什么程度,都要坚持做善良的事。

◆04◆

如果你还疑惑为什么要做好人?

那是因为,善良是本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那是因为,善良是武器:它是唯一能对抗邪恶的武器。

更因为,善良是人性:聪明也许是天赋,但善良是“人之初”那与生俱来的人性。

当你被早晨第一缕阳光温柔唤醒,就注定这将是,也必将是,纯善的一生。


今天的宁听就到这里,感谢您的聆听,我们明晚10点再见。

另,宁听栏目现接受作者投稿,投稿请直接在后台留言,期待在下一期宁听里听到你的作品,欢迎自荐。

【主播】王宁

【录制】陈明记 梁莹

【校对】黄买冰

【作者】田大壮,本文独家首发于悦读(ID:yuedu58),女性成长微刊,欢迎关注我们,一起成长,做一个有趣的人!

编辑 梁莹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