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4名幸存者后人|143年前的今天“日本号”沉没,391名华工丧生

南方+ 记者

2017年11月14日,家住旧金山的台山籍华侨陈李眷慈又一次来到中山。次日,她便赶赴江门五邑大学,向该校近代华工史研究领域的教授展示自己在《申报》上找到的“日本号”邮轮报道。

143年前,美国太平洋邮轮航运公司的“日本号”邮轮驶离旧金山,船上搭载有近400名旅美华工,绝大部分是江门五邑籍。他们抬着象征财富的金山箱,踏上了重返故土的34天旅途,却不知一场灾难正在临近。

1868年,完成美日中直达处女航的“日本号”停靠在香港码头。图片现藏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班克罗夫特图书馆。受访者供图。

海难发生在那一年的12月17日晚上11时半,距离汕头只有64公里,船舱中部起火,18日凌晨沉没,391名返乡华工没能活下来。”陈李眷慈说,华工携带着多年血汗劳动换来的积蓄,落水时却将他们拽入海底溺水致死,“既心酸又悲哀,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他们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

今年,她带着首份关于海难的中文资料重返广东,希望找寻海难幸存者后人,完成她一直以来的愿望:“用华工的口吻,讲述143年前的海难故事。”

陈李眷慈对“南方+”记者讲述“日本号”背后的故事。

起航

马克·吐温称赞“宫殿般完美的大船

却是华工又黑又闷的“浮动地狱”

1868年7月3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旧金山码头亲眼见证了入埠的“日本号”,这个在当时属世界第二大的侧轮蒸汽动力木质船让他感到震撼。他给母亲写信道:“1868年7月3日:这如同宫殿般完美的大船,我真想乘坐其航行出海。”

第二天,正当马克·吐温乘坐“蒙大拿号”从旧金山出发前往纽约,途经金门海峡时,“日本号”从旧金山起航,开启了历史上首个美、日、中三国间月度直达航线。

然而,这个在马克·吐温眼中“宫殿般完美”的大船,对于无数仅能勉强支付统舱船票的赴美华工而言,却是又黑又闷的“浮动地狱”。

“早期许多华侨出国是被当作‘卖猪仔’出去的。”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广东华侨史》主编张应龙指出,当时在运载华工的船只上,华工的死亡率高达30%至50%。

在19世纪,煤火为远洋航行主要动力,存在火灾隐患;海上大风巨浪如影随形,也是对航行安全的严重威胁。

“由于通信技术落后,航线来往船只少,途中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很难搜救。”张应龙说。

根据史料记载,在“日本号”横渡太平洋的6年时间里,先后已有5艘侧轮蒸汽木质船因火灾造成海难。其中,1872年,作为“日本号”的姊妹船“美国号”,就在日本横滨海域因煤火引发火灾,造成52名中国乘客遇难。

起火

湿煤不断氧化,大火分隔开甲板

近400名乘客逃生路线被切断

1874年11月14日,“日本号”从旧金山起航,向横滨驶去。起初,船上搭载有537名乘客,975吨货物,168箱价值超过36万美元的财物,以及21袋邮件。驾驶“日本号”的是有着34年船龄、20年船长经历的爱德华·华沙,这是他第25次驾驶“日本号”往返跨太平洋航线。

按照多年来既定航线,“日本号”沿着太平洋大圆航线,以每天321公里速度驶向横滨,并于第26天抵达。在当地,又有不少中国乘客登上“日本号”甲板。

12月11日,搭载有667名船员与乘客的“日本号”启程向最后的终点香港驶去,其中中国乘客就有426人。如果不出意外,他们将于7天后抵达香港。

12月的横滨天气潮湿,在锅炉舱里刚刚补充上船的湿煤不断氧化,积累着温度,危险潜伏在前方未知的海域。

17日晚11时25分,完成例行检查的华沙船长突然听到甲板上乘客的尖叫声。1分钟后,不安的船长听清了乘客的呼喊声——“船失火了!”

画家构想下的1847年12月17日“日本号”大火的情形。受访者供图。

事后,华沙船长回忆,火灾发生在位于船体中部的动力室和锅炉舱,并迅速向四周蔓延。轮机长科斯格罗夫迅速打开了灭火设备,但喷向大火的20根水柱无济于事。

“去告诉大副准备好所有救生艇!”作出弃船决定的华沙冲出船长室开始疏散乘客,但他惊恐地发现大火已经把整条甲板分成了两半。

8艘救生艇全部位于船舷后方,大火彻底切断了甲板前端聚集的近400名乘客的逃生路线。

“金山”梦

约翰·中国佬

富裕的阿新和阿吴

被大火切断逃生路线的近400名乘客,全部都是即将回家的旅美华工。

“华工阿新、阿吴来到美国,当地人统一叫他们:约翰·中国佬。踏上回家的轮船,他们彼此唤起原本的名字,只不过如今已是富裕的阿新和阿吴。”美国历史学家、作家罗伯特·威里斯(Robert Walls)在他的《发自南海底部的声音——从未披露的赴美中国移民最大灾难故事》一书(以下简称《南海》)中,描绘出140多年前数十万赴美劳工共同的一个梦。

广东华侨博物馆馆长王明惠介绍,随着1868年《中美续增条约》的签订,每年数以万计的年轻人从广东四邑和南番顺的村庄里走出来,登上前往大洋彼岸加利福尼亚的邮轮,驶向他们口耳相传的“金山”,幻想着异国他乡的打拼能让他们脱胎换骨。

“每100名赴美华工中,最后只有不到3人留在番地,其他人都期盼着衣锦还乡。”王明惠指出,自1848年美国加州发现金矿至19世纪70年代,赴美华工总人数增长到20余万,他们多从事金矿开采、铁路建设、农业生产等行业。

但“金山致富”终究只是大多数华工的梦。1873年,美国经济发生衰退,致使就业形势严峻,加州等华人聚集地陆续出现排华运动,迫使不少华工踏上返乡之路。陈李眷慈说,这些人怀揣着多年用血汗打拼的积蓄,怀揣一张价值45美元的船票登上“日本号”,“众人皆知海上航行危险四伏,但在家门口遇难却是谁也想不到的。”

结局

391名华工遇难

美国船长“寻宝”

18日0时45分,彻底失控的大火让整整搜救1个半小时的华沙船长被迫宣告撤离。8艘救生艇搭载150余名幸存者,撤离出已被大火吞没的“日本号”,其中仅有百余名中国船员及乘客幸免于难。

“18日的清晨,海面上漂浮着大量华工乘客遗体,只有极少数人获救。”陈李眷慈长叹了一口气:“看着本来要一起衣锦还乡的同伴,一瞬间就沉入了冰冷的大海,想必生还者也因此受到刺激,让不少人日后选择了沉默。”

在《南海》的记载里,共有391名华工死于火灾和溺水。直到19日4时,8艘救生艇中首批获救者才抵达香港,并带去了沉船消息。

“船上满载的金银财宝引起了当时人们的关注。”陈李眷慈讲述了1876—1877年间,一名美国船长约翰·罗伯特在事故海域先后打捞起近30万美元贵重物品的故事。这场“寻宝”最终在1877年12月30日结束,从此“日本号”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没有留下任何一名华工乘客的具体姓名与记载。”陈李眷慈说,“相反,几乎所有美国船员和乘客的姓名全部都保留了下来。”没有任何中文资料记载,更没有找到任何一名幸存者或知情者的后人,这种空白让陈李眷慈既感到难以置信,又充满着无限想象。

“这是我近20年来研究历史过程中,遇到的最有挑战的故事。”陈李眷慈说。

追寻

无名的旅美华工

不该陌生的故事

陈李眷慈是台山籍的美籍华人,全家一直居住在旧金山。

聆听着陈李眷慈讲述这个遥远而又陌生的沉船故事,在惊叹她对众多历史细节的精准把握之余,很难想象她是一名即将步入古稀之年的老人。更难想象的是,她的执着纯粹源自其对美国华侨史和中美海交史的痴迷。

作为一位台山籍的美籍华人,20世纪50年代初,陈李眷慈的父亲和母亲分别从中国和缅甸前往美国发展,全家一直居住在旧金山。

2004年,陈李眷慈从位于旧金山的美国太平洋天然气和电气公司退休,在此之前她便已经参与各类中美两国民间交流活动,挖掘近代美国华侨史是她最大的兴趣。

年10月17日我听了罗伯特·威里斯的讲座。”陈李眷慈一下子被这个近代中国版“泰坦尼克号”的故事深深吸引。

她随后见到了威里斯:“他告诉我,自己之所以用五年时间挖掘这个既扣人心弦,却又从未被人讲述的故事,是因为‘日本号’将近代中美两国关系、美国内战后泛太平洋贸易以及近代中国移民史紧密编织在一起。”在此之后,知名旅美作家刘荒田、旧金山资深媒体人刘艺霖等台山籍华裔也先后加入到这个搜寻团队。

陈李眷慈说,1906年4月18日里氏7.8级的大地震重创旧金山,彻底摧毁了美国太平洋邮轮航运公司以及全部有关“日本号”的官方记录。这让搜寻团队意识到,找寻获救的幸存者后人,是揭开这段故事最后面纱的唯一办法。

当然,这种情况在多年接触近代华侨史研究的王明惠看来,找寻向“日本号”乘客提供保险的保险公司,或许是一个潜在的突破点。在他看来,考虑到美国乘客的姓名均可查,证明当时购票需要登记个人信息;而海难在火轮时代时有发生,部分带着积蓄回乡置地建房的华工在上船前会购买保险。

“过去华工要买船票回国,还要请所在地的会馆出具‘旋唐票’,证明其没有负债才能放行。但是,100多年前的会馆记录保存下来的已寥寥无几。”张应龙坦言,受条件所限,广东关于此次海难的历史记载几乎没有,旧金山的华人会馆可能会留有一些记录。


■新进展

发现《申报》报道新史料

4名幸存者姓名谜题待解

对于自幼成长在旧金山,看不懂中文且只会讲简单粤语的陈李眷慈来说,语言无疑是找寻海难幸存者后人过程中一个不小的挑战。

(姓吴)、Chawsing(姓赵或曹)、Leongsing(姓梁)和Wongloi(姓王或黄或汪),这是仅知的4名幸存者姓名。”陈李眷慈说,目前所有的资料都只来源于碎片化的英文材料,即便是对已知姓名发音的4名幸存者,她和威里斯也不知道他们的家乡在哪。

“‘日本号’上绝大部分华工是江门五邑籍,我推测这4名幸存者最可能来自台山或者开平。”陈李眷慈说。2016年10月,她途经中山回到江门,希望在当地找到“日本号”幸存者的后人,以及任何有关的历史记载和线索,但却近乎一无所获。

“我结识了五邑大学的张国雄、梅伟强、刘进等华侨领域研究专家,他们告诉我,类似‘日本号’的沉船事故在当地没有任何研究进展,关键就是缺少中文资料。”陈李眷慈说。

既找不到人又找不到中文记载,寻找“日本号”沉船事故中的华工声音似乎就这样走到了尽头。

然而,事情很快有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2016年11月,刚回美国不久的陈李眷慈在图书馆员的帮助下,从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国会图书馆里找到一份难得的资料。

“礼拜六,香港递来电音,谓曰美国大公司船名日本者,自横滨赴香港乃于本月十九日在汕头之南一百三十里地方失火,全船尽坏,其底细尚未悉知……”这份刊载在1874年12月21日《申报》,以及随后在1875年1月27日和2月24日的三则消息,简要地报道了“日本号”沉船事故,让陈李眷慈感到异常兴奋。

“材料证明了当时国内有注意到此次沉船事故,可以说这是到目前为止中文材料‘说出的第一句话’。”陈李眷慈说。

今年重返江门,陈李眷慈带来的新材料让五邑大学的教授惊叹不已:“你的研究成果太惊人了,实在不敢相信!”

寻根

唤醒尘封的记忆

“把希望寄托在失事附近的汕头”

“坏消息是,新材料仍然不能帮助我们找到人。”陈李眷慈苦笑着说,这次发现的新材料也仅能证明沉船事故的存在,《申报》从头到尾依然没有提到任何一名华工姓名,“受当时航海技术所限,人们对各类沉船事故已屡见不鲜,更何况船上没有知名人物,只有一群无名的返乡华工。”

刚刚看到希望的研究,似乎一眨眼又陷入茫然,但这一次陈李眷慈却并没有灰心。

当地时间12月15日晚上,回到旧金山的陈李眷慈在家中举行了一次台山籍华人聚会。在这个普通的朋友聚会上,大家也难免说起华工的遭遇和沉船故事的种种,大家都感叹历史的沧桑。

尽管大家都觉得找到海难幸存者后代的机会渺茫,但他们还是想出一点主意。陈李眷慈尝试把目光投向船失事附近的汕头,期盼有当年获救者的后人生活在那里。她相信一定还有人听说过这个故事,希望唤醒那些早已尘封的记忆。

张应龙为搜寻团队付出的努力点赞。在他看来,陈李眷慈等人不远万里返粤搜寻华工先辈史迹、寻找海难生还者后人和知情者,是一种文化寻根行为,体现了华侨华人对“根文化”的认同和追寻,有助于增强新生代华裔与祖籍地的文化联系。

“尽管过去了那么长时间,又相隔着大洋,但这群人仍在努力重构祖先真实的身份和面貌,寻找、重建与故乡的心理认同和文化联系,这体现了海外侨胞对祖籍地的执着,也反映出了中华文化的韧性与活力。”张应龙说。

随着1868年《中美续增条约》的签订,每年数以万计的年轻人从广东的村庄里走出来,登上前往大洋彼岸加利福尼亚的邮轮,驶向他们口耳相传的“金山”。

“金山致富”终究只是大多数华工的梦。排华运动迫使不少华工踏上返乡之路。“日本号”上绝大部分华工是江门五邑籍。

如有寻人信息进展或历史线索请联系客户端记者李欣,邮箱:josephli0401@163.com。

【撰文】李欣 孙嘉琳 龚春辉 实习生 王颖 

【策划】龚春辉

发自中山、美国旧金山

编辑 伍杰;张素圈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