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开赛!传奇“阔阔真公主号”驶入黄埔古港

南方+ 记者

12月17日,黄埔古港码头停泊着一艘充满传奇和惊险的帆船——24米长的“阔阔真公主号”,以它为背景,通过技术手段,现场再现了古港商贸历史的繁荣盛景。2017南粤古驿道“天翼高清杯”定向大赛总决赛暨中国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广州站)在黄埔古港正式拉开序幕。

省政府副省长许瑞生、副省长黄宁生,国际定向联合会秘书长Tom Hollowell,国际公园定向主席、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地区与青少年发展委员会委员杨瑞,国际定向联合会委员、香港定向总会会长虞定宏,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无线电定向部副主任许涓,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张少康、副厅长蔡瀛、副厅长郭壮狮,省体育局局长王禹平、副局长麦良,省环保厅总工程师蒋宏奇,省水利厅副厅长张英奇,省文物局局长龙家有,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刘卫,省工商局副局长钱永成,省通信管理局副巡视员杨云才等人出席活动。

仿古船“阔阔真公主号”将长泊于黄埔古港

去年以来,广东大力推进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结合体育、文化、旅游、精准扶贫等工作,促进古驿道沿线村落和地区的发展。作为海上古驿道起点的出海口也得到了高度重视,2017年,广州黄埔古港、汕头樟林古港、江门台山海口埠、湛江徐闻古港被列为南粤古驿道出海口纪念地,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愿景,深入挖掘广东的海上丝绸之路文明,让这一条连接世界文明的海上大动脉,再次成为一条和平与发展、友好与包容、开放与繁荣的文明之路。

黄埔古港位于今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琶洲街石基村,据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笔下描述:这里是“珠玑、犀、瑇瑁、果、布之凑”的大都会。在隋唐时期,黄埔港湾(黄埔古港)已经是船舶进出广州的外港停泊地。唐代著名地理学家贾耽把此条航线称为“广州通海夷道”,全长1.4万公里,这条航线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仅唐代宗年间,每年到达广州的阿拉伯商船就有4000多艘。这一条海上古驿道,因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今年被列入南粤古驿道出海口纪念地之一。

活动当天,曾经顺利完成广州亚组委赋予的“重走海上丝绸之路”使命的仿古帆船——“阔阔真公主号”又回到了黄埔古港码头。这艘以中国传统木帆船“福船”为船型的阔阔真公主号(cocachin)大约在1987年完工,历经大风大浪,仅在“重走海上丝绸之路”的3个月的时间里,就沿着波斯湾和东南亚近海造访了亚洲27个国家和地区、40余个港口城市。接下来,它将以广州黄埔古港为母港长泊于此,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精神的重要见证。

高校师生为古驿道献创意,优秀文创作品将转化为产品

在黄埔古港的梁氏宗祠内,一个个古驿道文化创意作品吸引了游客的目光,多功能书、PC游戏、驿站、民俗文化餐具、VR体验、“哥德堡”走马灯具设计等,琳琅满目,生动体现了黄埔古港的传统文化特色。

此次展品是2017首届南粤古驿道文化创意大赛的优秀作品,该大赛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发动了近20所广东高校先后走进江门台山、韶关仁化、清远连州、汕头樟林古港、潮州饶平等地,结合当地传统文化,严格按照创新、实用、绿色、美观的基本要求,充分考虑南粤古驿道的特色文化、民风民俗、推广需求等文化内涵因素,共设计出各类文创作品450余项,涉及平面视觉、特色器具、传统工艺、建筑与环境艺术、新媒体传播、陶艺等,专业跨度大,堪称“跨界大设计”。

其中,具有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的优秀创意作品还将转化为产品,投入当地使用,带动古驿道周边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结合古驿道系列活动将当地优秀的历史传统、民风民俗向国内外传播,促进精准扶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助推乡村振兴。活动当天,许瑞生副省长、黄宁生副省长等人为优秀文创作品颁奖。

在活动现场,一幅幅充满童真的画作也成为了靓丽的风景线,这是来自“艺道游学·中国南粤古驿道少儿绘画大赛”的优秀画作,是南粤古驿道文化游学和少儿美术的完美结合,该赛事目前累计收到4万多幅参赛作品,同步选送北京人民大会堂参赛、展览作品数量达到1500幅。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艺道游学”已成为岭南地区家喻户晓、极具影响力的少儿艺术赛事,并且定向培育了一大批古驿道少儿美术导师。此外,古村内还设有“传统建筑名匠”展,对嵌瓷、彩绘、砖雕、陶塑、壁画、灰塑、木雕等传统建筑技艺进行了介绍。

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完成“两年试点”工作

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以“两年试点,五年成形,十年成网”为目标。近两年来,古驿道集聚了体育、农业、文化、旅游、生态等不同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成为广东乡村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特别是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重点打造的8处古驿道示范段,包括韶关市南雄梅关古驿道、韶关市乳源西京古驿道、潮州市饶平西片古驿道、汕头市澄海樟林古港驿道、广州市从化钱岗古驿道、岐澳古驿道珠海段、江门市台山海口埠古驿道和云浮市郁南南江古水道。

在政府倡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专业志愿者支撑之下,古驿道维护修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引领效应。特别是修复后的台山海口埠、汕头樟林古港成为一处绿色公共空间,更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溯源、凝聚侨心的绝佳场所。

许瑞生副省长在现场专门会见前来参加本站活动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方杂志社社长陈广腾等,亲切看望参与活动报道的媒体记者,感谢大家一年的辛苦工作,希望大家明年继续努力。

下一步,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精神,以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带动沿线乡村发展,修复利用古驿道遗存,为公众创造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线性文化空间和更优质的公共生态产品。

【记者】冯善书

【通讯员】岳建轩

【校对】谢日强

编辑 丁晓然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