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广州大学生花了三年,繁殖千余条爬宠

南方都市报
+ 订阅

爬行动物在很多人眼里,或许是冷酷的象征,可是在华南农业大学里却有着一群大学生,他们对爬行动物充满着好奇,研究着它们的饲养和繁殖,并把这种爱好化为价值,他们便是华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创业团队——爬宠乐工作室。

▲三年多下来,李轶群积累了丰富的饲养繁殖爬宠经验,团队已繁殖豹纹守宫近1000条,鬃狮蜥150条左右,玉米蛇约250条。

▽戳以下视频观看“校园爬宠之家”▽

校园爬宠乐

【感光度原创视频】

欢迎来到“异宠之家”

爬宠乐工作室,前身为宠物学实验室。

2010年左右,华南农业大学一名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饲养了多条宠物蜥蜴,于是向学院老师申请了一个实验室专门做两栖和爬行动物的饲养繁殖,成为当时华南地区的第一个爬宠类实验室。

2015年8月,借着爬宠市场日益兴起和学校开展创业实践项目的契机,当时在实验室工作的七名大学生组建了爬宠乐工作室,并成功入驻学校的创业孵化基地。

据今年大四的工作室创始人之一李轶群介绍,现在实验室和工作室为合作关系,工作室帮实验室出售爬宠获得资金,实验室为工作室提供场地和更多品种的爬宠,用于培训人才和科普教育。

爬宠乐工作室就像个“异宠之家”,饲养着豹纹守宫、睫角守宫、肥尾守宫、鬃狮蜥、玉米蛇、智力火玫瑰蜘蛛、石龙子等多种爬宠。“其实绝大多数蜥蜴类都很温顺,饲养爬宠是一种非常有个性的爱好,从中得到的乐趣也是十分特殊的。”李轶群说。

▲华农宠物学实验室内,高年级的学生正在给新成员们讲解护理学和解剖学,实验室每周都安排了爬宠课程并面向全校开放。

▲ 一名大五的学生在宠物学实验室内讲解如何养护爬宠,吸引了很多学生参加。

▲ 许多学生正在围观蜥蜴解剖的过程,并学习如何进行爬宠饲养。

▲宠物学实验室内正在解剖蜥蜴。

▲对爬宠饲养感兴趣的新生正认真观摩。

▲实验室的学生用灯光检查未孵化的蜥蜴蛋,通常爬宠的孵化季节集中在春夏。

▲实验室的一块白板上写着每周的课程,面向全校师生开放。

▲ 和华南农业大学宠物学实验室同一栋楼的爬宠乐工作室内满是保育箱,里面装着李轶群团队培育和养护的爬宠。饲养爬宠是种什么体验

正处于实习期的工作室小助手、大一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崔赫,一开始不是很喜欢爬宠,甚至有点害怕。“有次给幼期的守宫喂食被咬了一口,虽然没有伤口,但还是觉得惊心动魄。”随着对爬宠了解的深入,崔赫也逐渐消除掉对它们的恐惧,“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虽然每天的工作基本相同,但也不会觉得无聊,因为每天都有新的问题去解决,很有意思。”

从大一开始做小助手,到大二成为正式的管理员,再跟随师兄师姐一起创立工作室,三年多下来,李轶群积累了丰富的饲养繁殖爬宠经验。据他介绍,团队已繁殖豹纹守宫近1000条,鬃狮蜥约150条,玉米蛇250条左右。目前豹纹守宫的繁殖量可以达到每年500-700条,而鬃狮蜥和玉米蛇因繁殖组有限,繁殖量相对较少,分别也有100多条。

但让李轶群感到骄傲的并不是数量,而是蓝舌石龙子的繁殖。今年是工作室第一次尝试做石龙子的繁殖,大学生小助手们在暑期轮流值班,还请来了学校兽医专业的学生前来帮忙接生,最终成功存活一只。

▲在校园里的一次展示交流中,李轶群将四只爬宠蜥蜴叠在一起讲解。

▲华农校园内,一只常见爬宠鬃狮蜥被套上宠物带,不同于猫狗的是,这条宠物带的作用只是让它别跑得那么远,而没有一起和主人“遛弯”的功能。

▲一名高校学生在宿舍养起了蓝舌石龙子,这种爬宠不需要很大的地方,也不需要频繁的照顾,偶尔拿出来把玩发发朋友圈还是一件比较酷的事情。

▲华农爬宠乐工作室的学生准备喂养鬃狮蜥。

▲一名大二学生向生病的豹纹守宫喂大麦虫,帮助它进食恢复健康。

▲工作室的学生要轮流照看饲养各种爬宠,大麦虫和面包虫是最常用的饲料。

▲华农爬宠乐工作室内满是保育箱,分别饲养各种爬宠。

▲华农的宠物学实验室和工作室已发展多年,如今一年可以繁育近千只爬宠。爬宠市场的未来

对李轶群而言,工作室是一群志趣相投的年轻人的聚集地。“爬宠市场在国内还没有很成熟,有很多可能性等待我们去探索,爬宠乐也在积极做着各种尝试。”

大陆爬宠市场消费除了比较占优势的上海、北京、广州三地外,天津、重庆、成都、沈阳以及江浙福建等地的需求也随之增多,而爬宠供应地除了经过台湾贸易商引进外,很少有单独进口渠道。

市面上多数爬宠还属于野生动物范畴,有的爬宠饲养者法律意识淡薄,随意饲养和销售的情况也客观存在,即使在花鸟市场也容易买到一些保育类动物。李轶群表示,他们现在的力量还很有限,能做的只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科普爬宠知识,推广爬宠文化,提高公众在相关领域的法律意识。

目前李轶群和他的工作室小伙伴也在开展“亲子爬宠科普项目”,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走入这个圈子,了解爬宠文化。

▲两年来,李轶群每个月都会到花鸟鱼虫市场购买日常培育爬宠的饲料、工具,他和这里的爬宠店都很熟悉,还一起举办过爬宠亲子科普等活动。

▲李轶群来到一家爬宠主题咖啡馆,关注爬宠市场发展也是工作室的一项工作。

▲实验室学生用透气的箱子转运爬宠,用于户外交流。

▲在万胜广场举办的亲子爬宠科普活动中,小朋友们面对宠物蛇丝毫不畏惧。

▲李轶群和爬宠乐工作室成员在万胜广场举办的亲子爬宠科普活动,希望能有更多人接受爬宠。本文首发于2017年12月16日《南方都市报》感光度专栏

文字:南都首席记者 陈伟斌

 实习生 程茁康

摄影:南都首席记者 陈伟斌 实习生 王凯 

视频:实习生 王凯 刘嘉琳 林静怡 程茁康

编辑:莫津津

策划:潘劲松

统筹:谭伟山 陈军 陈伟斌

本文版权归南方都市报社所有,且为未见报内容。欢迎转发分享给朋友。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需获得转载授权,请点击购买授权

编辑 杨小妍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