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岛的观景好地方,你最喜欢去哪里?

虎门旅游
2017-12-18 15:00
+ 订阅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和滨海湾新区的成立及规划为虎门旅游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其中,威远岛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将成为引领滨海湾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板块。近日我镇积极整治清拆海上违法建筑,为海洋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我们都期待着威远岛的发展与蜕变。

虎门镇的威远岛板块拥有9000多亩的山脉,保留着田园、岸线、山体风光,是珠江三角洲水陆交通的枢纽中心,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海防要塞、鸦片战争海战主战场之一。

(王敬新/摄)

虎门人对威远岛悉心呵护,除了我们熟悉的海战博物馆、虎门大桥、以威远炮台、靖远炮台、镇远炮台、蛇头湾炮台、南山顶炮台、鹅夷(定洋)炮台为代表的威远炮台片区,咱们威远岛还有美丽的海岸景观带,你又了解多少呢?

环岛路

滨海景观的个性融合了虎门文化旅游元素和运动功能,外环岛路成为虎门最具动感的道路之一。威远岛自然生态保存完好,环境优美,一条环岛路环绕威远岛而建,全线贯通18 公里,为虎门标准最高、长度最长的国际自行车赛道,具备承办国际性自行车赛事的条件。整条环岛赛道连贯曲折,自行车在绿色中婉转穿行,根据地形不断变化,为骑行增添无尽的乐趣。

岛上的景观绿道、亲水平台已成为附近居民的休闲场所。特别是在晚上,许多街坊饭后就来这里散步。沿着太平河道一侧的路边,依次建有观景台,一些亲水平台建设也已颇具规模。站在亲水平台上,太平河道内船只来往、对岸风光一览无遗。海风与阳光造就了微暖,海潮与红树林造就了温润,此情此景,运动细胞便被全面激活了。

放生台

(黄生/摄)

在虎门,无论是日出还是日落,放生台都是最惬意最美妙的观海平台!在威远岛最美丽的珠江入海口处,虎门人精雕细琢,由主题广场、景墙、休闲栈道、望东桥、亲海平台、沙滩等功能区组成一处具有海岛特色的休闲旅游景区。

(王敬新/摄)

海赋予了虎门一切,懂得索取和回报是虎门人的生活智慧。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在放生台举行盛大的放生活动,将鱼苗放归大海,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恢复海洋渔业的勃勃生机。

整个亲海平台呈鱼形设计,平台的“鱼嘴”便是放生点。每当鱼类的繁殖季节到来,虎门人都会聚集于此放生,让生命回归大海,随波随缘。

观景放生平台对面是广州南沙的巍峨群山,眼前是波光粼粼的大海,海面上各种船只来回游弋,景观非常漂亮。纵观该观景平台,其中靠近内陆的区域中央有一个大型的主题集会广场,可同时容纳300—500人。广场采用的下层钻孔灌注桩+上层梁板结构方式处理,整体呈半圆形状,与环岛路人行道相连接,同时四周边上,有花坛树池紧密围合。

黄唇鱼自然保护区

黄唇鱼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鱼种 , 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极度濒危物种,因此有“水中熊猫”之称,但长久以来,它却并未像熊猫那样广受关注。

黄唇鱼又叫大鸥、白花鱼、黄甘、金钱鱼,体长、侧扁,吻突出,是一种体型庞大的银色鱼类,是世界上石首科鱼类体形最大的一种,最长达 2 米,最重达 100公斤。由黄唇鱼的鱼鳔制成的白花胶具有很高的治疗保健功效,十分珍贵,被疍家人视为家传之宝。

正是由于这个特性,黄唇鱼遭到滥捕滥杀,面临着灭顶之灾。虎门威远岛是一颗保护完好的生态明珠,其幽静的海隅成了这群“倒霉蛋儿”最后的庇护所。2005 年,国家在虎门威远岛海域设立黄唇鱼市级自然保护区,是中中国特有鱼种、海洋十宝之一中国唯一黄唇鱼保护区黄唇鱼保护区区域图75国内地唯一的黄唇鱼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范围内发现的仅存黄唇鱼产卵场。这片自然保护区东起威远岛西岸,南起太平水道南河口,北至太平水道北河口,面积为 686 公顷,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供科研人员开展黄唇鱼救护、驯养、繁育及相关研究,并作为青少年学习实践教育基地。

黄唇鱼自然保护区为威远岛增添了海洋生态文明的靓丽标签,成为了虎门旅游特色名片、海洋科普名片。来虎门威远岛了解珍贵的保护鱼种已成为亲海休闲、渔业增殖放流的最佳场所,已成为虎门人人参与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让我们一起保护海洋环境,关爱海洋,一同为黄唇鱼资源的逐渐恢复尽一份力吧!

威远岛森林公园

威远岛森林公园(威远岛南山)依托海岛风情,集自然、历史、人文、滨海风景于一体,登山望远,站在蛇头湾炮台遗址上远眺珠江口,遥想百年前中国军民英勇抵抗外来侵略的壮举。

威远岛森林公园位于威远炮台旁,沿山形起伏、层峦叠翠,最高峰海拔 178 米。山脉横亘南面、北面、九门寨、武山沙四个社区,放眼望去,农田与渔场交织,一片旖旎风光。这里空气清新,是虎门人锻炼休闲的理想之地,夕阳西下,不论是欣赏威远岛环岛海景,还是在山顶远眺天边,都是绝佳的取景地。9000 多亩山脉,默默地注视着波光潋滟的海面,静静地倾听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这样的情景,从古到今都没改变过。

山上还有一处观望虎门大桥与海景的最佳视野点,来这里登山的小伙伴,都要在这默默地站上几分钟。

山顶营遗存的克虏伯大炮

山顶营围墙

山顶营旧址位于威远岛南山山顶,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清光绪九年(1883)虎门炮台大修时重建。清光绪年间建造,由围墙、炮台及兵营组成。山顶营旧址呈方形,全长123米,中宽30米,四周建有三合土围墙,围墙上布满枪眼,围成一个炮城的形制,中设兵房和练兵场,占地面积约5490平方米,围墙西南面开口处有德国克虏伯大炮一门及炮座一个,炮身通长845厘米,膛径24厘米,重2吨,射程10公里。

威远岛自然资源丰富,

还有待发掘与发展。

不知道生活在虎门的你,

又喜欢威远岛哪里的观景点呢?

欢迎给我们留言。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