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圩”,是我们南方乡镇的说法,一如北方说的“赶集”。用阳江话来说叫“等圩”。
偷闲(岗美圩)
邻近的圩市,“圩日”一般会错开,有的按阳历,要么是“16”、“27”、“38”,要么就是“49”。有的按农历,要么是“147”、“258”,要么就是“369”。
岁月(横山圩)
每当圩日,附近的农民群众就会自发地集中到圩市所在地。每每赶场逢圩,阳江的乡镇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有卖小菜的、瓜果的、鸡鸭的、水产品的,也有牵着黄牛、水牛的,挑一担猪仔的等。热热闹闹,都聚集在这里。
收获(大沟圩)
来一碗(塘平圩)
来趁圩的农民,对于午餐的要求同样不高,花上几块钱,简单吃饱,有力气继续“趁圩”就足够了。
各有所思(双捷圩)
老伴(双捷圩)
圩市里总能找到经营各种各样老行当的“江湖艺人”,像什么“剃头匠”、“阉鸡佬”等等。以前药店不多,农民有什么腰酸背疼的话都很喜欢光顾这些江湖艺人。再加上这些艺人经常是一边卖草药一边表演“武功”,很吸引趁圩的农民。
修车档(大八圩)
老当益壮(大八圩)
专注(大八圩)
走着走着,拥挤的人群渐渐就散去了。圩市时间比较短,早上10点钟前后的时候,圩市自发开始,到三、四点的时候也自发地结束了。
卖榄角(大八圩)
圩日是相亲最佳的日子,在媒人的牵引下双方父母带上自己的孩子在墟上的小饭店会面,此风俗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
卖草药的大婶(大八圩)
下一个圩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