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读广州,为你解惑。《点解》今日点读热词:“米其林指南”。
有“美食圣经”之称的米其林指南终于要来广州啦!期盼已久,高傲的《米其林指南》,终究还是被广州这座美食之都所吸引。
近日,作为《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米其林公司宣布,首版广州米其林指南将在2018年第二季度发布!
对于喜欢“米其林”餐厅的市民来说,以后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米其林”美食啦。
这次的“米其林来广州”是《米其林指南》推出上海指南后,在中国内地推出的第二个城市指南,这在世界商业界和餐饮界均引起了关注。关于“米其林”还有哪些是你不知道和想知道的呢?点解君为你一一道来!
众所周知,米其林其实是一家轮胎公司,1900年,为了推动汽车业的发展,米其林在法国出版了世界上第一版米其林指南——一本共400页的红色小册子,免费提供给驾驶者,指南中收录了大量实用信息,包含更换及维修轮胎的小知识、城市地图、加油站位置、酒店地址和汽车制造商列表等。
后来,这本小册子发展成为观光旅游与美食餐饮评鉴指南,也是全世界最具权威性的饮食评分系统之一,相信对此米其林创始人也是始料不及。
红皮食宿指南,专门提供餐厅和旅馆信息;
绿皮旅行指南,为旅游的行程规划、景点推荐、道路导引等。
米其林聘请专业的美食侦探进行严格、客观的评审,发布权威推荐。1931年,米其林确定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三星分级评选,让《米其林红色指南》成了餐饮界的金科玉律。
出于人们好吃的天性,红皮指南比绿皮更出名。目前,红皮指南推荐的餐厅已横跨23个国家和地区,达45000多家。
2008年首版香港、澳门米其林指南发布,标志着米其林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16年9月上海米其林指南发布。上海成为米其林在中国内地出版的第一本美食指南。
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方诺德说,随着在中国的市场不断扩张,评审员团队中也会有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评审员。
中国菜系众多,口味丰富。《上海米其林指南》发布后曾受到质疑,有业内人士认为指南的评判标准并不适合中国的餐饮现状。
对此方诺德说,米其林指南标榜“匿名评审”以及全球统一的“五大准则”,这些准则适用于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美食,包含盘中的食材、准备食物的技巧和口味的融合、创新水平、是否物有所值,以及烹饪水平的一致性。“米其林”每年会收到约45000封读者信件,这些意见皆是评审员评分的参考。方诺德说:“我们会选用更多来自当地的米其林评审员,但我们对于美食的评鉴仍会保持自己独特的观点。”
米其林挑选的“神秘食客”、即美食评审员非常严苛,他们都是米其林的全职员工,拥有酒店、餐饮相关学位,有些还亲自当过厨师。平均每年旅行约30000公里,在不同餐厅用餐约250次。
评审员既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但具体有没有广州评审员,暂不能透露。
评审员们将到访餐厅暗访,进行匿名评选。最重要的是,评审员去品尝都是匿名的。每次品鉴完,评审员还要花2~3个小时的时间写报告,需要参考的评分项目包括餐厅的食物(60%)、用餐环境(20%)、服务(10%)和酒的搭配(10%)。
餐厅一旦拿到米其林星星,也并不是高枕无忧,因为1~2星的米其林餐厅平均每年需要接受15次左右的重复评鉴,而3星的重复评鉴次数更多,稍有一点疏忽就会被取掉星星。
另外,据透露,本次发布会上,不会有星级餐厅名单公布。不过将会有什么餐厅入选,真的引人深思……
其实“米其林”与广州渊源已久。2016年9月上海米其林指南发布。这本指南诞生了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批米其林星级餐厅,有趣的是,在26家摘星餐厅中,光粤菜就占了9家,粤菜超过三分之一,成最大赢家!其中,拿到米其林三星粤菜餐厅有唐阁,拿到二星的有喜粤8号(Canton8)、逸龙阁、御宝轩,一星的有家全七福酒家、新荣记、利苑酒家等。
12月6日晚,在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上,东道主以西餐待客,但每道菜式都散发出浓浓的广味。主菜是澳大利亚牛小排,牛排的配菜特地搭配了广州早茶传统点心——煎萝卜糕配茴香汁,让嘉宾意犹未尽。
既然一向严瑾、高标准的“米其林侦探”如此青睐粤菜,那直接来我广州不就好了嘛!
你瞧,这不来了吗?↓↓
12月7日,米其林正式宣布将在2018年二季度发布首版广州米其林指南。广州将成中国内地的第二个评鉴城市!
对于为何将中国内地第二城锁定在广州,昨日出席发布会的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方诺德先生(BrunodeFeraudy)表示,米其林指南进行了独立调研,广州是一座美食基础非常深厚,餐饮行业发展极具潜力的城市,公司认为这是进入广州恰当的时机。同时,米其林跟广州市政府接触的过程中感受到政府对米其林进驻的热情支持。
据透露,米其林指南去年在上海发布之前,广州餐饮行业协会负责人和企业代表在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两次前往上海的米其林中国总部洽谈,积极推动米其林落户广州,力促广州米其林指南的发布。
过程看上去有点小曲折,但点解君想说:即使没有《米其林指南》,广州“美食之都”的名号照样响当当!↓↓
对于米其林指南高调入穗,广州餐饮界也表现出两种态度。有餐饮业界人士指出,随着一大波餐饮评价平台的迅速走红,《米其林指南》的地位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撼动,再加上之前米其林进入中国上海的首秀被吐槽不接地气,这次进入广州后,是否获得认可尚需观察。
多位广州本地美食家和饮食界人士认为,“米其林”来到广州是值得欢迎的好事。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如今广大食客搜索美食资源的平台很多,“米其林”会遇到不少竞争;本地食客对广州城内的美食资源也较为熟悉,受到的影响或许不会太大。
在点解君看来,《米其林指南》的到来,是广州城市的国际地位和餐饮影响力所决定的。《米其林指南》的到来,将会带给广州餐饮行业一个更加国际化、标准化的市场环境,让粤菜也能在全世界范围的顶级标准评价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如果《广州米其林指南》出台了,会让“食在广州”更加锦上添花,而且让世界的人更多注意到广州。
关键问题来了:哪些餐厅能入选《米其林指南》呢?广大食客会推荐哪些心水餐厅呢?“米其林评审”也会中意吗?有媒体就此问题采访了广州地区知名“大厨”。
希尔顿逸林中餐总厨谢浚雄:
广州酒家、南园、北园有机会入选“必比登推荐餐厅”,但并不一定摘星。
这些品牌已从一个餐饮品牌上升到一个能代表城市饮食文化的符号,这些餐厅的背景对于整个粤菜文化有着深厚的意义。米其林作为一本美食指南,不会忽视这些餐厅对一个城市饮食文化的所产的影响,应该可以进入到“必比登推荐餐厅”。这一点在上海版《米其林指南》也有展示,最明显表现在,许多上海的老字号都获得了“必比登推荐餐厅”的列表,包括大壶春、老正兴、功德林、南翔馒头店……这些老字号代表了人均200元以下的美食,甚至更低。这些餐厅的集中上榜,正正是表现了,这本来自巴黎的美食推荐指南想要让人看起来很懂本地的美食文化。
Bravo餐厅行政总厨Andrew:
老城区的老字号餐厅有先决优势。
想要被认可,首先就是要展示这种“让人看起来很懂本地的美食文化”。米其林应该深入到广州荔湾区等老城区,了解平民百姓所选择的食堂,才能将广州的美食文化展现在这本美食书中。所以受访的不少大厨认为,广州的老字号餐厅在这一点有先决优势,应该能进入到“必比登推荐餐厅”,但能否摘星,就有所保留。
索菲特大酒店中餐行政总厨Tony:
应更关注受众的年龄与消费层的时尚餐饮
《米其林指南》应该了解受众群,推荐老字号餐厅只是一种政治正确的眼光,但是,吃这些餐馆的会是看《米其林指南》的人吗?目前的年轻人,已经主导了主流消费层,同时也带动了整个餐饮的氛围,会留意《米其林指南》的人,真的会去吃所推荐的这些老字号餐厅吗?总厨Tony就认为,《米其林指南》应该更关注受众的年龄与消费层,例如关注“禄鼎记”这样受年轻人欢迎的时尚餐饮。
其实,比“哪些餐厅入选”更让点解君担心的是:广州美食那么多,就怕“米其林侦探”们吃不过来,哈哈哈……
在等《广州米其林指南》出台的这段时间里,我们来看看“食在广州”是如何名符其实!
早餐肠粉最嫩滑▼
叉烧包,我阿妈最中意食~~▼
早茶一盅两件实在叹~~▼
鸡煲滋滋滋滋,都是我灵魂的呼唤~~▼
牛腩煲,这个季节最适合▼
粤菜精致又美味,五星级还是大排档丰俭由人▼
除了本地美食,广州还汇聚了世界各地的美食。我已经无法用文字来形容了,你自己看图吧:
广州的美食,简直多到无法列举!
在这里请允许我表个白:
(部分图文资源整合南方都市报、新快报、广州日报、美食导报、网络等)
【策划】林丽丽
【撰文】邓红英